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美术学院伤痕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罗中立的绘画总能成为美术界焦点。从1980年的作品《父亲》享誉全国后,他的作品《春蚕》再次创造今年内地春拍以来当代油画的新纪录,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以4370万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此次,以罗中立为代表的川美一代人成为市场亮点,不仅证明了川美绘画的市场认可度,也使一些藏家在早期川美写实绘画上获得高额回报。
台湾藏家的系统收藏与稳步推广
罗中立作品《春蚕》创作于1983年,受到当时“怀斯”(美国画家)画风的影响,罗中立、何多苓、艾轩等一代画家,在伤痕文学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代表作品。其中,罗中立的系列反映农村生活的写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父亲》,该作品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而被誉为它的姊妹篇的《春蚕》也曾多次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展出。
据了解,罗中立曾创作了三件《春蚕》,最早的一件被刘益谦、王薇夫妇收藏,另一件早年被台湾收藏家林明哲收藏,也是参加展览最多的一件代表作。这件作品正是于今年保利春季拍卖会上创造了罗中立作品新的拍卖纪录。此外,还有一件尺寸较小,一直被罗中立个人所珍藏。同一题材创作了三幅作品,作者对其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创造此次罗中立作品市场神话的是台湾收藏家林明哲,他早年以悉数尽收的方式,对川美一代优秀画家的作品进行系统性收藏并不断地进行推广,成就了今天川美一代写实画家的市场辉煌。
林明哲和他的山艺术基金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便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研究与推广。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山艺术基金会先后对国内重要的美术思潮、流派及代表作品进行了长期、系统的收藏,针对川美艺术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形成了完整的收藏序列,并且形成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时期的美术史料。林明哲对四川美术学院伤痕绘画和乡土写实绘画的收藏堪称当代华人收藏界之冠。
在前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处于盘整期的时候,林明哲选择以学术推广为主的策略。例如,在2012年3月,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在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山川蒙养2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这次展览汇集了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张晓刚等几代川美人的经典之作。其中展出了罗中立的早期作品《1976年的天安门》、《广安难民》、《大巴山人》、《苍天》、《春蚕》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几乎从未公开展出过。
今年,保利春拍专场:“见证历史——山艺术基金会藏重要当代油画”专题重点推出了艾轩《无尽的原野》、何多苓《上楼梯的人》、庞茂琨《寂静的日子》等广为人知的画家和其早期代表作品。而罗中立《春蚕》和程丛林《码头的台阶》更是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作。本次拍卖会上,程丛林的《码头的台阶》也以2875万元刷新个人拍卖纪录。
罗中立作品的市场轨迹
尽管,早在1981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罗中立就以作品《父亲》一举成名。但当时的国内艺术市场尚未形成,很多知名画家作品还没有得到私人藏家的收藏。1988年,经艾轩的引荐,林明哲结识了一批当时活跃在中国美术界的川美画家,罗中立便是其中之一。此后,藏家林明哲以几百到上千元的价格批量收购了罗中立200多幅作品——这几乎是罗中立当时的所有作品。
2004年以后,罗中立的作品上拍数量、成交额呈明显上升趋势。2004年至2005年间,林明哲先后在保利和翰海拍卖行推出“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藏品”专场拍卖,每场中上拍的罗中立作品均稳健成交。
这样良好的市场表现,让此后几年的罗中立作品上拍量呈直线上升。据统计,2004年罗中立作品上拍总量为7件,总成交额近250万,成交率为100%。2005年,罗中立全年作品上拍总量69件,成交56件,成交率81%,总成交额达3300余万元。
此后的几年中,罗中立的作品上拍量猛增。据统计,2005年至2008年间,罗中立的作品在整个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金额已突破亿元。
2008年至2009年,由于受整体市场行情影响,罗中立的作品上拍数量下降,成交总额出现短暂下滑。但在此后的两、三年间,罗中立的作品每年上拍数量和比例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
“川军”引领中国艺术市场30年
“川美现象”是个地域性的概念,其中涵盖了以川籍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群体的探索、传承与拓展。近年油画拍卖市场中“川军”的身影随处可见,“川军”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我们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的乡土写实主义了,他们在当代艺术的道路上走得铿锵有力。从早期伤痕美术、生活流美术及乡土现实主义的先锋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等,到现代表现主义范畴的张晓刚、周春芽,再到新锐青年艺术家张小涛、陈可、杨纳、熊宇等人,艺术上的传承递进和现实中的相互提携扶持,就演化成了如今艺术和艺术市场中的四川军团,他们的突起影响着当代艺术拍卖市场,甚至是中国近30年来的当代艺术史。
2006年秋,川美油画群体作品掀起第一波小高峰,2006年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上拍的《张晓刚 2005年作父与子》以1526.72万元成交,是川美艺术家群体中首位成交过千万的作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川美油画家们的作品却逆势上扬,成就第二个小高峰,虽于同年秋有所回落,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沉淀再次强劲上扬。
伴随着2010年整体春拍市场良好的势头,国内的油画市场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四川油画也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发展态势。2011年春达到成交高点,当季4件作品成交价迈过千万元大关。2009年之后川美群体油画作品上拍及成交量有所减少,成交额却仍然呈现曲折持平且走高的态势,单位价格指数有所上扬。
在高价方面,川美艺术家群体向来一路领跑市场。张晓刚有作品超过5000万元以上,1000万-5000万元的作品有38件,除何多苓1件、程丛林1件外,其他36件均为张晓刚和周春芽的作品。500万-1000万元的作品有92件,此价格区间中张晓刚、周春芽、何多苓、程丛林、罗中立、叶永青、高小华、陈可之、庞茂琨均由作品成交。由此可见,500万以上的高价作品均集中在川美77、78级毕业生中,即受到伤痕美术和乡土现实主义浪潮影响的川美早期画家,还有受到现代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的川美油画的坚挺力量。100-500万元总共成交605件,包括川美的中坚力量郭伟、郭晋、陈安健、陈可之、何森,中青年艺术家李继开、杨劲松、熊宇、陈可、张小涛。就市场来看,川美早期油画家的市场价格高居不下投资需高成本,而中青年艺术家市场价格相对较低,未来市场有望扩大,适合长线投资。
川美油画创作手法自由、多元,由于不同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观念不同,从而形成了乡土现实主义油画、现代主义油画、表现性油画、都市油画、卡通风等各画风百家争鸣的景象。目前,四川油画依然处于投资价值的高峰阶段,主要原因除了上世纪80年代早期有一批有影响力的画家带动之外,他们以一种地域的文化凝聚力量,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中国走出了一种特有模式,以及他们在当代艺术的探索和学术研究上贡献突出,收藏家和专业藏家的有力宣传均是影响其价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