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史 > 中国美术史

新中国美术度60年:艺术属于人民 服务人民

新中国美术度过了60个不平凡的年头,历程曲折坎坷,但成就光辉灿烂。回顾这60年来走过的道路,贯穿始终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个朴素的口号,是激励和鼓舞新中国几代艺术家们顽强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毛泽东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新中国文艺发展方向的指导
性文献。“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成为发展文艺事业的基本方针;革命化、大众化和民族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文艺创作的要求。具体地说,作品的内容要积极向上,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面向大众,为大众所能欣赏;表现形式要有民族特色和气派。对待古代文艺遗产和外来文化,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艺术要服务于大众,艺术家首先要从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要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和艺术接受的能力。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通俗艺术要有正确的评价,它不仅满足了当时亿万中国人民的审美需求,而且创造出一些时代的精品,为高雅艺术的产生奠定了牢实的基础。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要让亿万目不识丁或识字甚少的群众欣赏艺术,从中获得知识、教育与美感的享受,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是,这件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完成了,其中有美术家们的无私奉献。举连环画为例,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的连环画出现第一个高潮,杰出的作品大量涌现,连环画的创作实践也培养了许多画家的艺术技巧。8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连环画掀起更大的高潮,它的创作和出版规模都创下了历史新记录。一些连环画家如华三川贺友直等人的艺术成就,包括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和运用黑白和色彩以及营造画面意境的技巧,不逊于同时代的中国画家和油画家们取得的成果,印证了鲁迅关于连环画创作也可以出大艺术家的预言。

新中国的美术创作之所以没有在普及的层面上止步,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是要在满足人民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适应他们的精神需求;还因为党和政府认识到,只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才能反映新时代的面貌,鼓舞人民建设国家的信心,并以此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增强国家的地位。二是我国有一支矢志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和训练有素的艺术家队伍。这些有不同社会背景和教育程度的美术家们,虽然在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上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用自己的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坚定信念和爱国热情,他们都希望为新中国美术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艺术创作奥秘,他们逐渐懂得,为大众服务的艺术同样要追求形式美感,要具有艺术感染力。

在20世纪一段很长的时期,出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从西方引进的写实艺术受到一些文化启蒙学者们的推崇。不少人误以为只有写实的艺术才能服务于大众,写意文人画和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的艺术则与大众无缘。至于新中国写实主义美术的成果,应该说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这突出表现在写实油画、版画、雕塑和国画人物画方面。这些美术门类中的众多的人物形象,组成了中国现代人物形象的长廊,生动地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反映了屹立于东方的新中国的形象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它们是艺术大众化方针的成果,也是大众化艺术的提高和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认识到艺术多元化是现代民主社会必然的趋势,独尊写实主义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是,非写实形态,探索形态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态的艺术,还要不要遵循艺术服务于大众的原则?或者从另一个方面说,探索性或前卫性的艺术可能为人民大众服务吗?我想回答是肯定的。读读有关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文献,我们便可以了解西方这些前卫艺术家不少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他们要把艺术从象牙塔圈子里解放出来,要让艺术从博物馆走进大众。他们的做法也许比较激进而不可取,但是他们拥有的这一理想值得我们关注。具体到中国,自85新潮为前卫艺术推波助澜之后,各种形态的探索性或前卫性的现代艺术已经逐渐为中国社会所接受,它们对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和大众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有目共睹。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和一些行动艺术和表演艺术,也开始被群众认可。这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服务于大众的问题有新的启发。

有人认为,只有多数人看得懂的艺术才可能是为大众服务的,反之则是脱离大众的。这种看法不够全面。艺术要服务于大众,当然要让群众看懂、看明白,而且看懂和看明白的人越多越好。不过,艺术品被群众看懂、看明白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作品可能一看便明白,有的则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艺术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有的则可能要通过引导才可能为群众所理解、接受。例如源自西方的抽象主义艺术,不少中国观众甚至一些艺术家曾经因不解其意而斥之为荒诞、怪异而将其拒之于门外,但经过一些解释,经过反复展示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而且可以承载积极的思想内容。此外,艺术上的“懂”也是一个广泛的、不确定的概念,许多人同时看一件艺术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喜欢或欣赏,甚至有不同的理解,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这样说,并非提倡艺术语言的晦涩费解,艺术语言的明白晓畅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品格,但不是衡量艺术作品表现语言的唯一标准。它们有自己不同的接受群体,有的不可能立即为大多数观众所欣赏,而艺术品被一部分人接受、欣赏这一点,也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不能用旧的思维方式要求每一件作品立即为绝大多数人认可。当然,一时只为少数人理解和赞赏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征服越来越多的观众,这一点已为中外艺术史上的无数事实所证明。不过前提是,这些艺术家的心态是纯洁、真诚的,心里是装着社会大众而不是谋私利的;是符合艺术规律和有前瞻性眼力,而不是靠胡作非为或一味追求荒诞怪异来哗众取宠的。

显然,在新形势下坚持和执行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方针,对艺术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仍然要积极支持和大力扶植易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欣赏的艺术品类和形式,在这项工作中要注意提高“俗”艺术的格调,防止和抑制可能出现的低级趣味;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植高雅艺术,培育能反映我们时代精神,有鲜明民族气派的艺术品。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判断作品的优劣和创作上的是非,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要有全局和前瞻的目光,要有坚持真理和改正谬误的胆识和勇气。

对我们艺术家来说,不论用何种方法从事艺术创作,心里要永远装着哺育着我们的广大人民,要从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来从事自己的艺术创作。

艺术属于人民,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邵大箴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zhmss/1/2019-09-18/31369.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中国美术史最新 美术史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