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一路走来,有很多融资成功的经历,但也有很多失败的融资案例。他们曾是业内大佬风靡全国,或因资金短缺出现问题,或在引入资金后经营失败……本文邀请业内专家通过对一些融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点评,以期为创业者提供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的经验教训,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百雅轩:风投与画廊的失败“联姻”
企业名称:百雅轩画廊
所属行业:艺术收藏
融资时间:2012年
融资概况:获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6000万元融资。
事件回放
2012年,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以6000万元购入百雅轩画廊20%的股份,正式成为该画廊的战略投资者。但是仅一年时间,这一风险投资与画廊的“联姻”就宣告土崩瓦解,百雅轩画廊开始大规模缩编。其融资成功却经营失败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百雅轩画廊(以下简称“百雅轩”)最早主要靠经营吴冠中的限量复制品版画起家,后来入驻北京798艺术区成立百雅轩艺术中心,规模开始做大,成为北京著名的艺术品经营会所。但由于国内目前名家限量复制品版画的市场相当有限,而百雅轩的版画价格又过高,比如,一幅罗中立的《父亲》版画价格为8万元,一幅吴冠中的抽象《风景》价格为20万元,使得百雅轩的版画限量复制品并没有真正地盈利。
2012年,IDG以6000万元购入百雅轩20%的股权,原本希望推动百雅轩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文化艺术品机构,但获得风投后的百雅轩盲目扩张开店,摊子铺得太大,短期内无法盈利。加之国内股市低迷,新股IPO上市长期停闸,大型文化企业都无法获得上市机会,百雅轩这样的中小型画廊想上市更是难上加难。既难以盈利,又无法上市,风投因难以接受亏损而选择撤资。
对于百雅轩与IDG“联姻”的失败,业内有很多评论:有人认为风投进入一级艺术市场的动机不对,合作模式也存在问题。也有人认为,风投的短期评估运作方式和艺术品价值实现的滞后性不相容,一级艺术品市场板块根本不是风投该涉足的,投资越多越尴尬。
策展人、批评家朱其表示:“百雅轩是靠卖吴冠中版画复制品起家的,吴冠中去世几年,百雅轩并未开发出其他盈利点,只能转手关门。没有创新产品靠吃老本肯定会坐吃山空、江郎才尽。”国外许多知名的画廊运营,都是几代人在“小火慢炖”,国内的做法还是“急火煎炒烹炸”。运动式、全民式,用做房地产的方式去做艺术产业,必然会导致失败。
也有人认为,百雅轩获得风投正值拍场亿元天价频现,文交所和艺术基金疯狂之时,此时艺术品风头最盛,百雅轩在当时虽不一定盈利,但却能获得风投的青睐。2013年经济陷入低谷,画廊业逐渐进入萧条期,此时百雅轩大幅精简闭店,是残酷的市场形势所逼。
目前,百雅轩只保留了798艺术区一家画廊,说是“内部调整”,但是前途堪忧。在租金昂贵的798艺术区经营限量复制品版画,摆在百雅轩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转型放弃版画做真正意义上的画廊,要么就是继续寻找新的投资。
百雅轩的闭店表明,目前国内风险投资与艺术品的联姻还很难获得成功,特别是在目前整个艺术品市场低迷的行情下,风投如果选择急功近利地投资艺术品,等待它的只能是失败。
任何资金立足赚快钱都是违背规律的,尤其艺术市场。这两年来,以“居家装饰 生活品味”“艺术融于生活”等为口号,版画市场开始无序发展,版画制作的品质越发粗糙,大量复制原作,而价格逐年猛涨,缺乏定价依据,百雅轩现象或许只是个开始。
专家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 魏鹏举
50%以上的失败概率,这是风险投资的生存常态,不然就不叫“风险”投资。以百雅轩案例来说,不成功至少有3点值得反思:首先,艺术品产业是否适合风投,如果说不能赚快钱风投就不能投,那么中国的电子商务网站似乎都不适合风投,关键还在于艺术品产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让资本有稳定的信心,百雅轩显然没有这样的商业模式;其次,艺术品行业是否理解资本,文化与金融是一个合作关系,一方面需要金融了解和认识艺术品行业,另一方面艺术品行业也要学着熟悉和理解金融;其三,不成功意味着什么?百雅轩与IDG合作失败对整个文化金融其实是很有价值的,不断的失败与教训才会让一个企业更成熟,不断的挫折才能让一个行业真正成长壮大。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范友鹏
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如同当年庄家横行的股市一样,很多法律法规缺位,投机盛行,诚信危机、风险投资失败的风险很大。另外,艺术品市场的水太深,单纯以财务投资为重心的风险投资公司很难把控其中的风险与收益。
潇湘设计:融资就像第101次求婚
企业名称:潇湘设计工作室
所属行业:设计
融资洽谈时间:2012年
融资概况:在将近6个月的融资历程中,见过几十个投资人,但最终未能达成融资协议。
事件回放
创业一年中,李南有大半年时间在和各种投资人接触,现在,他决定放弃。投资人觉得公司还是种子期,还是不成熟,这让他感觉有些悲凉。不过,他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和项目存在的瑕疵。融资,就像101次求婚一样,可能要身经百战、反复磨砺才能促成。
融资是创业者的必修课,李南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打工兼创业之旅,原本他从不屑于“忽悠投资人的钱”,但是,慢慢地他发现单打独斗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能够得到融资也不再是他所认为的“忽悠”,而是一种生存技能。
毕竟是初出茅庐,李南的融资经验不足。第一次谈判,就被投资人批驳而彻底丧失信心:商业模式并非别具一格,目前运作的项目不稳定,未来计划不太现实……如果再加上一般电商的运作模式,投资人就直接给判了死刑,完全不容他再赘述发展目标。一直自信满满的李南,头一次觉得自己的项目竟然有这么多瑕疵,自己竟然这么多缺点,这让他一度迷失了方向。
以前,李南总爱说自己做项目不是纯粹为赚钱,而盈利是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李南的回答彻底触动了投资人的底线,有了这样的失败经历后,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说法,并把自己的宏伟蓝图描述得非常动人。但这种缺乏数据支撑的虚化说辞似乎也不受欢迎,尤其面对资深金融背景及有丰富经验的投资人。
李南发现,投资人对创业者的信任超过一切,如创业者的学历、自身修养、谈吐和社交能力。有的投资人比较感性,见过创业者后,就能迅速判断“此人是否是做这件事的料子”,至于团队能力如何,很多投资人对此并不是太关注,甚至有的投资人都不会问团队的具体情况,这让李南很诧异。
最让李南无语的是,有的投资人告诉他,“你现在的模式国外刚兴起,而且已经开始有成功融资案例了”,当他在心里窃喜不已时,投资人却说,“不过,我们暂时还不打算投资这样的项目,因为国内环境与国外很不一样。”
有时,李南跟投资人相谈甚欢,对方非常认真地倾听、做笔记,时不时向他提出细节的问题,可是到最后他才发现,其实对方认真倾听主要是因为从没有接触过这个投资领域,不了解才做笔记。至于能否投资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就更没谱了。
还有的投资人,给李南的项目每一项都打了满分,投资人最后让李南等决策,并承诺很快就有结果,但是,哪怕几十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金额,从口头承诺到现金到帐,足足要耗费6个月至9个月的时间,可李南的项目马上就要上线,根本没有时间等待,在他的催促下,对方答应提前,但是投资额度会压缩得非常有限,跟李南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最后,李南没有办法,只好暂时放弃融资。
李南总结,一个好的项目必须确实能解决一个关键问题,而且这个关键问题能够迅速积累用户或者挣到钱;同时要让投资人相信自己能做好,并且比别人做得更好。至于壁垒、商业模式都是后话。
专家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 魏鹏举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婚姻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文化金融的合作发展是大趋势,合作不顺利或不成功的原因千差万别,但这是小概率。创业者们一定要记住,不要为了追求资本而迷失自我,自强者恒强,做好自己,资本自然会尾随而来。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范友鹏
早期融资,特别是对于设计这样的投资类冷门行业,在遇到国内“不熟不投”的早期投资界,融资失败太正常不过了。
创业者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上市不是终点,VC也不是指挥棒,与其花费最初创业的一年时间去融资而融不到,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发展企业上,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再来融资。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 董占斌
建议创业者在创业时有清晰明确的动机,而不是为了迎合投资人去融资。在创业或者融资时,一定要“听从内心的声音”。
“五分钟”:融资不力倒在黎明前
企业名称:上海五分钟网络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游戏
融资时间:2009年、2010年
融资概况:“五分钟”已获得两次投资,A轮德丰杰投资350万美元,B轮CyberAgent联合JAIC中国投资,金额在50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之间。
事件回放
凡是用过开心网的人,多半玩过其中的一个游戏——“开心农场”。曾几何时,上班“偷菜”让各家单位的管理人员非常无奈。但是开发“开心农场”的“五分钟”公司如今却因为没有抵挡住融资压力,倒闭在了B轮融资的“黎明前五分钟”。
上海五分钟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分钟”)曾经是一家大学生创业的明星企业,创始人徐诚、郜韶飞和程延辉都很年轻。公司专注于向玩家提供符合“五分钟”理念的社交游戏。除了代表作品《开心农场》外,还有《赛车总动员》、《爱拼才会赢》、《疯狂王后》等,主要与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合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五分钟”的倒闭主要出自内外两个原因:内因是转型失败,外因则是融资不力。
2012年,“五分钟”推出了首款HTML5游戏《邻邦战争》,而其第一款手机游戏《龟兔再跑》的用户显示已突破20万。“五分钟”似乎在向手机游戏方向转型,但其也没有放弃网页游戏。实力有限的它犯下了战线过长的错误,没有集中资源专攻一路。近两年,随着微博和其他社交网络的发展,开心网类型的社交网站在国内已没有绝对优势。此外,在手机游戏领域,竞争要比网页游戏更激烈,手机游戏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只几天而已。
资金方面,“五分钟”在用尽A轮资金后,希望通过某种商业模式来吸引新的风投。可惜的是,开心网开始走下坡路,转型似乎看到曙光而又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的“五分钟”在严酷的资本面前,几乎没有任何说服力。相比较A轮融资可以谈些理念,B轮融资就现实得多,没有新的商业模式,吸引B轮融资难上加难。
目前国内的SNS盈利能力很差,大多靠VC投资过日子。跟绝大多数的网游企业一样,还要面对生存的难题。专家们认为,与网页游戏的集体泛滥相反,国内鲜有网页游戏企业获得大规模盈利。以网页游戏为娱乐支柱的SNS社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
专家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 魏鹏举
如果在美国,“五分钟”的几个创始人在倒下之后,反而更会成为风投资本的“香饽饽”,因为他们不仅有了成功创业和成功融资的经验,同时也拥有了融资失败和创业失败的经验,这些都是再次创业、再次融资极为宝贵的财富。在中国,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让这次失败的高昂学费不要白交,让我们能看到创业者再次站起,看到资本能更青睐拥有失败经验的勇者。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范友鹏
雷军说:“站在风口,猪都会飞”,这个风口其实是龙卷风的风口,路径会变的,而且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行业的发展机会稍纵即逝。
既然难以把握行业趋势,创业者就要把握住企业自身的资本市场趋势,马云说:“不要在你最穷的时候去找资本要钱,永远要在你最好的时候去找钱。”创业者应该有根弦:企业不仅仅是在卖产品,也是在卖公司自身、在卖公司股权,所以要在发展最好的时候去融资。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 董占斌
很多互联网企业能够做出一个风光一时的产品,能吸引很多用户参与,但未必有能力及时发现市场的趋势,及时调整他们的产品,因此融资往往最终以失败告终。
丁丁动漫:估值差价错失融资
企业名称:丁丁动漫网
所属行业:动漫
融资洽谈时间:2009年、2010年
融资概况:丁丁动漫给自己的估值达上千万元,而投资人给出的估值只有几百万元。巨大的估值差价最终未能使丁丁动漫网获得融资。
事件回放
在动漫行业里,投资者所关注的往往是人们所熟知的大型动漫企业,而很多不为人知的小微动漫企业,才刚刚开始就倒在了融资失败的路上。由于丁丁动漫与投资机构的估值相差巨大,最终没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丁丁动漫网是动漫企业中较有实力的一家,其创始人丁一是动漫发烧友,曾在大型动漫企业任过职,丁一认为,做好内容才是王道。虽然这个理念确实没错,但他发现,投资人并不是他的“粉丝”,根本不可能像他那样从欣赏的角度去体验动漫产品的内容制作水准。跟投资人谈动漫内容,他们的态度往往是暧昧的、一知半解的。事实上,投资人接触的领域比较多,一般都是“杂家”,而非某个领域的专家,大部分投资人往往同时关注国内外十几个行业,根本不可能专盯一个动漫行业。
投资人的视角是,企业的项目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如果企业想依靠一部片子甚至片花就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这是不现实的。投资人担心的是,上一部片子盈利了,下一部片子有保障吗?能够持续盈利吗?所以,无论企业的片子制作多么精良,上一部片子市场反应如何完美,很难保证下一部片子有同样的效果。
投资人不愿意投入的资金用于新品或服务于市场推广,更不用说重复投资做动画片,除非动漫企业能清楚地告诉投资人,这样的投入能够产生何种预期收入,同时最好能够证明已经有人这样做过,效果很不错。
跟很多动漫企业一样,丁丁动漫网精通于控制做一部动画片需要的成本,却不知道做产品、做渠道、做市场推广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这些投入和未来的产出将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对应关系,缺乏财务管理知识。
而且,丁一发现,动漫企业很难估值,这也是融资所面临的尴尬。不同的投资机构对某个企业的估值差别十分大,一般动漫企业给自己的估值动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而投资人给出的估值可能只有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这样的认识差,也导致融资的失败。尽管丁一会向投资人解释,动漫企业的实力如何强大,年产动画分钟数是多少,企业现金流如何强大,但并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专家点评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范友鹏
动漫行业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化行业,因为企业做出好动画也不易赚到钱,还要去找补贴、找政府,做大以后还有衍生品市场等问题,这些都是风险投资所担忧的。
除了补贴制度的改革外,还有制约行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根本的还是行业的市场化环境问题。
投资人也是嫌贫爱富,扶强助强的,老弱病残的企业根本不是他们愿意投资的对象,如果企业的马力不够了,投资人才会给换一台大马力的发动机,但前提是企业首先要运转良好。中国动漫企业的融资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 董占斌
与手游研发一样,动漫企业的成功率也非常低,但整个市场并非像手游行业呈爆发性增长,造成了资本对动漫行业的热情不高。动漫企业融资时甚至说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资金,往往是估算自己公司的年运营开销,再向投资人开出几年的运营开销;或者对比那些已经获得投资的同类动漫企业,根据标杆提出价码。因此,企业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