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第八十八则咏郑板桥时说:"二百数十年来,人无论男女,年无论老幼,地无论南北,今更推而广之,国无论东西,而不知郑板桥先生之名者,未之有也。"
板桥先生如此名贯中西古今,也实在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板桥是个好官,为官十年,颇有政绩,"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题画诗》),百姓还曾为其立生祠。板桥先生是个奇人怪人,他的一生传说特多,且诙诙谐谐、奇奇怪怪,很多让人拍案捧腹,书画作品更是领异标新。板桥是个文人,二十四岁中秀才,四十岁中举人,四十四岁中进士,再加上"诗书画"三绝。板桥又是个普通人,是个俗人,为求官,他南北修书竭相公,下功夫与皇家子(康熙第二十一子允禧)东郊走马,西墅夜谈,得意时踌躇满志,遇挫折便学佛崇道,"速装我砚,速携我稿,卖画扬州,与李同老"(郑板桥《示舍第墨》);"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竿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郑板桥《画竹别潍县土民》)。他是一个标准的性情中人,一般的喜怒哀乐,在他身上表现得更为独特和强烈,启功先生对板桥其人的概括总结,最为确当。启先生说:"先生之名高,或谓以书画,或谓以诗文,或谓以循绩,吾窃以为俱是亦俱非也。盖其人秉刚正之性,而出以柔逊之行,胸中无不可言之事,笔下无不易解之辞,此其所以独绝今古者"(启功《论书绝句》)。在艺术上,板桥真是个天才,于篆刻一道,板桥先生稍稍涉足,即得三昧,并已名世,被秦祖永列为七家之一,西泠印杜仰贤亭中位列第四。其印名既久为其官声、诗名、书名、画名所掩,然同时又藉官声及诗书画之名,而得到了很好的播扬。
郑板桥与篆刻家的交游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许多城市恢复了明代后期的繁盛,有些城市则较明代更加发展。随着大运河的疏浚,到康熙中期,扬州再度成为我国东南的经济中心,全国家岁入只二千数十万两,而扬州的盐商所赚银子就达国家岁人的一半。盐商广蓄文人雅士,一时成为风气。天下文人,云集于此,扬州成了文化艺术的中心,两淮盐运使卢雅雨的一次修楔,唱和者达7000人,刻成诗集1000卷。在绘画上,讲究突出个性,画家们以各自独特的笔墨、构图、色彩、形象或粗豪放浪,或精工柔美,表达个性感受,追求笔情墨趣,把中国画推到了一个接近近代的新阶段。在书法上,齐帖学,崇北碑。在印学上,南宗北宗,争奇斗妍;宗秦法汉,其势如雷.在诗书画上别张一军的板桥,当然也就积极地汇聚到这一风起云涌的印学革命洪流中去了。
郑板桥先生有《板桥先生印册》(即《四凤楼印谱》),载于徐兆丰《风月谈余录》卷六。徐云:"程君乐亭出其先世所藏先生印册,系墨笔摹成,并有旁注。惟原册已失,今只抄奉。"《板桥先生印册》中提到了十九位印人为他刻的三十七方印,这十九位印人是潘西凤、沈凤、晚村、身汝敬、丁丽中、司徒文膏、朱文震、高翔、僧静山、高风翰、姜恭寿、吴于河、米先生、王涛、高攀龙、毕一庵、徐柯亭、郭伟绩、徐寅。这十九位印人基本可以说是与板桥先生有所交往的,外且有的还交情不浅。
譬如潘西凤。天台人,字桐冈,晚号老桐。擅刻竹也擅刻石印。褚德彝《竹人续录》说到潘西凤云:"曾见老桐所刻湘竹扇骨,板桥就竹斑,画梅二斜枝,上题一诗,老桐署款其下",这段文字记最的是潘西凤的刻竹艺术与板桥的书画艺术珠联璧合。丁家桐先生的《绝世风流·郑燮传》有一段记载:"《英雄本色印跋》谓:'羔堂四长兄有心力而爽朗不私,能任事而节廉自爱,开口见喉,视人如己,真英雄未有不本色者。板桥郑燮与之交,一见了然,久而不变,故觅旧石,令老桐刻'英雄本色'赠之。"板桥为对羔堂先生表示钦佩,赠印给羔堂先生,于是就请潘西凤刻"英雄本色"四字,自己题跋,可见板桥先生对老桐印艺的推重以及两人之间的交情。
譬如丁丽中。板桥有一副对联:"秋风秋雨双薇树,江北江南个道人。"丁有煜,字丽中,号中堂,又号石可、幻壶、个道人。江苏通州人,肆力诗、古文辞、水墨画、书法和篆刻。双薇园是他的别业。据传说,板桥三十二岁时曾去通州向丁有煜学画梅花(根据王凤珠,周积寅的《郑燮年谱》,板桥是雍正五年丁未(1727)三十五岁客于南通川并游狼山)。南通博物苑原苑长徐冬昌先生曾著文说:"曾见他(丁有煜)年近花甲时作的墨竹册,几乎全是速写式的水墨写意小品。笔触劲挺……寥寥数笔,即具意境。郑燮给画册题了潇洒俊逸的'以书为画'四个大字……"。
譬如高风翰。山东胶州人,高也是扬州八怪之一,一生刻印不少,右手患痹后,用左手写字、绘画、刻印,其与板桥的友谊可说是如胶似漆。(高风翰《高风翰诗集·鸿雪集下》《忆郑板桥》诗,首句云:"淡如我辈成胶漆。")板桥曾说他的长篇短札,都被风翰要光了。
还有朱青雷,名文震,山东济南人,是板桥在山东时所收的弟子。朱青雷亦曾拜高凤翰为师,亦与高翔、黄慎交游。《板桥集》中有板桥自记之著名的乾隆二十一年二月三日的竹西亭九人会,朱文震亦为其中一员,会中作《九畹兰花》并有诗云:"天上文星与酒星,一时欢聚竹西亭;何劳芍药夸金带,自是千秋九畹青"。
譬如李霁。乾隆二十五年,李方膺之侄李霁为板桥治印"二十年前旧板桥",井作《喜晤郑板桥》绝句二首,其一首句云:"不见姿颜十五年",可见他们是旧友而不是新朋了。
另,当时活跃在扬州的书画家中,有许多人也同时擅长刻印,如汪士慎、闽贞、高翔、杨法、罗聘、黄慎、华喦等等。
可以推测当时的扬州,经济发达,风云际会,文人书画篆刻家云集于此,板桥兴趣广泛,性格诙谐,才气横溢,爱好交游,在这样一个氛围中他不但请人刻印,同时也自己捉刀为自己刻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镌入印章,盖在书画作品上,不但可以明志点题,也可以为书画作品添彩添趣,与书画相得益彰。有时,又为人所请,为人治印,也当是情理之中的事。
丁家桐《绝世风流·郑燮传》中记板桥于乾隆十四年,与沈廷芳等饮于郭氏南园。板桥招待沈氏兄弟观赏其所藏秦汉碑拓及佳砚名印,又以一方高凤翰所制砚相赠。又有一传说,时间大约在乾隆十六年,有一日郑板桥在文峰山看石刻,天晚了,于是便在一处山间茅屋人家借宿:……洒酣耳热,主人请板桥在高凤翰送给主人的巨砚上题字,板桥题了"难得糊涂"四字,又写了一段跋语。题完后用了一方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老主人也题字作跋,署"糊涂老人",用了一方闲章,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言谈间老主人给板桥很多启发,于是板桥赠一印给老人,印文为"诗绝书绝画绝",老主人也从架上拣出一方章回赠板桥,板桥就烛光,见章上刻的也是六个字:"亦渔亦耕亦樵"。这则传说从某个方面说明当时在有些文人之间,赠印已如赠砚赠诗文书画一样,篆刻巳切切实实走进了他们文化艺术生活中,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板桥与众多的篆刻名手的频繁交往,对开阔视野,深化对篆刻艺术的理解,提高创作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