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回顾
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带动了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拍卖行业也不例外。1986年11月,国内第一家拍卖行在广州宣告成立,1992年10月3日,全国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在深圳举行,敲响了中国本土艺术品拍卖第一槌。自此,全国各地拍卖机构纷纷出现,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各类拍卖行800多家,有拍卖艺术品业务的近200家,举办过大中型艺术品拍卖会的有30多家。1995年全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逾5亿,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中国艺术品在大陆的拍卖市场还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这与我国国民收入状况、现行文物出口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二、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的两种类
1.专业拍卖机构:
主营业务以艺术品拍卖为主的拍卖机构,一般在本身机构命名上亦十分明显。如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深圳市艺术品拍卖行、南京艺术品拍卖公司、广州市艺术品拍卖行等。
2.综合性拍卖机构:
主营业务是以各类物资(动产、不动产)为主要拍卖标的,艺术品是其中一项,在其业务构成中,艺术品的交易量相对较少。目前各省市政府下属的公物拍卖机构多在此类。
专业艺术品拍卖机构优势是:一般是隶属于各级文化、文物部门,专业力量雄厚,艺术品货源相对充足;劣势则是经营种类单一,文化艺术品市场弹性大,经济效益起伏较大。
非专业艺术品拍卖机构优势是拍卖标的选择范围大,且艺术品拍卖在树立企业形象、维护和扩大客户阵容上有其他拍卖物不可代替的作用;劣势是专业力量薄弱、货源不足及短期行为明显。
主管文化艺术品市场的行政部门,应严格按审批制度执行,重点扶持专业实力较强的艺术品拍卖行,对非专业拍卖行要适当控制和有效监管。对个别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已有经验、运作规范的综合性拍卖行可适当放宽,以保障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三大区域
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目前形成了三大区域,一是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艺术市场;二是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华东艺术市场;三是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艺术市场。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艺术品市场有着漫长的历史,特别是清中期之后,厂甸云集,古玩商辈出,文化底子厚,艺术品资源丰富,收藏爱好者普及。北京的“翰海”、“嘉德”在人员素质、企业管理、艺术资源、市场竞争等各方优势及实力都比较突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信息中心,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为后援,江南文化源远流长,形成重要的派系,艺术收藏素有“半壁江山”之称,上海“朵云轩”有较长的经营历史、客户积累和后援支持。加之现今上海经济发展形势如日中天,必将大大推动其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裕的经济条件构成了其艺术品市场的坚实基础。南京、杭州两地的艺术品市场基础也非常稳固。
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南方区域,广州是岭南文化的聚集地,历史比较浓厚,深圳的文化虽然底子薄,然特区经济发展较早,实力雄厚,移民城市吸引荟萃了国内外各种精粹文化的组合,形成自己特殊的移民文化市场,起步虽晚,但机制灵活,发展快。加之近邻港、台、澳、东南亚,国际文化、经济窗口,内引外联,有得天独厚之优势。深圳市动产拍卖行、深圳市艺术品拍卖行都是我国最早从事艺术品拍卖的拍卖机构之一,在当前艺术品收藏家处于青黄不接之时,深圳市艺术品拍卖行等众多文化机构竭尽心力培育市场,出现了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品位高雅的新一代收藏家群体。
浏览三大区域,各具优势。文化底子厚区域,传统观念影响大,对于创新拓展不利;而新兴城市,起步快,文化底子薄,发展进程有断续现象;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应以相互联盟协作经营为佳,互取优势,共同发展;内陆要多接受沿海开放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观念,利用其信息、资金的优势为我所用,新兴城市要多引进内陆的文化艺术品,丰富、填补自己的不足。文化艺术品拍卖可联合进行,可巡回预展、拍卖,形成合力后,对今后早日走向国际化、规范化,形成集约经营的全国艺术品市场,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现行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的不足
1.操作不够规范,仍有短期行为现象,对艺术家作品及艺术市场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有些拍卖机构别有用心,设“套”拉“拖”,竭泽而渔,打击市场和客户信心。部分拍卖行内部仍有不良炒画现象,一些欠缺档次的作者急功近利,故意哄台拍品,扰乱艺术市场,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时有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现象发生。
2.仍有少数伪作出现,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水准不够,对艺术品真伪鉴定能力尚有欠缺。
防伪措施:“一要艺术品需要来自合法渠道;二应对著作权人姓名、地址、制作时间、作品价格作实事求是的说明;三经营名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需标有国家或省级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的印章。”
3.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卖物类比较单一,目前仍以中国字画为主,又以近代名家为最集中,而在西方拍卖中占主要的珠宝、陶瓷、油画市场仍十分狭窄。
4.市场混乱,不够统一规范。
专业与非专业的拍卖行因隶属部门及所有制成分的原因,往往自成体系,缺乏行业统一管理机制,竞争激烈。作品标价缺乏权威性,精品价位、已故名家作品价位、中年画家价位、不同成就画家作品价位等等,要有所区别,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定位。艺术品鉴藏组织要发挥自己的应有职能和实际作用,如深圳艺术品拍卖行发起的关于艺术市场问题的多种研讨会,邀请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物商店、艺术品鉴藏联谊会、深圳画院、艺术沙龙、《证券时报》共同参加,还经常邀请鉴赏家、收藏家等人前来举办讲座,对引导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方向
1.文化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艺术品拍卖机构的审批和监管。有目的、有重点的扶持几家真正有实力、有代表的艺术品专业拍卖机构,使之具有权威性。在三大区域,各重点扶持几家拍卖行,尤其是文物拍卖。
2.提高艺术品拍卖行从业人员素质。要特别重视对艺术品懂行的专业人才的引进。
3.扩大收藏队伍。由艺术品专业收藏家逐步扩大到企业家和企业,以及广大平民百姓参与。拍品卖既要有中高档作品适合大藏家,又要有价格适合于收藏爱好者购藏的好作品。由单一的每年春秋拍卖扩大为各种形式及各种场合的专场拍卖。当前盛行于全国的周末大众拍卖会,“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对活跃艺术品市场贡献良多。
4.加强规范化。既要对艺术家作品及艺术市场负责,又要对竞买的艺术收藏者负责,按艺术拍卖的操作规程去做,杜绝短期行为。
5.拓宽拍卖领域与拍卖内容。艺术不单指书画,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要由单一的书画古玩扩大为雕塑、工艺品、书籍、手稿、邮票、钱币、家具、相机、奇石等。
六、中国艺术品拍卖行在艺术品市场的地位
1.“控制”精品销售。公开竞拍,是精品销售之主要渠道。也是艺术品走向市场便捷有效的途径。对竞买者来说,优中选优,可选择到自己如意的作品。
2.引导消费,扩大收藏队伍。各种形式不一的艺术品拍卖,在社会大众心目中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引导消费倾向转移,刺激购买欲望。增加公开竞买的信心与安全保值感。专项拍卖容易凝聚某一门类的收藏者,从而促进某些门类收藏者的日常流通和收藏队伍建设。
七、艺术品市场特点及收藏要点
1.收藏艺术品与其它投资之比较:
名称 风险性 收益性 周期性 变现性
艺术品 小 大 长
难股票、期货大 大 短 易
债券 小 小 短 易
黄金 小 小 短 易
房地产 小 中 长 难
艺术品凝聚了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是人类文明中的精粹,具有收藏、欣赏、升值之功效。
2.收藏技巧要点:
a)自己喜欢:只有自己喜欢才能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b)买的起:提倡靠自己收入,而非借钱购买,否则造成生活紧张,失去意义。
c)多听专家意见,多交画家朋友,这样买到的作品才不会外行,达到称心如意。
八、艺术品拍卖行与艺术家、收藏家、画廊、文物店、艺术馆、艺术经纪人之关系
与艺术家:促使艺术家创作作品迅速实现价值,走向市场。艺术家可以通过拍卖行提高知名度,使作品走向社会。艺术家摆脱传统的文人清高,走向社会,深入大众,拓宽自己的创作领地,既有利于自我,也有利于社会大众。
与收藏者:拍卖行不仅要发展单一的书画古董爱好的专业收藏队伍,还要逐步扩大为社会民众的一般收藏,引导业绩良好的企业收藏,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大企业的投资领域。
与美术馆、画廊:拍卖行与美术馆相互联系,可提高美术馆、画廊之档次,提高其知名度,增加拍卖行之艺术品资源,使展览更为丰富。
与经纪人:专业素质高、经营有道且信誉良好的艺术经纪人将在艺术市场中成为不可短缺的中介桥梁,拍卖行可以征集到货真价实的作品;艺术家可以将作品通过经纪人有计划、有重点的推向市场。
九、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与媒体宣传推介
在信息社会中,各种媒体的选择与促销推广宣传,对艺术品市场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艺术品的专业刊物不少,但缺乏市场针对性,所以对带动艺术场的发展是滞后的。专业刊物譬如《美术》、《画廊》、《江苏画刊》、《美术报》等,作为行内专业人士所必不可少,但直接面向市场机会少。上海的《东方艺术市场》、深圳的《证券时报》辟有与深圳艺术品拍卖行合办的“艺术收藏”专版,是将艺术家的作品直接面向金融投资企业家、走向市场的最直接的媒体阵地,对此,建议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应给予重视和支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宣传媒介应客观如实的报道艺术品市场情况,切忌用有失偏颇的溢美之词误导市场。
十、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市场
中国的艺术品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一是文化底子厚,二是拍卖种类多,三是独特的东方文化以中国为中心和代表,而全球华人覆盖面广,艺术品需求量大,东南亚地区对中国文化艺术尤其热衷和向往。约翰·奈斯比特(john·Naishitt)在《亚洲大趋势》一文中指出,人类社会21世纪将回归到龙的世纪。全世界的5700万华侨拥有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财富,同时也形成了很紧密的华人文化圈,他们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基石。而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文化相容性日益增强,西方国家对中国艺术品收藏兴趣越来越浓厚。当然这与几大国际性拍卖机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与国际市场在一些非限制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上的接轨势在必行。
1997年7月1日,作为世界三大艺术品拍卖中心之一的香港回归祖国,将使这种趋势日益增强,并成为现实。深圳特区地处香港和内地过渡地带,将成为这种接轨的首选地。深港的资源共享已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香港市民在接受更多本土文化熏陶之后,成为新一带收藏家中的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观念和艺术理解力上比较前卫的深圳也渴望成为一些在国内长年冷落的西方画种(油画、水粉、水彩画等)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窗口。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拍卖市场中占主体的珠宝等其他项目能否率先在深圳取得较大突破,对于改变近几年来以单一的中国字画为主的国内艺术品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即将来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初级阶段发展和严酷的市场重整后,谁又能充当其中的幸运者?我们将拭目以待。
1996年6月15日曾刊于《证券时报》“艺术收藏”专刊同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艺术市场研讨会成为重要参选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