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史 > 中国美术史

中国传统绘画本位的思考

中国画的发展规律是推陈出新,推是推动,不是推倒,是继承发展,是千百年来靠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经济变革,全球一体化时期,不是削弱或用外来画种改造中国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光大传统艺术,有传有承,长古长新,要在继承和发扬中立定精神,找到自己的重心。创新的对立面不是传统,是守旧。不能简单地认为过去对今天而言是传统,今天对明天而言是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是有渊源的。标新立异不是创新。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遗迹繁富,灿烂辉煌,是巨大的人类文明。整个进程既靠深厚的文化给养,又是时空文化的佐证。既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需要画家纯净的心灵灌溉。古人讲温故而知新。温故不是使之僵化、保守,而是更加发扬光大。温故不是低级重复,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艺术的向前发展总是伴随着不断向后一步的探本求源,中国画画家的人格精神塑造,融入了太多的人文精神内涵,需要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修养,需要琴、棋、书、画、诗、词、文兼所长。能寄情于画,并从中获得精神的快乐。

  画画要给自己找一个好老师,一个人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老师,且可以伴随一生,从师可以是某个人,某种书,某个自然。学画一定要静下心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急功近利,附庸风雅,把画画得粗浅,柔媚,空洞,腻俗,是误入歧途,得不偿失。潘天寿张学艺学高不学低,如果入手不高,眼低了,歪了,很难纠正,再提高很困难。他在任浙江美院院长时,不让学生临自己的东西,强调临摹必须在任伯年之上,这是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大画家,大教育家,有大人格。

  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本,强调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画,自然承担“成教化,助人伦”的责任。儒家看万物都复归到人格魅力,有了人格魅力,随着色彩的视觉满足与笔墨的意境深入,中国画的形式语汇是可以独立欣赏的。道家主张体悟宇宙之节律,强调万物之悠然往来。保持人格独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佛家通过“悟禅”以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儒家的注重入世,道家的主张出世,佛家的重视内悟,皆从人与自然角度强调兼容相生,有机合一,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物我合一、物我两忘,将自然之物注入人文精神。注重自然造境、意象、气格、神韵的领悟,强调表现形式的写意性与精神内涵的哲理性。画面的或充实、或丰富、或空灵、或壮阔,是审美需要的具体化,而这些具体需要又恰恰构成中国画画家的最基本的绘画要素。

  画画并非只是用尽可能少的笔墨分割空白,并非只是简单地把空间物体在平面上反映出来,而是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对客观物象的判定,是手、眼、心的调动,是仰观天象、俯察万物的一定时间与空间的创造。花鸟的情趣展现,山水的意境创造,人物的教化功用,皆是对客观对象的民族的反复思考,是已被关注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虚静是一种境界,是万物生命力之所在,致虚极,守静笃,参悟造化,腾生微茫幽远令人象外生远意的联想。以静虚之心,对物作美的观照,以求得心与物的主客合一的自由境界,与万物之灵悠然往来,是画家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用自己的心灵、智能、学识、功力、修养构建起来的精神家园。

  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虚实相生,讲究空白的妙用。空间物象,虚处不够实处找,实处不够虚处找。黑白的处理可使画面产生无穷的变化,是表现中国画生命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的舞台。虚实相生才有气韵,有气韵才有宇宙生生不息的洪荒之感。虚实皆为心用,不设不施,依乎天理,顺其自然,能假于物外,状物是为了畅神。画家只有探求到了自然界本质的美,体会到了自然界的生动气韵,陶冶并浸蕴了自己的灵性,寄托了画家精神之美的作品才具备永恒之美。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是表达内涵的必要手段,要不断培养自己真实感知自然万物的能动性,由感观进入思维,不但画所见,而且画所知所想,在穷观寂照中由审美的愉悦进入理性的思考。绘画的较高境界是经意之极若不经意,至高、至美、至乐的境界在于主体世界的清澈空明,将形式的探索与生活的真实融为一体,贯以中国传统美学陶铸成新的笔墨语汇,静故能深,柔故能合。

  充实和空灵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孟子曰:充实之谓美。求实,实则精力弥满,赋情独深,返虚入浑,积健为雄。求空,万物静观皆自得。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的基本条件,于天地山川得其方圆流崎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含道应物,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将生活的真实做艺术真实的空灵提炼。

  中国画的意匠浅谈经营,要求画家坚持自然美来丰富艺术美。董其昌云: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由此取之于物,张之于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真境界。能“尚形”者,能“尚意”,同时能“离形”者,能“得意”。王昌龄曰:诗格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后者张之于意,取之于心,至平、至淡、至无意,在搜尽奇峰,又脱尽尘俗中,独存孤徊。

  笔墨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语言存在方式,既能表现客观物象,又能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古往今来,善用笔者善用墨。千百年来笔墨已不断积累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形式,这种程序化了的东西,承载了中国画独特表现语言的技术手段。中国画是手工劳动,是画在宣纸上的东西,是软笔,毫端艺术,是倾注了中国画人文关注、自然关怀的文之情思,是来自生活,并师承授受,缘物寄情的情感语汇。黄宾虹说:天下至奇之山,须以至灵之笔写之。少懂或不懂笔墨,使许多人不能深知中国画堂奥而专事涂泽或不能摆脱写生状态,自然亦不能深知凝结在笔墨之中的情思在迁想妙得之后迹化了的情感流露,是含道应物,澄怀昧象的结果。

  墨韵之美在于墨的微妙变化,水墨随笔的顿挫起伏在宣纸上产生一定的韵味,是笔致与情致的交融流露。在绘画中一定要注意保有这一纯真,用太过装饰的漫长过程,取代了生活中的那一点之感动是划不来的。绘画讲究情生境内,神游物外,书与画融为一体,达到笔精墨妙,人书皆老的境界,完美的艺术作品其精神文明的高扬,激发了艺术创作的奇思巧构,必将迹与心合而美不胜收。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zhmss/1/2019-09-18/3122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中国美术史最新 美术史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