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谈论到紫砂传统,到底何为紫砂传统?
近段时间,脑子里会常常出现这样一个词:紫砂的本体语言。开始是模糊的,后来似乎越来越清晰。它的出现,可能同我平时的创作倾向、思考有关。所谓传统,我想一定程度上是指紫砂的本体语言及其扩展。
从艺多年,重诗文书画及现代陶艺。因从业之故,对国内外陶艺一直较为关心。看多了,便有了一些梳理和想法,觉得国内外、各产区各有特点。国内各产区都有自身的传承,材质不同的,差异就大些;材质相近的、相同的,差异就小些。国外陶艺,除了一部分日用器皿形制及其延伸,题材有某种传承借鉴外(在烧成、原料处理、制作手法等方面保留、发展了一些现代陶艺所需要素),比重较大的是偏重于观念形态思维的陶质作品,它们同现代艺术、前卫艺术有更多的联系及相近类似之处,渲泄的是当代社会状态中的某些思潮与个人情绪,一种张扬个性的过程或结果,或是在探讨陶瓷材质某种潜在的可能性和不同状态。它们没有什么程式,不受制约。由于现代媒体交流的便捷,在创作上的交互影响比较明显,虽具体的形制有异,但大的观念、思路、审美是相近的,它们构建的是一种新的语言,也就是现在人们普遍认知的“现代陶艺”那种方式。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心仪于那种创作状态,作了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借鉴、试探性地创作了一些作品。将“形式”看得很重,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一些传统因素。
随着对紫砂学习研究的深入,对传统的理解和积累,后来我感到这种想法并不完善,甚至有些偏颇,觉得紫砂确有许多优秀的东西要保留、继承。虽然每个时代的大部分从业者是拿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但确有一些业内精英、文化人探索、发现、总结并升华了它,使它成为一种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从技术到审美诸多方面。有些东西是不能割裂的,譬如传统,这是紫砂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延续、发展的需要。你可以做各种尝试,但紫砂现代陶艺创作不一定要成为无本之源,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关键不在于题材是否实用,手法是否传统,而在于创作审美是否有现代性、创造性和个性。人们完全可用传统题材、手法来表达现代理念和情感。
紫砂艺术门类的形成,是一个顺序渐进和逐步完善并不断发展的过程,符合自身规律和发挥了自身优势。它的造型是从日用陶器的壶、罐等渐变分离独立出来的,从早期有紫砂器雏形痕迹的残片、局部如嘴、钮、盖等可明显感觉到,随着社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尤其是茶的制泡饮用方式变化而导致了壶——紫砂主要门类产品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紫砂原料也逐步从其它日用陶瓷中分离出来。在长期实践中人们逐渐锁定和选取适宜于它的原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和配制。造型、制作、实用多方面的考量总结使之脱开于原来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坛坛罐罐的形象。不施釉及使用性,迫使其表面进行特别处理,因而泥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原料的选取也定格于一定的范围,形成某种惯例。泥性、功能、制作诸般要求综合体现的过程也就是本体语言的形成过程,不要忽视了这个过程,它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它在国内外、圈内外的地位形象也是由此确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探索实践,境界提升,要求提高,专业性愈来愈强。紫砂本体语言的形成,经历了不断探索、吸收、积累,有扬弃、有总结,不是一成不变的,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取舍。一些新东西可能因自身的优势而逐步转化为本体语言,也可能被淘汰。重要的是看这种优势是不是其它材料所不具备或不易具备和适宜自身。
从供春、时大彬至陈鸣远,紫砂的基本语言已经成型。传统分类为花货、光货、方货、筋瓤货等,实际上也可分为自然形态和几何形态两大类(其中包括一些抽象的自然形态如供春壶等)。数百年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改变、扩容、锤炼,到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人,紫砂已定格于一定的语言方式,传统已积累得非常丰厚。几何形态的作品自不必说,即便仿真作品,虽然它是以写实为主旨,但还是要用紫砂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转换处理,包括雕塑及其它类型一些产品,一枝一叶犹如戏剧的一招一式,形成程式化,以保持自己的“味”。如玉器感、局部连接的触摸和谐、敦厚朴实、中庸的东方文化底蕴等,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本体语言。感觉明显独特,区别于其它陶瓷。
紫砂本体语言形成源于自身条件:
一、材质因素。这是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紫砂泥的可塑性好,形制如意,再复杂的东西皆可做,经过反复制作和特有处理可产生其它陶瓷所没有的视觉和触觉效果。由于它的可塑性和镶接成型方法,多年来又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工具及制作语言的定格,而且这些工具及制作模式在表现泥性上是行之有效的。
二、实用因素。紫砂的主要品种壶类,是人们日常所需的日用品,因而使用功能非常讲究,设计制作中必定要考虑其实用性,必须符合人们的习惯审美需要,且存在一定的限制。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惯例。
三、借鉴因素。紫砂是逐步从日用陶瓷中分门立派出来的,它借鉴了其它工艺美术的一些形式和手法,如古陶器、青铜器、瓷器的一些造型及玉器、红木器的一些处理手法,吸收了它们的一些长处,故它们之间有些审美联系,如玉式气、浑朴、圆润、简炼等。
四、传承因素。历史上的紫砂多为作坊形式手工艺,因而一般为父传子、师传徒,除少量的文人参与和文人交往,大部分文化层次受限,相传的只是一套相同的基本手法和理念,故制作方式形成一定规律,并逐步完善,越积越厚。
五、创作因素。基于以上多种因素,历史上紫砂创作虽时有创新,但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相对重复和类似的状态,同样品种多个时代都做,后人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也正是此原因,历史上产生了一批几近完美的经典作品,许多人的重复和修正,语言特征愈来愈明显。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文化背景、地方历史、风俗习惯等。
在有老庄传统、谈禅讲佛、饮茶风尚的国度,加之地处人文荟萃的江南鱼米之乡,形成紫砂这种平和淡泊,“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君子雅风是有其渊源的。紫砂特殊细腻的镶接成型手法,约定俗成的创作审美及程式化方式,造型的丰富多样,工具恰到妙处的使用及材质肌理的充分表达,耐看耐玩值得亲近的品格,无不谙合着东方文化底蕴,两者互为呼应,和谐统一,诚可谓相得益彰。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什么样的艺术,紫砂本体语言的外延,同它是相吻合的。它既秉承了陶瓷的一些共性,又树立起鲜明的个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著称于世,成为它的优势和立身之本。
前几年我曾看过一些地方陈列的紫砂作品,就某些造型和局部的丰富性来讲,很有一些想法和亮点。但由于制作方式和形体转换过程中本体语言的减弱和忽略,设计、制作、工具使用方式的“犯规”,导致了作品形成后的“异味”感。紫砂特点减弱了,味乏醇厚,意滞浅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价值。
介入紫砂时,应如何对待本体语言、关注当代紫砂的创作方式,是个有意义的问题。
紫砂是一般人不易介入的艺术,因为它特定的制作性使一般人难以深入。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体会、磨炼,很难把握其内在的东西。可能这一点也影响限制了一些人的探索。而它恰是其价值要素,仅停留在表面状态不够。创作可以扬长避短,但并非意味着忽视本质的东西,不排斥用紫砂去探索一些其它方式、感觉、形态的审美,但这些审美用其它材料也能容易传达,何必定要用紫砂?紫砂应尽量去展示和发掘自身独特的美,这样是否会更有意义?
其次,应重视紫砂创作的当代性和文化性。一个艺术门类的文化涵量对于它的定位和存在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上的紫砂作品就是因为文人雅士的深度介入,将人文学养融纳其中而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形成了高品位和多方面的价值。当代紫砂的发展同大量文化人士的参与亦有很大关系,紫砂同其它陶瓷的区别也在这里。在当今社会文化层次越来越提高,文化面向越来越普及,文化氛围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中,紫砂的文化涵量、艺术品性和时代特征就显得更为重要。不仅是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也是巩固紫砂自身艺术地位和价值及发展的需要。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紫砂产业的整合和创作研究,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自身形象,使之充满生机,求得良性发展。
再次,重视创新和艺术性,提倡个性,重视作者文化修养、艺术造诣、专业素质的积累和提高。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创新,同时要有艺术性,要增加艺术涵量,拉开与普通产品的距离,还要有个性及个人风格,即作者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它们是形成作品价值最关键的因素,这也是人们对艺术品的共识。紫砂本体语言的形成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积累的过程。历史上每一位大家都是伴随着自身创新和个性风格的形成而出现的。当然,紫砂的情况有一些特殊,历史上曾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作品多少代人都在做,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偏好去作修正、改进,一些几近完美的历史经典作品就是这样形成的。紫砂作为一种产业重复性强,以至于名家的重复作品亦很多。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和供求状态,也是某些紫砂作品在价格和价值关系上让人存有疑虑的地方,随着现代社会知识产权及文化艺术品位要求的发展将会逐步改变。没有那一种产业和文化的生存不需要发展和创新,我们从国内其它一些工艺美术行业的衰落可看到这一点。创新、艺术性、不重复和少重复在今后的紫砂创作中会越来越被重视,随着社会审美需求的变化甚至会成为一个欣赏要求,尤其是高层次的作品。物以稀为贵,好与少才贵,这是价值规律,是艺术品和一般产品的分野,也是实现、保持作品高价值的必要条件。人们在探讨作品的价值时,除了造型、泥料、制作技艺、名人效应外会越来越重视这些方面,这也是产业生存的需要,并可能成为紫砂获得整体发展的要素和动力。
另外,还应重视和加强对紫砂理论的研究,它是紫砂的薄弱环节。历史上有些专著,量不是很大,史料方面的居多,现在一些围绕这方面的研究相互引证重叠较多。纯理性方面的研究近几年虽已有些端倪,但显然很不够,更不成体系,给人力不从心,未能深入到位的感觉。理论研究的关键在于揭示紫砂陶艺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审美内涵,它的文化背景及同其它艺术的关联和区别,它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势态及潜在的可能性等等,而不是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作工作总结。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理论和相当的专业素养及敏锐的洞察能力,能触摸到事物的关键,反映出紫砂的实质,作出理性剖析,给从业者及欣赏者以启迪.
从整个历史来看,当前可说是紫砂最为繁盛、最具活力的时期,我曾在《漫话紫砂》(发表于《中国陶艺》创刊号)一文中提到过:产量最大,品种最丰富,从业者最多,创新最具活力,文化层次最高,推广活动最为广泛。从深层次的创作探索看,已获得某种突破并形成了新的作品类型和风格。该引起注意的是,在创作过程中,既不能急功近利忽视对本体语言的研究和必要的继承,尤其是紫砂独特的韵味,至少要能把握理解,正由于先辈们对传统的重视和继承紫砂才能如此丰厚并发展到今天这种盛况,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它将在紫砂今后的发展中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关系到紫砂独立形象和自身价值的问题。同时又不能将紫砂传统仅仅局限于一些具体的制作方式和手法,封闭自己。要吸引新思想、新理念,丰富创作内涵和审美,要放到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思考,敢于突破旧框框和传统的局限,探求个人风格,发展它,为它扩容。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处理得好会相互增色,通过本体语言的扩展来获得整个紫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