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历:
崔立忠,现任教于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968年出生于长春市,
1983—1986年,在长春市艺术中学学习
1986—1990年,在吉林艺术学院雕塑系学习
1990—1999年,在大连创立华仪雕塑工作室
2000—2009年,在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从事雕塑和立体构成教学工作
2004—2007年,由教育部考核、遴选,进入莫斯科苏理科夫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入俄罗斯著名雕塑家别列雅斯拉维茨工作室攻读硕士学位。
2009年,作品《雨,2008》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雕塑展
浮雕作品《2008的记忆》入选2009年全国壁画大展
建国60周年大连优秀作品展。
2008年,个人设计的浮雕式中国象棋或国家专利
2008年,作品入选中国雕塑年鉴
2007年,作品入选深圳“印象 中国”雕塑展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崔老师,您好!请您简要介绍下您的学艺经历,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雕塑作为自己追求的艺术形式?
崔立忠:我1983年就读于长春市艺术中学,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所学校对专业课的要求非常严格,这为我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1986年我考入吉林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工作多年后调入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事雕塑教学。2004年,经由国家教育部的考核遴选,我进入俄罗斯莫斯科苏理科夫美术学院雕塑系攻读硕士学位,2007年回国继续任教。
至于说为什么会选择雕塑作为自己追求的艺术形式,因为雕塑的真实感、体量感、空间感,严肃性和公共性,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这种艺术形式能直接的让大众感受到艺术的存在。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它能引领大众的审美意识,启迪人们感受光荣和正义的价值(尽管现代人已不太追求这些,但实际上这些还是不可或缺的)。还有就是雕塑事业的发展能够提高我们的精工造物的水准,也或多或少的促进了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因此,雕塑是我的追求,更是我不可改变的追求。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从一个人平时的喜好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思想及思考方式。您平时比较喜欢的书籍有哪些?
崔立忠:我很喜欢看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倒并不是为追其究竟,而是先人生活的时空给了我丰富的遐想,这样的遐想是一种享受。再有就是喜欢英国诗人霍思曼的诗集《西罗普郡少年》——一本写的很美很有人文见解的诗集。我几乎走到哪都要带着它。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俄罗斯留学期间,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留学俄罗斯的经历对您回国后的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崔立忠:在俄学习期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系统地学习了欧州的传统雕塑教学理念,显然我们以前学习苏联的教学只学了个皮毛,以至于人们一提苏联的东西就不屑一顾,其实他们重视的并不是所谓的基本功,而是创作。在他们的教学体系当中创作是至高无上的,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我们国内的艺术学生的创作显得毫无章法(在这里我要声明我并不反对现代创作理念,反而很喜欢)。但我要说的是越现代抽象的作品就越是应该反复推敲。多画多做草稿,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可看性。如果没有可看性,观众一见到你的作品就皱眉头,你就是再有理念,人们也不愿多看一眼,那你做了半天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雕塑还是应该具有一定的可看性和耐看性。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您讲的很好,您认为,在您作品中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崔立忠:在我的作品当中,我认为可取之处在于自然的流露,其实我在做每件作品时都没想很多。什么事情感动我,我就做什么。比方说《渔归》这件作品吧,在异国他乡,我的脑海里总是想着我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希望有所收获,虽然家庭的担子重了点儿,但充满希望,目视前方。这可能也是我在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吧?另外也是由于在学习期间我们每天都要做一个创作,也没时间想,因为第二天教授要针对我们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您的作品如《15—25岁,男》、《15—25岁,女》及《时光飞逝》中,从对象的动作及表现内容上看,是否可以理解这是您对青春的追忆,对时光飞逝的怀念与感叹?
崔立忠:你说的非常对,人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冷静地看待自己的,我也是想通过我的作品试图挽回一点点我大把浪费掉的时光。同时我也是想用系列的形态来表现男人和女人从0-100岁不同阶段印象,就像我的作品《15—25岁,男》、《15—25岁,女》一样,女孩在这一时期总是想追回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男孩也同样如此,这是那一时期的主题。心态失横更是我们那个时期共同的感受。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这三件作品在视觉上产生的第一印象是不稳定的动态,这种不平衡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但您处理得比较好。这三件作品表现对象的动作有相似之处,在追寻,在捕捉……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他们也在寻找您所说的当下的现代雕塑作品中缺少的东西?您不仅自己在思索,也希望借助作品促使观者也来进行思考。
崔立忠:是的,我在上面说过作品要有一定的可看性,其实就作品而言:一要满足观众视觉需求;二要满足观众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现代的雕塑作品倒不一定过于强调其具有内涵和文学性,但心理上的给观众的平衡是有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是每个艺术家都应考虑的问题。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您在大学里主要教授什么课程?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有没有刻意带领学生去找寻这种缺失的东西?
崔立忠:我在学校里教的是泥塑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雕塑是一个讲求功夫的专业,在课堂上我还是重点强调技术,而在课下我则会刻意多传授一些理念和内涵上的东西。因为如果放任他们进行自由的创作,实际上是害他们。没有约束的创作是没有力度的。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我们从作品照片中感觉到,您更侧重表现对象的块面,而不是拘泥于细节的刻画,这种表达使我们更自然地从整体而非局部的视角观察作品。请您解释下这种处理方法?
崔立忠:哈,这可能是误会,因为我有很多作品都是创作草稿,是为今后放大做准备的,另外“细”不等于面面俱到,这是一个关于“细”的理解和讨论,有机会我会多谈的。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农妇》、《收割》等作品表现的是农民劳作的场面。这种题材在近几年被关注的不多,而且如此温情的作品更是少有人尝试,像米勒的油画,给人一种宁静、朴实的感觉。您最初创作这类题材时是怎么考虑的?
崔立忠:其实这都是一种教学训练,至于说什么题材并不重要,不了解俄罗斯艺术的人一定会说俄罗斯还在做一些过时的东西,实际上这是功夫的训练,就像学英语要从ABC开始一样。我的那些作品都是课堂习作,最多也就是一两个小时就应该完成的。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请您谈下对目前整个雕塑艺术品市场的现状是如何看待的?
崔立忠:关于雕塑艺术品市场,我个人认为是有问题的,人们的价值趋向是有问题的,有点像过去北京的玩主们的价值取向,喜欢稀奇古怪,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喜欢坛坛罐罐,人们认可出几百万买回一件所谓的什么什么窑的瓷瓶,也不愿拿几千块钱买一件带有人文色彩的雕塑作品。收藏群体还是玩主的层次。这对建立中华文明是没有好处的。不怪毛主席要发动“文化革命”,在这一点上是有他的进步意义的,只是下面的人给异化了而已。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您近期有没有其他创作计划?
崔立忠:我从莫斯科经西伯利亚铁路带回一百多件我创作的草稿。我近期的任务就是挑选成熟的依次放大。工作量可想而知。
雕塑中国记者(www.dszg.com):谢谢您!祝您的这项工作早日完成,祝展览圆满成功!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