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使得公权力内部的结构产生了自身“公”字的变数;如何保持这个“公”字纯度,使它代表共同体全体成员的意志行事,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一个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总是针对不同对象来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实施的。这就会出现此“公”与彼“公”的不同,最终变得不“公”。
公共艺术要得到继续发展,必须得到正确使用公权力行政环境的机制保障。公共艺术作为政治民主化与大众社会平衡过程的文化产物,尤其需要这种政治文明公权力的健康操作。努力使公权力的运作制度化,尽量避免因某领导的变化而变化,避免因政令的反复而反复,构建一个连续、稳定的有诚信、可信赖的法制环境。通过多种决选方法和评审形式,尽可能多的不是仅仅由管理者、决策者、作品的创作者,还要让公共场所其他领域的相关方都来参与,进而尽可能消解领导强权意志,防止集权操作。
公共艺术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公权力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有赖于克服公权力的蜕变。警惕一部分人公权力的私有化,警惕公权力的利益链化。防止官僚作风、滥用权力、自私腐败、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其公共性是与社会的文化意义上体现的民主开放,与社会大众进行互动交流,寻求价值观的集体认同,形成当代城市符号,建构全球城市化精神家园的象征体。
公共审美
王林燕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的形式正是摹仿实在,它在向大自然擎着一面镜子。人在模仿中有一种愉快,不过艺术之目的并非要表示事物外面的现象,而是要表示事物内部的意义,因为这一点才是他们的实在。”创作是一种自然气息相通的活动,观察自然是艺术家生命的一部分,它可以经由观察自然加强自己的造型能力,另一方面自然又是和公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只有使公共视觉熟悉,才能达到公众审美视觉惬意,公共雕塑在公共空间才能显现其价值。
城市雕塑的公共审美我们可以视为公共社会性的美以及艺术美的综合。作为文明进程产物,公共雕塑其核心在于审美的愉悦,这种审美的愉悦必须是使大部分公众的审美趋同,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愉悦。
亨利·摩尔认为:“雕塑是有生命的,雕塑是气韵生动的,透过物体的形式,传达温暖悲伤与情感,情感和非逻辑性的妙想与艺术家的经验及理念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好的艺术”,进而提升对社会的洞察热情以及满足公众的审美情感需求。艺术家通过公共雕塑抒发个人的情绪,使得公共情感触动并与公共作品的互动、对话。
公共情怀
刘元捷
公共即公众、共融、共生、共享、互动。公共雕塑放置于公共空间,首先是以人为核心,实现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体现城市整体环境中的人性化与人文化的特点,营造“易居、逸局、康居、安居”的公共环境。
公共雕塑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表现其所在城市的公共意识和社会精神。公共雕塑作为公共空间非实用性的建筑体,其本身是一个承载着表现当地文化、道德、地域特色等任务的艺术品,是对其所处城市空间、城市历史进行深层次的人文发掘与展示。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公共雕塑,并且这些雕塑都应该反映该城市的人文气质。上海作为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江南的吴越文化、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上海,结合这特有的“海派文化”,创作了一系列相应的优秀公共雕塑,如“世博沿江景观雕塑带”、“西岸文化走廊景观系列雕塑”等。其中,由雕塑家韦天瑜创作的《城市意象》尤为突出,“城市生活像是过山车,伴随着高耸的摩天楼、错综复杂的高速公路,激动、兴奋、拥挤、喧闹、紧张,像是树的年轮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像是时钟往返轮回”。此外,“西岸文化走廊景观系列雕塑”中,作品《茄子》也结合“海派文化”的元素应运而生,并且带有些许上海特有的怀旧情愫。“茄子”是一个英译词,表示欢乐快活的意思,即“cheers”,这种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特点体现了这个城市忙碌之余的闲暇与惬意。
在上海这个多元文化互相碰撞的城市,孕育着不少有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的人文环境,因此公共雕塑的创作必须体现与之所处特有人文环境的关系,如“华东师范大学文脉长廊”,文脉长廊以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元素为基点,彰显学校的深厚国学积淀,进而设计简洁的现代空间布局体现学校的时代气息,文脉长廊像长廊,更像巨幅长卷,委婉展开,细数华师大几十年来几并几合,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汇聚、建构、成就今天。
“上海市盲童学校文脉长廊”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鉴于上海市盲童学校作为交融着中西文化的百年学校,又是地处东西方碰撞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从文脉上,历史上,地域上包括创始人,学校环境和建筑风格都浸润着浓郁的英式遗风,所以在创作上寻求造型配合其建筑风格,以英式拱廊的形式贯彻始终,轻松活泼却又不乏凝重的历史感。
公共雕塑除营造人文氛围外还具有还原、正视历史的功能。“外滩十五号建筑外立面雕塑修复”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外滩十五号古建筑位于上海万国建筑群即黄浦江西岸的外滩,是外滩古建筑群的精华之一。该建筑1902年竣工,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上海民主党派集中办公地、航天局分别都进驻过此栋大楼。建筑外立面雕塑由四部分组成:檐口下侧四根壁柱柱顶人面雕像;二层三个拱券的券肩及券心石部位雕像;入口上方山花内装饰;入口两侧塔司干柱顶青铜雕像。由于历史的原因大楼外立面的雕塑均受到了彻底的毁坏。对这栋百年建筑外立面雕塑的修复不仅仅是停留在美学上的价值,而是承载这一个城市对于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的态度。
当今,公共雕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作为一座城市的象征,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品味,隐喻着这座城市的性格,同时也表现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
公共赏识
蔡乐意
雅俗共赏是个颇有意思的词,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中提到:“‘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要雅俗共赏,去精英化则是首当其冲要做到的。一些艺术家受精英艺术极大影响,或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俯视群众,以被仰视为目的,以被投以敬畏的目光而洋洋得意。其中不乏大肆宣扬个性,过分阐释个人的观点,不顾群众的接受度,甚至无法与当地环境相融合。
所以去精英化不仅去除了传统意义上艺术家与公众的不平等的关系,使得公众在雕塑的创作上也同样具有言说的权利。同时去精英化也改善了先锋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紧张的阅读关系,使大众能够更加自如平等地参与其中。当然雅俗共赏中通俗的品格并不表示简单易懂,肤浅恶俗。所谓去除精英性后所产生的大众性并不是传统字面上理解的简陋,流于说文解字的表层,更不是止步于先前社会上所常见的媚俗之作。去除精英性之外去其媚俗之气也是需要相当注意的。所谓的大众性,是在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前提下的尽可能多的尝试,不拘泥于传统的雕塑手法,它可以采用所有能想象到的当代的形式,可以跨越学科跨越材质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