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崇尚玉,佩玉、赏玉、藏玉是历代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的普遍雅趣。进入现代,上好玉料日见稀少,而喜玉、藏玉者日众,供不应求就成为玉器交易市场的主旋律。近现代玉器炙手可热,高古玉器更是一物难求。高古玉器稀缺,致使大量赝品充斥市场。高古玉器交易市场的良莠不齐,迫切需要加大古玉研究的力度,寻找一批公认的古玉标本作为鉴定参照物,尤显重要和紧迫。近日,在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记者有机会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著名古玉鉴定家杨伯达和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就高古玉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教。
假货充斥
收藏者教训惨痛
张柏说,流传于社会上的文物中,玉这个门类数量很大,有精品,但也有不少仿制品、仿精品和复制品。这种情况大家要是明确知道也好,但可惜,进入玉器交易市场的大部分人不知道。明明是仿制品,也误认为是真品。现在是仿制品、复制品与真品真假难辨。
王震表示,正是在国内高古玉器市场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以致力于建立一套古玉鉴定标准,为市场提供相关对比标本的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心拥有一批稀世珍宝古玉作为鉴定对比标本,围绕有关古玉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培训工作。
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总策划康连生介绍,古玉是收藏界的一大门类。近年来假货充斥市场,不少收藏爱好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何鉴定古玉的价值和真伪,令很多人头疼。
收集古玉标本
提供鉴定依据
张柏建议,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高古玉器的鉴定问题。他说,对古玉鉴定,能否研究一套比较科学的鉴定办法,最好是利用对比学,整理出一套标本,然后进行对比研究。我认为古玉标本研究中心对古玉标本的研究非常好,把标本研究好、研究透了,其它的事情就好办了。
杨伯达表示,全国有许多好东西,但也不是想看什么就能看到,收藏家接触不到太多的实物,现在有了古玉标本,大家可以研究、探讨、交流,这也是一条路。国有文物不可以买卖,而古玉标本研究中心可以研究、可以交流、可以展示,比较灵活,这是国内第一家古玉标本研究机构。王震说,中心成立的宗旨是规范市场,拯救海内外遗存的古玉标本,进行收复、整理、编撰,以形成完整的古玉标本文献资料。同时,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古玉科学研究、鉴定及鉴定专业人才的培训,为国内古玉交易市场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鉴定标准,解决困惑广大古玉收藏爱好者面对的难题。
练好眼力
避免全军覆没
收藏古玉第一步是要认真观赏和研究出土玉。杨伯达对记者说,因为出土玉都是真品,自史前到夏商周至清代都有,学习研究过这些出土玉,心里就有点底儿了,这样就不至于所收的全是假货。
说到玉器鉴定师,杨伯达表示,现在打着鉴定师旗号的人很多,如何鉴别,要看他是从什么环境里出来的,看看他的经历。鉴定不是课堂里讲出来的,课堂里讲的只是间接知识,鉴定是靠一件件东西长期摸索出来的,没有长期的磨合时间和环境条件,根本不会鉴定。一个鉴定师,你只要看看他的经历就可以判断他的鉴定结果是否可信。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