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在网络和数码时代,更有独特作用。但是,在一些地市报撤销摄影部,摄影记者归口文字部室管理,摄影记者以量计酬等现象,并不鲜见。近年来,《淮安日报》的新闻摄影工作发展较快,摄影作品在全国年度评比中多次获奖。2004年以来,先后17人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摄影复评奖项。回顾总结这几年的摄影工作,除了在摄影器材等硬件上加大投入外,最关键的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应对网络特点, 加大摄影通讯员队伍建设力度
网络技术和数码相机的普及,对新闻工作的“新”字提出更高要求。及时、准确的现场图片显得更为重要。摄影记者业务再好,也不可能到达每个新闻现场,而通讯员则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交通事故现场的警察,火灾现场的消防队员,军事活动中的部队宣传干事,农村活动中的乡镇报道员,外事活动中的翻译等等,都是我们需要“网罗”的对象。《淮安日报》编辑中心专门设立了与各地通讯员联系的图片编辑岗位,每天下午编发各地摄影邮件,与通讯员沟通新闻动态。还定期组织通讯员培训班,从最简单的相机使用、数码图片压缩、网络传输,到现场新闻图片的拍摄、新闻的发现能力等等,让通讯员逐步达到较为专业的水准。
通讯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上稿率的提高,稿费收入、单位宣传奖金也都在提高,这些激励着通讯员更加关心本行业及周边地区的图片新闻。目前报社每天收到通讯员照片来稿数十篇幅,采用图片比例为摄影记者、通讯员、通讯社各三分之一,其中通讯员来稿比例还在不断提高。
在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选拔、 定位上坚持专业化
扩大通讯员队伍,不是不重视专业摄影记者队伍建设,而要求摄影记者更加专业化。
报社目前摄影记者的定位是重大活动的拍摄、各类专版的摄影策划及图片提供,以及版面配图等。这些工作需要摄影记者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这对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
许多地市报摄影记者是从文字记者中挑选的,也有的是从社会上摄影爱好者中挑选的,这必定造成摄影队伍的“先天不足”。《淮安日报》多年坚持专业化选拔人才,三报现有8名摄影记者中,摄影专业毕业的有3人,与摄影相近的艺术专业毕业的有4人。这些人担任摄影记者,起步快,发展后劲足,用视觉语言表达新闻的能力较强,真正做到和文字记者“两翼齐飞”。
创造宽松工作环境 激励摄影记者提高业务
首先,我们每月对摄影记者见报图片的数量要求较低,每位摄影记者大概要完成20幅左右。量的考核要有,更要注意创优。要靠专业化摄影队伍带动提升整个报纸图片质量。
其次,鼓励摄影记者对外发稿,并坚持给一定物质奖励。同一篇稿子,在不同的报纸上发表,如何挑选、剪裁、做标题,对我们自己报纸编辑、值班总编都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觉得,摄影记者的同一题材图片,只有在与其他报纸对同一幅照片的编辑中,才能比较出不足和差距,这是让记者,甚至是值班总编提高水平的一剂良药。如本报一名摄影记者拍摄的一组农民上路拦收割机的照片,因为担心批评味太浓,值班总编把它放在二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刊发,内容也停留在“拦截”这个话题上。这组照片在《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上也同时刊发,《新华日报》以“喜看新麦客”为题,反映农业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人民日报》则以“上路硬拦铁麦客”为题,在肯定了农业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的同时,揭示了为农服务部门的欠缺。同一组照片,三种不同的编辑方式,肯定了记者眼光和发现新闻的能力,也给编辑和值班总编上了一堂生动的业务课。
第三,建立对全国及省市年度评比中获奖作者的奖励制度。摄影记者业务水平如何,要经得起全省乃至全国同行的比较。每年的省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比,《淮安日报》都会拨出专门经费给摄影记者制作参赛图片,鼓励他们参赛。目前,我们在摄影记者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争高低的氛围,让摄影记者进取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