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尼西亚意为黑人群岛,位于西太平洋、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群岛上居民多为美拉尼西亚人,通用美拉尼西亚语。主要有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和俾斯麦群岛。
19世纪,英、德、法殖民者入侵该地区。当时,美拉尼西亚人仍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在工艺技术上仍保持着原始性,尚未掌握金属,仍用石、木、贝壳工具。
美拉尼西亚人石构建筑物很少,普通住宅常常是十分简易地搭构而成,材料经日晒雨淋,极其容易腐朽。但一些数量可观的祭祀会所,则比较牢固。梁柱上装饰着各种雕刻和绘制的诸神像,并刻画许多装饰图案,多用红、白、黑三种颜色,对比十分强烈,而又丰富协调。雕刻和图案上下并连一串,十分壮观,造成一种神秘幽深而恐怖慑人的气氛。美拉尼西亚特别盛行树皮织物画。它看上去像纺织品,实际上却是树皮加工而成的。制作需一套特殊的工序,如多次水洗,棒槌敲打,使植物纤维软化,树皮变宽,晒干后再作画。先刻纹理然后浸染颜色,嵌在树皮上。常用的有褐、黑、红三色。
美拉尼西亚的陶器,质地粗糙,极易损坏,也不适应作精美的图案装饰。节日的盛装十分艳丽、洋洋大观。它们也大多是用草和羽毛等特别加工,临时制作而成的。传统的美拉尼西亚社会充满了野蛮和英雄气概。猪首、嗜食人肉和各种酒神祭典仪式是普遍发生的事情。他们不存在世袭首领的制度,每个人的力量由个人决定,也因他的死亡而湮没。
在所罗门群岛等地,木雕风格十分简朴,主要的是奉献给世俗祭祀的物品,诸如独木舟、有形物和硕大的碗具。一些礼拜用的物品用人像、鱼和鸟纹作装饰,并用珍珠母镶嵌,构成外观图案。在所罗门群岛的北部,有一种风格化的祖先雕像,面具很少。中部各岛,因制作独木舟而著名。装饰板上的形象多染成黑色,并镶嵌着珍珠母。南部有一些精致雅观的碗器,在礼拜活动中盛装食品。在新麦尔兰岛上,艺术品的制作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职业性的活动,工艺作坊成批地生产着艺术品,作品包括石雕和涂色灿烂的刻木和纤维制品。职业的艺术家常被雇用来制作有形徽章、面具和玛朗庚装饰板。他们的面具是有名的。复杂的纹章图案是某特定家族的所有物,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祭祀场合,如葬礼。徽章的内容反映出神话的主题,当地人很容易辨别出其中的含义,但外地人则不易知晓。图案中有蛇、鸟和一个圆圈。鸟同捕鲨有关;蛇则是辛波普氏族的蛇图腾;这圆圈代表着曙光,它们共同隐喻着一个曾众所周知的神话故事。虽然一些特定的图案的组合受到传统的规定,然而具有个性的艺术家,仍可以任意组合相配的主题,打破呆板的方式,尽可能表现出更大的自由。
在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群岛上,祭祀演戏的陈设品是用树蕨类和泥土覆盖着的棕榈叶材料制作而成的。新不列颠岛以用植物纤维制作的面具和其他形状的树皮织物面具而引为自豪。新赫布里底群岛有一种艺术性较强的特殊风格,内容和形式的范围都很广泛。其中有大木鼓、神像柱雕刻、独木舟的装饰板和安有植物纤维假发的树皮面具。还有用粘土和其他相关材料抹在椰子壳上塑成的头像。刻在羊齿类植物树干上的大型雕像,为大洋洲艺术的精品。
在新喀里多尼亚群岛上,蜥蜴和鸟象征着他们生活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具有庇佑力的祖先像到处可见,面部多强调种族的特征,阔大的鼻孔和厚实的嘴唇。石头既用来制作项链一类的装饰品,也用来制作砍伐工具。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