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基本上是由两种事物构成:物体和空间。每一个物体像是车子、苹果、书本、甚至是你我,都有一个形状或是形态。通常你可以藉由一个物体的形状或形态拾起这个物体,有时后你可以从远方,藉由你朋友的形状认出他。就算你闭起眼睛,你还是可以用触觉感觉到一个物体的存在,并且说出这个物体的形态。 形状、形态与空间彼此之间有很紧密的关系。在这一讲里,你将会学到这三个要素的意义。
形状﹝Shape﹞ |
「形状」是一块区域;因为一个清晰或模糊的边界,或因为明暗、色彩、纹理的不同,使其从隔邻或周围的空间中变的十分突出显著。形状具有外缘或「轮廓」﹝contour﹞,即使如下图,只有一部分形式元素﹝如断续的点或线﹞存在,我们看的时候会自动调整,还是会产生某种形状的视觉效果。
德国心理学家在二十世纪早期就提出「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的理论,认为人类在进行认知行为时,会自动将形状中缺失的部份填满,进而认识此形状的观点。其基本理论是观赏者并不是逐一看到各个元素,再把它们组成整体的,而是直接看到整体,一个完形。 相比之下,只有在特别留意的情况下,才会意识到分立的元素。因此我们会从上图左边四个点看出一个正方形;从中间的众多水平线看出一个三角形;从右边的五个弧形看出一个圆形。
一般来说,形状是平面或二度空间的,它有长度和宽度,如我们平常玩的球,它的形状是圆形。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
「几何形状」﹝geometric shapes﹞:它能利用制图仪器绘制而成,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工程制图通常都是用这些形状所构成。
「有机形状」﹝organic shapes﹞:它是指轮廓弧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一般有机形状是自然形成的,而艺术家可以用徒手方式,画出自由线条组成美丽的图画。二十世纪科学让我们从显微镜下看到许多微生世界的景象,再加上佛洛伊德心理学的发展,使我们在苏俄表现主义画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作品《温和的活力》﹝Moderate Energy﹞中看到有如阿米巴变形虫的构图形状。
|
温和的活力 1944 年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之作品 油彩?画布,42 x 58 cm 公分 庞毕度艺术文化中心,巴黎﹝Paris﹞,法国 |
形状在绘画艺术里有时如几何图形,有明确界线,如意大利画家乔托﹝Giotto di Bondone﹞的《圣家族逃往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也有需要从「格式塔」﹝Gestalt﹞理论来加以诠释的,如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作品《夜间咖啡馆》﹝Night Cafe﹞,运用平行的波纹曲线在灯泡四周构成具有动感,不断射出的光线画面;甚至因轮廓过于模糊或细小,无法决定任何确定的边界,而成为无定形﹝amorphous﹞的形状,如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内﹝Claude Monet﹞的作品《日出印象》﹝Impression, Sunrise﹞。
|
圣家族逃往埃及 1304 ~ 1306 年 乔托﹝Giotto di Bondone﹞之作品 湿壁画, 200 x 185 公分 阿雷那教堂,帕度亚﹝ Padua﹞,意大利 |
|
夜间咖啡馆 ﹝Night Cafe﹞ 1888 年 梵谷﹝Vincent van Gogh﹞之作品 油彩?画布,70 x 89 公分 耶鲁大学艺术画廊,新海芬﹝New Heaven﹞,美国 |
|
日出印象 ﹝Impression, Sunrise﹞ 1873 年 莫内﹝Claude Monet﹞之作品 油彩?画布,48 x 63 公分 马蒙丹美术馆,巴黎﹝Paris﹞,法国 |
形状有很多种变化,从客观的、几何的、隐喻的、到无定形。根据作品需要,形状的大小、位置、平衡、色彩、明暗、与纹理会有所不同。形状也有静止、稳定、活泼、生动,甚至有收缩或膨胀的效果,端看艺术家如何运用。
艺术家运用形状有两个目的:传达他所看见或所想象的物质形式,并给予艺术作品某些视觉特征或内容,因此使用形状可以产生以下功能:
﹝1﹞让作品有次序感、和谐感、与多样性。
﹝2﹞在图面上创造块状、体积、和空间的错觉。
﹝3﹞增加欣赏者的注意力或是兴趣范围。
形态﹝Form﹞ |
「形态」与「形状」都具有长度与宽度,但是形态还具有深度,是三度空间的形体,举凡生活中可以触碰到的实体都属于形态的范畴。形状与形态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下图中所示:圆球的外形与圆筒的侧面是个圆形;立方体的侧面是个正方形;三角形可以长成一个金字塔型。
有些艺术家会在绘画作品中画出立体的假象,使观赏者感受到图画中彷佛真有立体的存在。这种假象称之为「隐喻形态」﹝implied forms﹞,相对于隐喻形态是「实在形态」﹝real forms﹞,通常是实心立体或成团块状的。
与形状一样,形态亦可分成「几何形态」﹝geometric forms﹞和「有机形态」﹝organic forms﹞两大类。前者如捷克布拉格城堡画廊内的楼梯栏杆﹝baluster﹞,后者如英国抽象派雕刻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作品《弓箭手》﹝The Archer﹞。
捷克布拉格城堡画廊内的楼梯栏杆﹝baluster﹞ |
|
弓箭手 ﹝The Archer﹞ 1964 ~ 1965 年 亨利?摩尔﹝Henry Moore﹞之作品 铜质雕塑,长 340 公分?高 325 公分?重 2.5 吨 新国立绘画馆,柏林﹝Berlin﹞,德国 |
当艺术家用「实在形态」﹝real forms﹞创作时,实际上,他已经在进行一次雕刻﹝sculpture﹞工作。有些雕刻作品是独立式的,换句话说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观赏它,但有些只显示部分形态,而只能从特定的方向观看。譬如,古希腊人用所谓的「浮雕」﹝relief﹞装饰他们的神庙,中世纪的大教堂也用这种形态的雕刻装饰其建筑。
|
沙特尔大教堂 1194 ~ 1260 年 建筑师不详 沙特尔﹝Chartres﹞,法国 |
「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以雕塑的方式,利用比较浅的深度去创造影像的艺术。它的空间发展范畴,可以从突出非常受限的「浅浮雕」﹝low relief﹞,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雕刻家吉伯第﹝Lorenzo Ghiberti﹞所作,位于佛罗伦萨洗礼堂东门上的青铜镀金作品《约瑟被卖为奴》﹝The Story of Joseph﹞,到较夸张的「高凸浮雕」﹝high relief﹞,如意大利比萨﹝Pisa﹞洗礼堂的讲道坛﹝Pulpit﹞。浮雕主要是从前方而非环绕观看。
|
约瑟被卖为奴 1425 ~ 1452 年 吉伯第﹝Lorenzo Ghiberti﹞之作品 青铜镀金,80 x 80 公分 洗礼堂,佛罗伦萨,意大利 |
|
比萨洗礼堂的讲道坛 ﹝Pulpit at Pisa Baptistry﹞ 1260 年 尼古拉?毕沙诺﹝Nicola Pisano﹞之作品 大理石,465 公分 高 洗礼堂,比萨﹝pisa﹞,意大利 |
空间﹝Space﹞ |
「空间」是指介于物与物之间,环绕物与物四周或包含于物之内的间隔、距离或区域的意象,它的重要性存在于突显形状与形态的功能。在视觉艺术里,空间可视为兼具有二次元空间与三次元空间的特性。
对于二次元的绘画艺术来说,空间的类型可分为「装饰空间」﹝decorative space﹞与「立体空间」﹝plastic space﹞两种。
装饰空间
装饰空间受限于平坦的图面,很难做出深度感。然而,若要做出纯粹没有深度感的装饰空间也不容易,因为经过任何艺术元素组合之后都会有前进或后退的效果,如下图所显示的古埃及装饰图案。
|
立体空间
「立体」是指除了装饰性以外所有的空间意像。艺术家的许多作品都是奠基于客观世界中得到的经验,因此很自然的会根据创作需要与感觉,来安排立体空间中的图像位置;因为深度感可以有无限多种层次,无法做特定或固定的层次分类,所以在此仅就广义的概念,依深度感将立体空间分成「浅近空间」﹝shallow space﹞与「无限空间」﹝infinite space﹞两类。
「浅近空间」作品的重点是在图画表面,其整体构成的深度十分有限。许多现代艺术家利用浅近空间的理由,是因为这样更能掌控作品的发展,同时有意保留画面的平整。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Paul Gauguin﹞、野兽派画家马蒂斯﹝Henri Matisse﹞和意大利表现主义画家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都是典型提倡运用浅近空间的艺术家。对他们来说,不画出立体空间的深度错觉,可以在安排装饰性形状时,更能够随心所欲,而使装饰性形状成为纯粹的构成要素。
|
音乐 1910 年 马谛斯﹝Henri Matisse﹞之作品 油彩?画布,260 x 389 公分 艾米塔吉博物馆,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俄罗斯 |
在「无限空间」的作品中,观者的视线会进入到图画深处,就像是从一扇打开的窗户望出去,窗外景色无限延伸。这种无限延伸的效果是利用空间指标的暗示而达成的,而空间指标是借着艺术形式的某些关系所形成的。在绘画空间里,欲表现画面的深远感,一般采用「重迭」﹝overlapping﹞、「尺寸」﹝size﹞、「焦点」﹝focus﹞、「配置」﹝placement﹞、「强度与明度」﹝intensity and value﹞、或「线性透视」﹝linear perspective﹞等方式来达成。以下是这些表现方式的进一步解说。
重迭:是将形状重迭在另一形状上,形成前后的距离感。
尺寸:以近景的物体大,远景的物体小来区分距离的差异。
焦点:以对焦的原理,凡在焦距范围内的物体表现清晰、详细,焦距外的物体表现较不清晰、简略。
配置:将物体放置的高低来区分其远近,近景物体画在较低处,远景物体则画于较高处。
强度与明度:将远处的物体使用低强度与较明亮的颜色,以区分远近的距离感。
线性透视:运用透视倾斜的线条,使物体逐渐向远处聚集或变小。
无限空间的概念与「大气透视法」﹝Atmospheric Perspective﹞自文艺复兴萌芽开始便一起主导西方艺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大气透视法」,亦称「空气远近法」,由于空气具有密度,使物体离我们愈远时,其轮廓也就愈模糊,色泽就愈趋于暗淡而带蓝色。由于此概念、方法的所创造出来的空间错觉与眼前所见的真实立体世界是一样的,最著名的例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作品《蒙娜莉萨》,在艺术家细腻地掌握下,蒙娜莉萨身后的溪谷和山峦中,湿润空气,好似轻烟,正在蒸发,隐隐笼罩着若隐若现而苍茫的大地,而蒙娜莉萨和风景之间的立体感及其位置所具有真实的空间深度,似乎具有神秘的力量。
|
蒙娜莉萨 1503 ~ 1506 年 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之作品 油彩?木板,77 x 53 公分 罗浮宫美术馆, 巴黎,法国 |
自文艺复兴萌芽开始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不同时期运用无限空间概念作画的艺术家还有林布兰﹝Rembrandt van Rijn﹞、普桑﹝Nicolas Poussin﹞等人,它们都曾将深远空间的错觉效果发展的更完美。
|
夜巡 1642 年 林布兰﹝Rembrandt van Rijn﹞之作品 油彩.画布,359 x 435 公分 国立美术馆,阿姆斯特丹,荷兰 |
创作练习 |
搜集艺术家作品五至十幅,并分析艺术家运用空间的表现方式为何?各有什么特色? 你可以准备的材料如下:
进行方式:
检视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