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和,中国青铜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研究方向:杂项。著作:《金铜小佛像》等。
记者:佛像断代和鉴定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是些什么?
黄春和:佛像的断代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主要还是看造像的风格,每一个时代佛像的风格不一样。所谓风格应该说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它涉及到一些整体的审美和局部的技术特点。比如说审美,每个时代的面向不一样,胖瘦不一样,南北朝的造像一般比较轻盈飘逸,隋唐的佛像丰满端庄,以后辽宋的造像就比较写实,朴实自然,等等,这是总体的风格趋势。而佛像时代的鉴定,主要就是从风格入手。从鉴定学的角度,一些细部的特征,比如力度、线条,南北朝、唐代的线条,就像我们欣赏书法一样,它的线条可能显得深厚一些、有力量一些,明清的线条可能就显得绵软一些,这是细部特征。
实际上佛像鉴定最难的是真伪,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一件东西真伪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因为真伪直接和文物的价值挂钩,这个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也有经济价值。很多做考古的人,也做佛像艺术研究,应该说他们从事这个工作一辈子,但是不一定能够看懂佛像的真伪。因为他们接触的东西都是真的,从来都没有从鉴别真伪的角度琢磨这个问题,也没有走到市场这一领域来,所以主要还是研究,通过研究来考证过去的文化面貌、风格等,从事物的角度来发掘更多的历史信息。而其他的没有佛像基础的人们,知识面和见识面就会更窄一些,所以鉴定起来就更难了。
记者:目前有关佛像鉴定中运用的现代科技手段占有多大的比例,这对佛像鉴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黄春和:国家博物馆有一个检测合金的技术,有一些东西可以用科技手段来进行检测。
我曾经跟别人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凭经验可以说好象不太符合科学,因为有一些东西只能心领神会,像一个人喝酒一样,凉热只有自己知道。有一些是经验的东西,经验这东西有时是超出科学的框架,这些东西没有固定的推理,没有固定的分析,没有可以拿捏的步骤。说起来有些人不相信,鉴定在某些角度是没有公式、定理的,我们也没有办法解释,有时候就是凭借经验,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眼力;除了经验,还要有一些悟性。
悟性其实很玄,说起来可能更加形而上。我在跟别人的接触当中经常谈到。其实悟性就是一种驾驭能力,就是直觉。悟性需要知识的基础,经验的基础,最后就直接体现在直觉上了,佛教里面讲的直觉,其实这就是一种悟性,就是我们跟器物接触的一瞬间,没有经过任何思考而产生的判断,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悟性。对于鉴定来说,我很强调悟性,很多学鉴定的人,他学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他接触的东西和研究的高度、深度都是一般人很难比的,但是在看东西上还是经常容易犯错误,就是他的悟性还不够。
记者:近几年来规范中国文物市场呼声也很高,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针对规范专家鉴定。现在专家出具鉴定证明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就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导致我们买到假的东西也很难追责。
黄春和:其实这个问题要说起来,确实规范有难度。现在文物收藏牵扯的面太大,不仅仅是做文物工作的人涉及到鉴定,圈子之外的人也同样涉足到鉴定。鉴定不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东西,这涉及到整个社会面,怎么样拿出一个更加有效的办法来控制鉴定者、鉴定专家,这是很重要的。
这种规范不能用一个完全统一的尺度,但是可以用一个相对宽泛、但可以达到的目的方式。现在的鉴定可以说基本上是混乱的状态,只要在工商注册了,监管部门稍微有一点关系得就都可以开鉴定公司,文物系统完全市场化了,没有统管起来。在我来看,这个问题其实上可以首先从鉴定人的鉴定资质来着手,最起码对他的职称、学识要设一个门槛,要正本清源。我们可以将全国文物系统工作者的资质、职称和成果公布出来,最起码让社会去监督。
记者:不可移动的佛像和可以动佛像的保护各自需要侧重的是什么?
黄春和:不管是可移动的佛像还是不可移动的佛像,其实我们讲究还是要分材质。材质最多见的就是铜造像、石雕造像、木雕造像、泥塑造像,这些东西保护起来,主要还是根据材质的损坏特点来进行保护的。石雕造像防止风化;铜造像主要是防止生锈;木头造像怕潮湿、腐朽和虫蛀,等等,主要还是依据它们材质的损坏规律来分别对待的。
记者:影响佛像收藏价值的因素都是什么?当今热衷收藏佛造像的藏家,更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真正把握佛造像的价值所在?
黄春和:很多藏家都很喜欢佛像收藏,包括过去喜欢艺术品收藏的人,很多人也都涉足过佛像的收藏。其实佛像应该说已经独立出来了,成为市场上一个比较有影响的门类,所以在市场上、在拍卖会上可以看到佛像作为一个单独的门类,每年几乎都有专场,最多的时候大概在2007年达到了8个专场,市场表现得非常的突出。
人们对佛像感兴趣,很多人以为是从信仰的层面出发的,而实际上理由是多方面的,信仰只是其中很少的一个层面;在我看来,信仰是一个基础,很多人看待它更觉得少一个吉祥之物,是向善的表现;而收藏佛像更多的层面还是从本身的艺术价值来考虑的,因为只有这些价值才能跟经济价值挂钩。
佛像艺术实际上也就是雕塑艺术。佛像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品,它体现的首先是一件雕塑品,它雕塑出来的东西体现的是一个精神的风貌,一个人物的风貌,人们看着他,从它身上看到的东西相比较一件普通的古董来说,要更多一些。很多年前我跟一位老先生交流过,他就非常喜欢佛教,他说佛像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它摆在你面前可以同你交流,跟活的一样,其它的东西就是一个摆件,没有生的气象,而佛教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来自古代的人面对面跟你交流,所以它能够反映古代的信息更多一些。
记者:你觉得现在的佛像藏家,对佛像真正的价值领会是什么情况?
黄春和: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大问题,相对而言真正的藏家里面,现在很多人也谈到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也不能说要求藏家有太高的精神境界,我主张两方面兼顾,一个是收藏,一个是投资,两者都要兼顾到。
收藏,更多的应该有一个精神的东西在里面,收藏还是要会欣赏它,学习它。而投资这一块首先应该说不必避讳,藏家收藏一件佛像很多也是通过购买的渠道,因此首先也要考虑到这件佛像价值的比较,这也是应该的。
关键很多人在这一块做的不是很好。如今市场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很多藏家表面来看是在收藏,但是他基本上也不太关心藏品,买完佛像就放在那里做长远投资,可能三年五载都不会拿出来。所以他表面上看是一个藏家,但是他不去欣赏,也不怎么学习它,就放在那不动;还有一部分藏家,他们太注重市场的炒作,根本没有从欣赏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好好的学好,这些人一旦涉足市场以后,就很容易形成文物市场贩子一样的行为。
市场行为都是一个变换的过程,它不代表恒定的价值,市场价格的表现也不是文物的真正表现。很多人总是被市场的表面现象迷惑,老跟着市场跑,跟着市场买,跟着市场卖,这是不对的。我们首先应该从自己做起,你自己首先要把自己武装起来,要打一个学习的基础,要建立基本的认识,这样一来收藏也好,经营也好,对文物市场也会起到良性发展的作用。
记者:相比较当代艺术的创作,当代佛造像在艺术、宗教以及收藏价值上,同过去的佛像还有没有时代的关联?
黄春和:应该说从总体上来讲,当代的佛造像还是在继承过去、模仿过去。主要是模仿明清时代的佛造像,应该说没有太多的创造和发挥。可能后人才能发现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格,但至少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我们当代的风格。这些年慢慢形成的为寺庙雕像的一些固定工匠,首先从雕塑家的素质来讲,跟古代的工匠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现代的额工匠基本上是按照佛教里的经典去做,首先要遵从寺庙主人的意志,因此加入工匠个人思想和艺术的成分还是比较少的。过去做像,首先他是很虔诚的,也非常用心,而经济价值则是放在第二位的;但现在做像,首先是为了完成任务,一个雕像赚多少钱,制作目的不一样。过去做像是要表达一个心愿,施主的心愿,雕塑者也在奉献一种心愿;我们现在造像都是为金钱而造像,所以造出来的东西再漂亮不过是工艺漂亮,还是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东西,没有在一个宗教的理念下制作。
记者:在您所鉴定过的佛像里,有没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呢?遇到这种情况您是怎样对待的?
黄春和:我想从我的角度来讲,现在高科技的手段花了很多功夫做出来的东西,确实能够做到以假乱真,现在可以做到,但是里面缺一些韵味,这个韵味就是有历史的东西,他可以做的很像,也确实能做到95%以上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我们只能说是模棱两可。
但是,一件文物在历史的过程当中,经过很多人的观摩,手摸,发生在它身上的经历就会赋予它一种历史的痕迹。我们现在的仿制品虽说很多可以做得以假乱真,但是还是会有蛛丝马迹留下来,这些就是历史赋予它的。
对于这些高仿品,实际上可能它也具有了相当高的艺术工艺和价值,但是我们要做的还是想把古代和现代区分开来,因为这里面直接牵扯的就是,市场价值。而制假者仿制文物的初衷还是想要从市场的角度混淆新旧,卖出历史的价钱。
模棱两可的情况可能都会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有可能是真的,我们不能一下子做出一个决断,但是这个东西也不能完全枪毙掉,我们可以将它归到模棱两可里面,继续来确定它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