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基本语境,从政治、经济、城市、人文精神等几个层面探寻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发生。
关 键 词:公共艺术 当代 城市化
公共艺术较大规模的实施和基本概念的形成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NEA)实行公共艺术计划(Arts in public place program),并直接赞助公共艺术为标志。
1.国家政治和经济文化渐趋开放的大环境以及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引进和民间文化的往来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生的要因之一
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国家政治和文化渐趋开放的最直接的结果,大众个人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和解析,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社会开放性的第一诉求,使得公共艺术的发展和传播在公共社会领域成为了可能。
公民个人身份与价值的显现不再完全以单位性质及其行政职位来赋予,个人自由流动的机会成本降低,加之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国际化使得具有相对独立意识和社会公共意识的市民社会得以逐渐的成长,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以中小私营业主、知识分子及其他职业者为主体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及相关的机制。正因为这类群体的形成使得市民对社会公共领域事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政府的公共行为的监督和评定的权利有所增大。同时,这也是公共艺术及其文化形态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当今信息时代,各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在公众的层面来说具有相当的连带性。因此,各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的引进和输出,民间文化的往来也是时代发展到该阶段的明显特征,在这一特征的统领下,社会文化领域的交流也就成为了必然,这也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生的主要因素。
2.中国经济建设的大潮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观念发展的直接动力
中国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在经济增长量上有着高速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民大众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由原来的对于物质的满足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一定的精神生活需要,参与公共事务,参入到公众社会生活中成为市民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对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经济在数据性的量变的同时,区别于以往历史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在形式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大主要城市和东南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各类商业、文化娱乐、房地产业和各类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较以往时期都有着成倍或几十倍的增长,同时也导致了城市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增加,城市广场、街道、绿地的大量增加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开创性及经典意义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壁画群;上海浦东的《东方之光——日晷》景观雕塑,展现着新时期上海经济与社会的日新月异;《深圳人的一天》系列城市雕塑,反映了特区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劳动者的生活;青岛新区五四广场上的《五月的风》成为青岛新区具有地标意义的标志物。这些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另外也体现了社会大众的经济生活需求以一定的媒材为依托进而反映到社会中去,这也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表现。
3.中国城市化进程蕴育了公共艺术的登场
城市是公共艺术发生的基本母体。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举措,比如,取消农村人民公社,积极鼓励非公有经济,引入市场经济体制,推行分权管理,加强了乡镇企业和流通领域的发展建设,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和私营企业的对外贸易,加快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和市民住房建设的步伐等。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是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世界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起来的,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必然要求我国要建立起同等的能与世界范围的主流现象对话的城市平台。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吸收外来文化建立了场域的可能。
中国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在这样的刺激下,无论在城市规模、城市化程度来说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向城市,使得城市的承载任务变得更加艰巨,随着城市里人口的增加,关系到市民大众生活的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一方面是在维护机制上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在功能创造上的完善,具有艺术性的和装点色彩的公共设施不断地出现,这为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的缘起提供了社会的广为需求。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其自身特色的营造,造成一些城市的建设千篇一律,脱离了本地区的传统和特点。源于此,不少城市开始通过组织建设具有公共性质的地标性建筑、雕塑、主题公园等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作品能够起到提升城市品位,宣传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宣言的作用,但也存在一部分城市标志或雕塑作品肤浅,流于形式的现象。例如,系有飘带的古代美女式样的雕塑,在一些城市的公园、主题广场的利用率极高。
城市特色的展现需要正确的引导,也需要以市民大众的需要为代言人的公共机构的介入和整个社会共同探讨,这也正体现了公共性的城市文化的需要,然后才是公共艺术作品的选择和利用。
在城市规模不断加大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或多或少地被钢筋混凝土所阻碍和隔离着,因此,公共艺术担负的对于营造人与人交流的情感空间的使命也就显现出来。公共艺术的价值指向是以大众情感的陶冶为基本内容,它关注大众内心世界的变化,在物质世界极度发展如此的今天,公共艺术的这一重要取向显得更加明确和主动。公共艺术的引入为城市空间建立人类情感交流提供了卓有实效的平台,中国经济的发展为营造市民大众的情感交流的空间提供了保障。在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发生的母体中(城市空间),人与人的交流在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作用下成为了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这种饱含情感的空间参与到大众的生活,这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登场的精神需求。
4.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出场得益于以艺术及设计教育为中心的一些大学及相关学术界、知识界的推动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高校规模、运行方式、培养目标也显现出多层次、系统性的特征。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同比上年增加37所,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同比上年增长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成人高等学校481所,全国具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6个,其中高等学校450所,科研机构316个。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公共艺术的登场提供了可接受的条件。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艺术类、设计类院校和专业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中国的设计类、艺术类人才不断增加,与之有关的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开来,与公共艺术有关的理论著作、各类活动和论坛也相继增多。比如,关于“自由主义与公共艺术”的上海公共艺术论坛,在汕头举行的公共艺术国际论坛,香港举行的主题为“在都市空间中的文化平台”的公共艺术空间论坛,北京也将于明年举行城市公共艺术建筑论坛等。这些活动和论坛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成熟和发展。此外,文化界、学术界人士不断加入到积极推动我国公共艺术的事业中来,他们中有文学家、摄影师、导演、建筑师、艺术评论家等,各式的设计组织和团队结合中国当代的发展趋势,都在以不同形式和不同切入点为我国公共艺术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做着积极的有意义的工作。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但是既然已经登场,我国的公共艺术也就完成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第一步,正向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发展阶段迈进。只要我们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国际社会的大背景,综合各方面因素,中国的公共艺术事业必将迎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熟时期。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
[2]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百花文艺出版社.
[3]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
[4]荆其敏,张丽安.情感建筑.百花文艺出版社.
[5]梁思成.中国雕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6]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