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市场因素的干扰,艺术又长久地被作为一种“专”业,使得对当代艺术家作品的评判显得异常艰难,这是当代美术展览活动出现矛盾的根源。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南京养墨堂在近两三年的时间中,作为一家非官方的个体艺术机构,有计划地推出了一系列相对具有学术考量和长远眼光的中国画展览活动,如“数风流人物”系列展览、“一统江山——中国山水画邀请展”等逐渐引人注目。这一系列活动的核心,是提出了“以画说画”的、具有专业底气的口号。由于具有专业方面的鲜明态度和规划,因此具有鲜明的看点。
“数风流人物”、“一统江山”等活动,都提出了一个宏大的题目。“宏大壮美”在中国画美学上,是一个曾经处于辉煌的中心,而不断被边缘化了的美学取向。在唐五代以来山水画确立之后,五代两宋中国山水画高峰时期,山水画,多作险峻峰峦、云中山顶、高岭飞泉,常常是“四面峻厚、三远皆备”的典型,楼阁界划则归整精工。整体上体现出气象雄伟的美学追求,一种雄厚之极、崇高整饬的庙堂之气。后来,由于文人画艺术趣味的影响,伴随着“墨戏”等“非画之本法”图式的流行,至明中期至清代以后的山水画中,逐渐以“宁静”、“幽雅”、“隐逸”、“曲折”等美学特征为主。山水画的取景由“全景山水”更多地转向“边角之景”、“一水两岸”。美学追求上从壮阔宏大,发展到风流优雅。
优美与壮美作为两个基本的美学范畴,理应是齐头并进、和谐共生,这才是理想、和谐的艺术生态。而在明清以来至当代,“隐逸”、“优美”居于中,“崇高”、“辉煌”渐趋边缘。在这种“辉煌”已经变得相对弱势,“一统江山”的提出,对中国画美学的当代认识和丰富,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次,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来看,一个美术展览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艺术主张,主题鲜明,并且条理清晰,通过“展示什么”,告诉人们张扬什么、鼓励什么。这是一种“原始”的办法,但往往行之有效。养墨堂所策划实施的一系列展览,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他们的计划中,按照中国画科的专业分科,选取当代风格不同的实力派中国画家,逐年举办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展示,为主要方向。现已经通过“数风流人物——2170、2160、2150系列画展”、“一统江山——中国山水画邀请展”,展现了这一思路。
在主题的策划上,这一系列展览力图相对全面展示当代中国画各领域当中,中坚创作力量的艺术探索。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上眼光宽广,参展画家大多具有一定阅历和艺术洞察力,有的已具有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在组织者的理念中,“数风流人物”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中国人物画的展览;二是指参展画家皆是当今画坛的人物。系列展览囊括了当代人物画领域内中青年画家如田黎明、何家英、张立柱、周京新、徐乐乐、尉晓榕,到刘西洁、邢庆仁、何士扬、张正民、李桐、张见等“人物”。 2170、2160、2150等则表明,参展画家皆活跃于21世纪的中国画坛,而分别出生于上世纪70、60、50年代。“一统江山——中国山水画邀请展”中,崔振宽、朱道平、张志民、林容生、陈平、卢禹舜等国内20位在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推出,在他们未来的计划中,还将推出中国花鸟画大展,展示当代花鸟发展的面貌。这样一系列展览,对于当代中国画面貌,是一个难得的梳理过程。当然,在艺术家的选择方面也可能会引起不同意见,但这样的展示对于观众相对全面地了解当代中国画界的创作现状,无疑是有益的。
作为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和艺术品推广的一种手段,美术展览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中,处于一个蓬勃,甚至是大跃进式的发展过程之中。在中国东部沿海一些发达的城市,几乎是每天都有各色各样的美术展览开幕,这种繁荣的景象是当代美术的一个特色。但是,我们同时又看到,一些美术展事活动目标却远未清晰。尤其是非官方艺术机构操作的,以当代艺术家作品为对象的展览活动,相当一部分因为缺少“艺术”的思考或历史的眼光,而变得缺乏“意义”,甚至变成一场促销会。美术展事活动的繁荣和危机(美术展览举行的繁荣和美术展览意义的危机)之间的这一矛盾,显现出美术界少数人长远眼光或学术追求的减少,也揭示出普通观众和美术圈之间由来已久的隔阂状态。养墨堂所策划的展览,以一种具有“编年史”意识的纵横连贯梳理展示,更容易让观众认识和把握。在中国绘画的传统中,以时间为纲,以群体艺术家为“目”的叙述方式是传统久远而深入人心。就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而言,培养更多人对于“美术”的兴趣,比说教来得重要,这对中国画的推广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