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收藏的乾隆帝,除了曾将宫内所藏的书画作品集结著录了《石渠宝笈》,还曾将宫内青铜器逐一盘点,著录《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乙编》、《宁寿鉴古》四书(统称《西清四鉴》)。《西清四鉴》中共涉及青铜器4074件。每器绘制一图,图后以楷书系说,“摹绘精审,毫厘不失”,可谓是青铜器皇家专藏的蔚为大观。
然而,《西清四鉴》的价值在今天却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西清四鉴》收录的是宫廷藏品,其价值自不言而喻;有人则认为,《西清四鉴》中“伪器”过多,对于收藏家无太大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和应用这套典籍呢?且看当下几位权威青铜专家的意见。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丁孟:
对于公私收藏都有价值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容庚先生曾经对乾隆时编纂的《西清四鉴》做过研究,他比较细致地整理了《西清四鉴》中著录的铜器和铭文,再加上后代学者进一步的梳理,发现《西清四鉴》中收录的一千多件有铭文的青铜器中,伪器占了三分之一;那些没有铭文的青铜器,只是一个器形,更难以判断真伪。
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的经营,实力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乾隆好大喜功,前几代盛世做的事,他都要做,编《西清四鉴》也是如此。此举主要是仿效宋徽宗时敕撰的《宣和博古图》,因为这本书极一时之胜。但现在,我们从编纂的情况来看,《西清四鉴》与《宣和博古图》相比是有缺陷的,特别是在辨伪、断代、释文、考证方面,《西清四鉴》远未达到宋代人的水平。这是因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最发达的时期,参与编纂图录的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而《西清四鉴》的18位编纂官,都是当朝宰辅,学问一道在他们已是末节。另外,宋元明各朝官方提倡崇古,造成“上仿制以崇古”、“下造伪以牟利”的局面,导致赝品泛滥。到了清代,许多藏匿于民间的青铜器赝品,被进献到宫中。在这种条件下,伪器流入清廷几乎是种必然,选入《西清四鉴》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尽管如此,《西清四鉴》的价值仍应得到肯定。宋代是中国金石学发展的顶峰,但到了元、明两朝,这一学科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而《西清四鉴》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它的推出对清朝的金石学研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现实意义。《西清四鉴》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书里面有铭文的1179件器物,目前知道下落的有189件,也就是说990件之多的东西都流失了。这些东西现在根本见不到,只能通过《西清四鉴》来了解。
在当下,《西清四鉴》不仅具有学术意义,对于公私收藏也有价值。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器物是不是出自清宫,那你肯定需要这些书进行比对。再或者你对这批文物感兴趣,也可以依靠《西清四鉴》按图索骥。依靠大家的力量,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寻到《西清四鉴》中遗失的清宫藏品,则是我们的厚望。
《西清四鉴》从清朝中晚期开始,就常被用作伪器的“参考书”,它名气大,是皇家所藏,其中又有很多器物遗失了,这给造假者提供了机会。现在也有不少人在这么做。除了私人,还有公家单位也在做。比如博物馆和文物公司,依靠这些手头上的资料仿制一些青铜器作为礼品,当然他们会打上一些防伪标识,但这个很容易被人利用,把标识剔除掉,再重新做旧。这些东西留存于世,对于收藏者是个迷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孙华:
有些“伪器”实为真器
尽管有伪器的存在,《西清四鉴》对于我们搞铜器研究的人来说,仍旧是一本离不开的图录。虽然有时代局限性,但它毕竟以当时相对科学的手段,给我们比较完整地记录了皇家的收藏。
《西清四鉴》中尽管确实有不少伪器,但“伪器”中也有后来被证明实际上是真器的。比如现在首都博物馆(微博)的镇馆之宝班簋。这个器物在《西清四鉴》中有著录,但在班簋出土之前,学术界一度认为《西清古鉴》当中所记录的班簋是件伪器。理由是,班簋的身上有一个变体的寿字纹。我们都知道,明清时候才流行开来的寿字纹,在周朝的时候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1972年,北京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北京市物资回收公司的废铜仓库内发现了一些带有铭文的铜片,当大家将这些通篇聚在一起,重新拼合比对,一座《西清四鉴》中所记载的班簋赫然出现在眼前。而这座真实的班簋身上,并未有《西清四鉴》中班簋身上的寿字纹。所以推断,可能是当时的画师画完了之后,觉得画面有点空,所以就画蛇添足般地加了个寿字纹。
《西清四鉴》的年代,没有照相术,依靠画师来描摹,尽管画师主观上是想要写实的,但这毕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画的跟真实情况一定有差别。所以我想,类似班簋的错误肯定不是孤例,一定还有另外被误会的“伪器”。而真正的“伪器”,则是纯粹做出来牟利骗人的。如果是早期的伪器——比如宋朝的,对我们研究那段特定的历史还有些价值,但如果是清代的伪器,哪怕它曾经在皇宫里待过,价值也是比较低的。
从现实的意义来讲,它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可贵的载体,只有透过它,我们才能去了解许多如今已经消失不见的器物——这点和宋朝时不太一样,《宣和博古图》中著录的青铜器,流传下来的真是没几件了。因为宋之后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入侵。当时的侵略者缺少认识,所以许多青铜器都给毁掉了,有的还被拿去融掉做了其他东西,有一部分做了货币。但到了清代,这个可能性不大了。特别是经过乾嘉时期对金石学的推动,整个社会,无论是学者还是一般平民,对青铜器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特别是入了《西清四鉴》的青铜器,是内库所藏的器物,一般不会那么容易被人毁掉。
上海博物馆青铜部主任周亚:
藏家不用看《西清四鉴》
为何《西清四鉴》中伪器的比例比较高?首先,编纂这套书的18位编纂官,多数是当朝宰辅。他们可能学识不错,但文物知识不一定好。当时又不像现在有“科学考古”的方法,也没有很多考古资料可以参考。他们只能靠之前的书进行比对,鉴于功力有限,出差错是很正常的。甚至有可能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辨伪的工作。《西清四鉴》是乾隆帝对宫里所收藏的青铜器的著录,也就是说,这些青铜器,无论真伪,通常都是经过乾隆本人或之前的皇帝认可后才收进宫来的,这些做臣子的就算觉得这可能是件伪器恐怕也不会说吧。
坦白说,乾隆本人对青铜器的鉴赏能力也许并不怎么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更多的兴趣可能是在书画上面,所以他对古书画方面的鉴赏力是很高的,当时最好的古书画几乎全被收入宫中,相关的书画名录《石渠宝笈》也因此具有极高的价值。在这一点上,《西清四鉴》是无法和《石渠宝笈》同日而语的。就青铜器而言,许多好东西还真不一定在皇帝那儿。中国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从宋朝以来就有收藏青铜器的传统。清代的时候宫外活跃着一大批卓有成就的青铜器收藏家,比如清朝末年的两江总督端方——现今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西周青铜柉禁,以及柉禁上附列的卣、觚、爵、角、尊等12件青铜酒器就是他的收藏。《西清四鉴》中当然有很多好东西,比如其中著录的铜器,现存上海博物馆的约有七八件,比较重要的有西周晚期的史颂鼎,著录于《西清古鉴》的三卷二十一;另一件是西周早期的鲁侯尊,过去或称之为明公簋、鲁侯簋,著录于《西清古鉴》的十三卷九,这件器形非常独特,是迄今为止青铜器中仅见的一件。这两件青铜器现在都属于我馆的一级品。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宗周钟,被誉为台湾故宫青铜器三宝之一,也是清宫旧藏,《西清古鉴》三十六卷四著录,称之为周宝钟。但是,许多不在《西清古鉴》当中的青铜器也不见得不重要,它可能比《西清四鉴》里所著录的更重要的,《西清四鉴》并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判断青铜器价值的标准。
当然,并不能因此就说《西清四鉴》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在当下来看,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方面。因为它收录当时的青铜器资料非常全、非常多。而有几百件青铜器在乾隆之后就消失了,只有“西清四鉴”中保留了关于它们的铭文资料。所以要研究青铜器的一些铭文资料,《西清四鉴》有很重要的价值。
但对于一般搞收藏的人来说,这本书现实意义不大。如果有收藏家来征询我的意见,我会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你不用看《西清四鉴》。现在那么多印刷精良的青铜器全集,还有各个博物馆的青铜器图录、考古报告等,可以很真实地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你为什么要看画出来的《西清四鉴》呢?它里面许多铜器的图像画得都不准确:比例失调,图像失真。对于搞收藏的人来说,没太大的参考价值。
陕西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懋镕:
按图索骥来造假 行家一眼就看穿
《西清四鉴》将皇宫的青铜藏品做了非常系统的著录,而现在,其中相当一部分都不知所终。这会不会给一些造伪者提供机会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清朝中晚期直至民国,民间确实有人这么做过。但坦白讲,照着《西清四鉴》造伪,那是“造假产业”发展初期的产物。《西清四鉴》中的器物是画师描摹的,反映出来的许多信息都不那么准确。按照《西清四鉴》伪造青铜器,很容易比例失调,露出马脚。
事实上,当代青铜器造假的手段和技术已经高出很多了。许多“高仿”可以做得相当逼真。而聪明的造假者也有了许多新办法。比如搞到一件真器,在真器上翻模子,做出跟真器几乎一样的伪器卖出去,这是很难辨别的;或者做出一个不同的器形,但是铭文借用真器的铭文。这样做非常有迷惑性,因为今人很难把铭文做得跟真器一样形式自然,并且富有内涵。
尽管现在作伪的技术越来越高,但我们鉴别的能力和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比如前一阵子我们看到一批铜器,大家对其真伪也有不同意见,后来我们就给铜锈做个理化分析,发现它和铜器的胎质是对应的,这就能说明这批铜器不假。所以说,在众多新仪器、新技术的帮助下,如今我们的辨伪水平,跟清代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可以有众多的仿器、伪器混入宫内,但今天,大多数的仿器、伪器都是可以被辨识出来的。
《西清四鉴》的意义当然要肯定,但它有历史局限性。对于现在的藏家,甚至是造假者来说,《西清四鉴》都有点过时了。
《西清四鉴》中著录的许多器物,就算它们现在仍旧存世,但如果想通过《西清四鉴》来复原皇室收藏,这个难度也非常大。可以说,就算今天有个《西清四鉴》中的器物摆在我们眼前,我们都很难将它和《西清四鉴》对应。因为《西清四鉴》中所著录的青铜器的图案,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器物的真实风貌。而如果你想证明某件器物出自《西清四鉴》,你必须得拿出充分的证据——这个难度很大。
丁孟支招——
对于收藏来说,简单地按图索骥是不行的。现在市面上的书很乱,有一些藏家为了宣传,不管真假混在一起也出本书,你要按那个找,只能买到假的。甚至《西清四鉴》都不能算是一个对的标准,因为我们知道这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器物是有问题的。
辨伪,代表的是严谨的考据,“功夫在图外”。我们现在的铸造工艺,我们现代人的审美,和古人是完全不同的,古人在铸造青铜器的时候,是非常虔诚的,青铜器对于他们来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统治理念的标志物,里面甚至还融入了思想哲学方面的寓意,今人,特别是现在仿制的人的学术水平,是很难达到的。只要我们了解了青铜器的内涵,了解真实的青铜器的面貌,对于辨别青铜器的真伪,应该说还是有据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