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由来
近几年来,“读图时代”成了一个比较流行的名词。首先使用这一概念的,是文艺批评家杨小彦先生。1999年他在为《天涯》等刊物撰写的文章中,率先使用了“读图时代的到来”这样一种提法。杨小彦认为,构成20世纪一个比较重要的景观就是视觉文化的出现。在这种情形下,阅读就逐渐地转变成种种不同的读图形式。先是摄影,接着是电影,再接着电视,同时还出现了卡通,以及数码化的成像方式,等等。这些情况表明,现代社会为图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图片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大。
20世纪80年代末期,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思路。1990年,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究会对这一办报思路达成共识,从此以后,“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才开始真正从一种思路变为全国报纸的实践。从报纸自身而言,“读图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报纸版面新闻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的现实条件,这无疑给新闻摄影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态势
(一)新闻摄影的报道方式被广泛采用。一张质量好、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不仅可以活跃版面,还能代替一些连篇累牍的文字描写,而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媒体在决定生存策略时,为了更多地吸引受众,理所当然地会首先考虑增加视图的采用量。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新闻摄影获得空前的发展将会是一种必然,新闻图片的生产和采用数量将呈现大规模增长的趋势。
(二)新闻摄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首先,新闻图片的导读功能得到开发。而今,新闻图片已经由“美化”作用逐渐向“导读”功能进行过渡,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图片与新闻标题结合。这是顺应读图时代潮流,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的结果,更是编辑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其次,人们将按照视图的规律来安排图片的版面。在以读者为主导的“读图时代”,“惜版如金”的版面编辑会以图片的新闻含量和视觉效果为依据,确定其相应的版面位置和画幅大小,最大限度地发挥图片的表现力。
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
第一,新闻摄影必须以其不可替代的本性——典型的瞬间特点,来与其他视图媒介抗衡。这在大众媒介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报道中将会更加突出。电视固然能做到声画结合,但它的线形播出方式决定了画面转瞬即逝,再精彩的画面也只能在观众眼前一晃而过,观众没有主动权去选择如何观看。而新闻图片的静止画面却可供人反复回味,如果新闻摄影把握好这一特性,抓住事件典型形象,凝固典型瞬间,就能化被动为主动,足以吸引受众的目光。
第二,新闻摄影应该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新颖的表现形式去创造独家新闻。新闻摄影应该尽量避免对事件的全景式扫描,而加强对事件局部和细节的关注。在确定景别时,注意加重中景、近景的应用,同时会比较大量地采用新闻特写的方式来报道事件,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用作传播的摄影形态,首先要求它在信息传递上的明确性和准确性,单靠照片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片面强调新闻图片的独立性是不对的。“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文字写作,不光要具有解释、说明图像,帮助人们了解新闻事实的功能,还应具有促进并引导人们对图像进行思考甚至是“审美”的功能。过去传统的写作方式将会被打破,诙谐、幽默、揶揄等各种风格的写作方法将会较多地出现在图片报道当中。
第三,新闻摄影可以适当地借鉴艺术手法,打造精品图片,使新闻图片像艺术作品那样“好看”、“耐看”。这种做法正是顺应了读图时代人们的欣赏方式和欣赏习惯。
通常认为,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该做到:看一眼就能够看清楚,看一眼就能记住,看一眼就想仔细的看下去。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图片才能称其为精品。
看一眼就能看清楚,这指的是新闻图片必须符合新闻摄影的基本效果原则,就是主体清晰,叙事清楚。新闻摄影又属于摄影范畴,应该遵循造型规律。一幅好的新闻图片既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性,又要有较为完美的形象表达效果,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照片符合新闻摄影的审美特征,才能突出新闻事件的价值。
看一眼就能记住,这指的是图片让人看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读者以情感的震撼力。看一眼想继续看下去,这是指新闻图片能吸引人们去关注新闻背后的故事,引导读者去了解图片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值得强调的是,新闻摄影尽管可以借助部分艺术手段,但新闻摄影的形象审美价值必须服从于新闻价值。有的摄影记者把艺术摄影美学观机械地应用于新闻摄影,过份强调摄影的构图、用光、色彩等造型规律,使自己陷入唯美与技术的泥沼。他们以主观想象进行构思创作,采用导演、摆布,肆意调动场景秩序和干涉对象的手法去追求照片的“效果”。这种做法,混淆了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界线,违背了新闻摄影的形象审美价值必须服从于新闻价值,即内容的真实和事物本身的规律,其结果势必失去读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