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以素心素面、质朴文静而著称,各种装饰技法的运用则使紫砂器物呈现特有的肌理而极具美感。绞泥就是紫砂制作中的一种特殊工艺,它要求制壶者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基础,又要有很强的立异精神和艺术构思能力;既要有“光货”的功力,又要有“花货”的巧思。绞泥作为紫砂壶上的一种装饰技法,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彩的紫砂泥,绞和在一起,形成色调对比强烈的不规则的线条,恰到好处地在紫砂壶体上表现作者的装饰意图,或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变幻莫测的天际流云,或是鬼斧神工的奇异灵石,广阔无垠的大漠风情……这种装饰花纹,不管从直观表象上或是意态内涵上都给人以一种鲜艳、柔和、清晰、秀气、灵动的美感。 而在绞泥工艺中怎样叠放镶嵌是关键,而且首先要考虑泥料的最佳烧制温度及其收缩率,尤其是各单色泥条的叠放,由于各色泥烧成温度不相同,容易在不同泥料的连接处产生裂痕,这是考验制作者对泥料的泥性、火候认识的掌握程度。其次,泥料所特有的纹理、线条与中国水墨画中点线面及构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清晰优美而不张扬,含蓄庄重而富于表现力,而概括与抽象是绞泥构图的最大特点,绞泥图案纹理要明晰、简练、圆润、不繁杂,好的绞泥壶其色调对比强烈,看似虚,却为实,虚实并身,融合得体,无雕琢之痕,浑然一体,让人感悟到它的动态美和气度美,节奏美和韵律美。
吴坤大先生巧妙的运用色彩调配,演绎出方圆各异的艺术造型,捏塑出变化多端的绞泥水波花纹,他配泥多变,调色大胆,作品表现出黑、红、黄相间的肌理花纹,整体美观大方、做工精细,线条流畅自然,他的绞泥壶的画面制作是以壶身为母本,技法自然,绞泥为笔墨写意,或如峰峦叠嶂,或如江浪涌动,或生机勃发,或哲学理念,达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他将多种色彩的紫砂泥料,混在一起,用以装饰紫砂壶。在高温的作用下,那些不同色彩的泥料,会出现奇妙的窑变。吴坤大运用绞泥工艺制作的壶,色彩斑斓,变化多端,效果奇妙,浑然天成。
制作绞泥紫砂壶是吴坤大的绝活。《绞泥狮灯》壶,便是吴坤大的代表作品之一, 制作此壶的泥料以黑泥为主,又加入了清水泥,红泥,缎泥,绞泥技术的运用,让整把壶充满诗意和灵性,此壶的形状为灯笼状,用祥狮做壶钮,壶的盖,钮,把,三点一线,线条比例稳妥适度,笔笔到位,不见冗繁,收放自如。壶钮的狮子更是形态逼真,狮子作为瑞兽,也有去灾祈福的含义在里面。壶颈上为花纹雕饰,据说是古代的一种图腾,代表着对生命的崇拜与热爱,环绕一周,更增添了一点神秘色彩。他用以绞泥做成的狮灯壶较之单色素泥的同类作品,明显地增强了富贵华丽的效果。我们赏析此件作品,在充分感受到绞泥色彩传达给我们的“朦胧美”时,最好引用吴坤大自己的认知,来理解绞泥工艺的艺术特性。他说:“绞泥装饰是把收缩性和烧结温度相接近的几种色泥绞成清晰纹理的线条或图案来装饰陶瓷器皿的一种方法”,“充分表现了绞泥的丰富表现力和亦真亦幻的意象之美……”
吴坤大先生在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艺术上的变化统一,气势上的配合与协调,效果上的实用与美观。造型设计上个性的突破。把玩吴坤大先生一把把形态各异,器形敦厚的紫砂壶,它的典重质朴,轮廓周正,线条简洁,做工精微的优美体态让人倍感愉悦。壶嘴、把、钮、壶身的相互扶称,从一点出发通过点、线、面的起伏、回转、顾盼与相应勾勒出一幅和谐均律的画图。他制作的紫砂壶无不是通过“中和”的主线或蓄或放,或抑或扬,或曲或直,或拙或巧地倾诉出中国传统文脉中的沉郁、婉约、清空及典重之美。紫砂壶的古朴纯厚、温润含蓄经过作者含而不露,收敛清空的寄情之物表述了形、体、面的相互相生,面的起伏凹凸,线的短长徐疾,力的刚柔并济,配以形体的虚拟空间与引申出外的空白对应,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思和联想,而“心平德和”于心会友,于仁会友的蜕化过程也抒发了玩物铭志,修身养性的大雅之举。吴吴坤大,著名陶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艺吴坤大先生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施福生,顾景舟,后被紫砂工艺厂聘为总辅导。曾在紫砂工艺厂担任研究所所长两年。他从艺五十多年,制壶从不间歇,稍不满意,随手摔掉,在这漫长的从艺岁月中,他不断努力、不懈追求、不断进取,边研究探索,边实践创作。在古今文化的碰撞中进行磨合、定位,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来进行紫砂陶艺的创作。他待人谦和、大度、德艺皆碑,作品如人品,敦厚、朴实,同辈中掘弃门户之见,相处甚笃,对徒弟要求则十分严格,对学徒们谆谆教诲,师徒关系和谐。这些年来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计较得失,在紫砂的世界里,他就像一个朝圣的信徒,带着一个虔诚的心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执着地行走,用生命去爱壶,做壶,这让我想起明代朱有炖《神仙会》第一折中的一首诗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