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9日,“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年度评选活动。在北京ChinaFotoPress举行。以下为评委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王瑶点评参赛作品:
我提几个希望,我觉得第一个希望在汉语里面应该说是名词,我看到一种希望,因为我觉得参加新闻媒体评选到今年,我觉得应该说水平是往上走的,我觉得看到这些个都市报的摄影师活跃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看到他们勤奋的身影,而且看到他们在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这个社会的变化,关注这个社会,我觉得非常的为这些年轻的摄影师感到自豪,这届水平确实挺高的,大家也看到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取舍,必须忍痛割爱。所以我觉得特别为他们高兴,这是一点希望。
后面希望是动词,提几点建议。从小的微观上说,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是现在的摄影记者比较缺少文字意识,很多摄影记者是跟文字记者一起工作,其实他们在工作当中更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做某个领域专家,在拍摄的时候应该看到新闻事件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背景,这个新闻人物深度的分析,做采访之前的案头工作和文字记者怎么去思考和看待这样一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我觉得我们摄影记者往往忽略这个东西,就觉得我们摄影记者只要做好影像就好了,我觉得文字记者其实需要更多的图象意识,摄影记者需要更多的文字意识。
第二点,我觉得每次比赛在作品当中看到好的一面也都有遗憾,当然摄影是遗憾的一种艺术,应该说这一次比赛也存在着不少的遗憾,就是大家看到这个照片的时候,会觉得如果这个摄影师当时这么拍,或者当时这么编可能就更好,那我觉得这种遗憾是一定要存在的,但是怎么能够尽量地去弥补它呢?我觉得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一个好的摄影师不一定是好的图片编辑,因为术业有专攻,因为我建议好的摄影师一定要发现一个好的文字编辑,呈现一组完整的图片故事或者一组完整的答卷。
还有一个建议,我觉得摄影记者实际上是一个长跑者,不是一个短跑者,我们看到单幅照片有很多很强的,到成组的时候,就感觉后劲不足,这个是不是需要年轻的记者多从其他类别的艺术当中,从社会生活当中,从其他的知识当中补充一些营养,补充一些维生素,增加自己的耐力吧,
还有一点,我觉得整个中国,现在全世界都在消费中国制造,那么中国现在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我们中国的摄影师也需要一种创造精神,需要一种原创的更多的自己的观点、思索、发现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这种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应该更强,而且时时刻刻在自己的头脑当中随时发现新的东西,新的观点。
还有一点,我觉得就是长期做摄影记者,尤其是都市报的摄影记者,每天接触大量的视觉影像和社会生活,看各种各样人间的悲欢离合,可能工作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会对影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同时也对生活对人文情怀有一种疲劳,我就提醒我们的记者,应该是随时保持着一种激情和好奇心,随时保持着人文关怀的精神。这个是微观上的一些技术层面的。
宏观上,奥运马上就要来了,今年是奥运年,应该说奥运有两个含义上的奥运,一个是小奥运,体育的奥运,一个是大奥运,就是人文的奥运。有不少记者拿不到相应的证件,只有一部分记者能够进入赛场去关注小奥运。但是每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他就已经拿到了大奥运的采访证,这个是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我觉得不要错过这样的一个机会,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时候,我们身在这样一个新闻或者这种信息的或者这个新闻的天堂,我们应该仅仅的抓住这样一个机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奥运年中国人的状况和中国的这种变化。
最后一点,我就想说,奥运完了以后,中国摄影师做什么?其实现在大家都在讲,和谐社会,我觉得这个不光是一个时髦的词,大家都在讲,而是一个,它影响着整个一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是发生了一种深刻的变化,比如说到底什么叫和谐?和谐也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尤其是对于中国人,以前可能大家比较多的是在讲斗争,讲竞争,但是现在更多的是讲合作,就像一个广告词里讲到的,说别人看到竞争对手,我看到的是合作伙伴。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改革开放30年到现在,进入和谐社会,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也有不和谐的因素存在,慢慢地走向和谐,这一段时间应该是中国摄影师去长期关注的一个选题,把这个变化,中国人的情感,人文意识这种巨大的深刻的变化记录下来的话,我觉得这是中国摄影师的一个长期的任务。我记得以前说过,外国摄影师现在有很多的外国的媒体机构在中国工作,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他们在中国跟出租车司机说带我去看大熊猫;90年代他们在中国跟出租车司机说带我去找持不同政见者,现在直接说你带我去商务部,外国的媒体对中国是有变化的,说明中国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摄影师在这一方面不应该缺席,不应该放弃对图片得天独厚,近水楼台的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