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符号标志,在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的文牍、典籍、信札、书画上,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印章,不但印文各异,印体的材质和形象也是五花八门,它们不仅是一种个性的象征,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与文化。
印章起于何时?从现存的印章实物来看,我们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从文献资料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已经有了关于印章使用的记载。那时的印章通常称为“鉩”(玺,音同玺),有官鉩、私鉩之分。在现存的6000余方先秦古鉩中,官鉩约占二十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是私鉩。“鉩”或作“土尒”,从两字的偏旁来看,也与先秦的印章多为金、银、铜、铁或玉石、陶泥及琉璃等材质符合。战国的官鉩是为官吏佩戴、行使权力所用,战国时已经有了拜官授印、辞官交印、罢官收印的制度。官鉩一般多镌刻官职名称,如“司马之鉩”、“司寇之鉩”,地方官也有在地名之下镌刻官名的,例如“沟城郡丞”一类。私鉩是私人使用的印章,一般为姓名鉩或闲文鉩,姓名印章可以有姓有名,也可以单镌姓或单镌名。姓氏鉩有以官名为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区或区域为姓的,例如“司马”、“司徒”,或“东方”、“东野”、“西郭”诸姓,这些大多不是官鉩。
秦统一中国后,印章在名称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官私印章统称为鉩的习惯,规定只有帝、后的印章才能称之为“玺”,而百官与百姓仅能称“印”。唐代以后皇帝的玺也称之为“寳”,沿用千余年。印章在秦时,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改战国时阴阳文并用的形式,而是多镌以阴文,且印面施以界格,正方形施以田字格。在书体上以小篆为主,印形也以正方形为多。汉代虽蹈袭秦制,但废除了田字格,使字体更加明显洗练。两汉时,品秩不同的官吏在官印的质地、纽式上也有很大区别,皇帝一般为白玉质、螭虎纽,诸侯王为金质、龟纽,品秩二千石至千石的官员为银质、龟纽,千石以下为铜质、鼻纽,形成了很严格的等级制度。
两汉以前,并没有纸,那么,要印章何用?原来,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为封发物件、简牍,把印盖在封泥之上,以防私自拆启。当时的公私简牍都是写在竹简、木札上,封发时用绳捆缚,在绳端或绳的交叉处用潮湿的黏土贴牢,再在黏土上盖上印章,作为信验,这是那时印章的主要用途。当然,也代表了一种权力的象征和印记。后来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只是存在于某些物品之上。唐代的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不少地方进贡物上用的白石灰质封泥,上面除了有墨书的物品名称和简要说明,还有朱红色的地方机构或长官印章,形成“白泥赤印”的情况。彼时用在纸上的印章也已改为朱色钤盖,一直沿用千年。印泥也称为印色,红色印泥是由朱砂、油、丝织物和少量水银调制的,因为古代印章是盖在封泥上的,因此至今仍保留了印泥的称谓。我们偶尔也可在信笺笔札上看到用蓝色印泥钤盖的私印或收藏印,这是因为修书人或收藏者正在服丧期间,红色便改为蓝色。除了公文和日常应用外,印章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
在书画作品上钤盖印章,起于唐宋,但主要是兴盛于元以后。因此我们在唐宋书画上看到的钤印不多。今天见于宋以前书画上的印章大多是后来的鉴藏印。例如宋徽宗时藏于内府,见于《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上的“寳和”、“政和”、“教主道君”和天水双龙等印章多是那时钤上的。徽宗时还编有《宣和印谱》,收录了北宋以前的印章图样。
自元代以来,印章作为一种艺术品,其鉴赏大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印章本身,一是印文的篆刻,而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联。
以石料为印,元代以后最为流行,这种石印章多取材于叶腊石,以青田石、昌化石、寿山石三大类最为人珍视。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故名。石色丰富,但以青色居多,是石印的常用材料。其中以“白果冻”、“兰花冻”和“松皮冻”较为名贵,色青质莹,是制印的上品。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故名。有红、黄、褐色,而以灰白色居多,也是常用的制印材料。其中质略透明,如熟藕粉的称之为“昌化冻”或“藕粉冻”。上有鲜红斑块像鸡血凝结的称之为“鸡血石”,少杂质,多红斑而质地纯净者为上品。
寿山石的品种最多,因产于福建闽侯的寿山,故名。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以质地而论,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田坑中的冻石经过溪水、雨水的长期流浸冲淌,石质细洁晶亮,内里并有橘瓤丝或萝卜丝纹状,细腻润滑,其中色白者为田白,色黄者为田黄,而黄白相间者为金银田,此三者出产甚少。其中极品为田黄石,从古至今一直身价昂贵,有寸石寸金之说。寿山石中质色如羊脂者,称之为“白芙蓉”,质色如桃花者称之为“红芙蓉”,皆为寿山石中上品。另有一种通明如水晶,质腻性滑者,称之为“鱼脑冻”,也是青山石中的精品。
明清两代,对印章的材质要求更是精益求精,成为文人的雅玩,于是一时石价倍增,追求的标准为:细、洁、润、腻、温、凝,称之为“六德”,六项标准都能基本达到,才可谓之“六德皆备”。除了石印之外,还有象牙、玛瑙、水晶、犀角等等,都可作为印章材质的选料。但此类材质不易凑刀,多为玩物,远没有石印使用广泛。
印章的整体造型也有许多讲究,印背高起有孔,可以穿戴而佩的地方称之为印纽。纽可有各种不同的造型,如螭、兽、龟、橐驼、罗汉、台、瓦诸型,起到装饰作用。穿纽的丝织物为印绶,置印的锦盒或木匣称为印盒或印匣,也都是印章的附属物。
近年来,印章受到越来越多的收藏者青睐,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但目光多注重于印章的材质,而轻视或不甚熟悉印章的篆刻艺术。其实,作为艺术鉴赏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却恰恰是印章的篆刻。
从现有资料看,印章用朱色印泥钤盖于纸上,大约始于六朝。而镌刻成凸形的印文,称之为阳文或朱文;镌刻成凹形的印文,称之为阴文或白文。宋元以后,私印的形式和范围逐渐扩大,已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姓名,字号印、斋馆印、收藏鉴赏印、逸兴词句印继而兴起,其镌刻也由工匠扩大到文人,成为士大夫阶层寄托情致的一项艺术修养和遣兴的技艺。元代赵孟頫对篆刻极力倡导,继之明代文彭提出复兴汉印的优秀传统,于是篆刻境界更为拓展。明代何震开创皖派,继有苏宣、程朴等人,专学秦汉风格,古朴苍秀。徽派篆刻家汪关、程邃、巴慰祖、胡唐以摹刻汉印为长,几可乱真,一时竞相争辉。直到清代乾隆时浙江派崛起,以丁敬为首,继而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合称为“西泠八家”,他们宗法秦汉,善用切刀,博采众长,是影响清中后期篆刻风格的重要流派。清代后期的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更是各树一帜,异彩纷呈。
近代篆刻家有盛名者,除画家齐白石、陈衡恪、陈半丁等影响极大外,当推王福厂(1880~1960)、赵叔孺(1874~1945)、童大年(1874~1955)和唐醉石(源邺)、寿石工等人,他们的篆刻艺术都是值得收藏的精品。除了印文之外,名家刻印也多著边款,即在石材的侧面题写词句和艺术家的署名,这是明中叶以后一直流行的风气,也为后人了解篆刻艺术留下了资料。
篆刻艺术作为一个艺术品的整体,必须具备三法,即篆法、章法和刀法三个方面。篆法即是印章文字的书法,明清篆法家大多为书法家,他们力求书法入篆,要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笔相生相辅。章法即是印文整体布局的安排,要做到分朱布白均称有秩,在参差之中求得统一与和谐。刀法即是篆刻家凑刀的功力和个人的风格体现,要达到线条挺拔、流畅自然、生拙古朴。三法的娴熟与运用得当,是篆刻艺术达到至臻完美的最高追求。
印章,是篆刻艺术的载体;篆刻,又是印章的再创作,它们是相互映衬的艺术品,都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