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摄影评论

广东专家呼吁:关注南中国等地域性美术

场记:《人民艺术家》广东专家战略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日在广东画院如期举行。



  主办单位:广东美协、广东画院



  主持人:陈裕亮



  地点:广东画院



  时间:2011年11月2日



  关键词:编辑方针、战略定位、栏目设置、发展运作;



  研讨会由《人民艺术家》杂志编辑部主任陈裕亮主持,与会专家包括:许钦松(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西沐(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人民艺术家》执行主编)、钱海源(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蒋悦(广东美术馆副馆长)、陈志(《南方日报》文体新闻中心主任)、王嘉(广东美术馆研究员)、王坚(广州艺术博物馆宣教委员会主任、副研究员)、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师)、黄国武(广东画院创作室副主任)、吴锦华(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总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唯理(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院刊编辑室副主任)、陈迹(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院刊编辑室主任),以及广东画院的专业画家李东伟宣新明周正良、崔跃孙洪敏颜苏平、刘穗艳等老师。各位艺术家、理论家都从各自的独特视角给了《人民艺术家》很多宝贵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代表《人民艺术家》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关心《人民艺术家》成长的各位同仁向所有专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研讨会首先由主持人陈裕亮主任对《人民艺术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人民艺术家》是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艺术类期刊。总署于2011年8月16日下批文,批准人民出版社成立“人民艺术家”。期刊为月刊,以美术为主,涵盖其余艺术,128页,大16开,作为一本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的主流艺术期刊,人民出版社期待杂志办出学术品味,尽早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



  之后,陈裕亮主任又对杂志的定位与栏目设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刊的主题与宗旨定位于: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十个必设栏目分别是:一、“卷首语”;二、人民艺术家社论(对某一重大艺术问题发表前瞻性的评论,是杂志的灵魂,以名家写稿为主,评论部采写为辅的采写模式);三、人民艺术家经典选读,(或称人民艺术家列传,对中国书画传统进行研究和处理,用新视角、新思维解读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四、热点现象关注(以主题性的专论、对话、笔谈或座谈等多种形式,就艺术领域的热点重大问题展开有理论、深度的讨论);五、艺术家.观察(以比较客观理性的视角观察当下艺术界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艺术家,通过对其艺术和作品研究,探讨其学术面貌与风格的成因,采取文本研究和视觉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六、聚焦人民艺术家(主要介绍和评论当代美术家的观念创作,表露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心得,通过个人和形体艺术实践的思考,反映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状态、思潮倾向和艺术学者);七、市场观察.聚焦(站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市场热点、难点及焦点进行批评研究导向,强调现实性、批评性、客观理性与建设性);八、专栏.视点(摘取较好的学术观点、研究成果,或者是艺术批评、创作感言、美学视点、展览评述等,强调针对性,要与期刊内容与风格相一致,配合现象关注);九、学术前沿(发表问题价值重大,理论观点鲜明,论证深入透彻,有学术表述和规范的高水准美术理论研究,致力于美术、理论、文化的基础性建设和体系化追求);十、艺苑聚焦(聚于美术之外的艺术门类,包括音乐、舞蹈、影视、京剧、歌剧、话剧、戏剧等)。



  接下来,各位专家就《人民艺术家》的编辑方针、战略定位、栏目设置以及发展运作等一些具体议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议,为《人民艺术家》正确定位和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下面就逐一介绍每一个议题以及专家们的讨论。



  一、编辑方针



  首先,是为《人民艺术家》指明前行道路的关于编辑方针的议题——



  主持人:中央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作为一本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的杂志。《人民艺术家》应当怎样报道、宣传,才能更好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号召?



  在这个问题上,各位专家不约而同的把焦点聚焦在艺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艺术自觉的首要前提就是它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不为政治、经济等外部条件所影响和制约。



  西沐老师希望《人民艺术家》是一本有担当的,不为世俗所左右的刊物。



  钱海源老师认为,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中国在文化方面一直没有走向自觉。而这次六中全会的精神是文化强国,提出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他对于刊物在这个时候创刊感到非常高兴。在这么一个包容开放的环境中,他希望《人民艺术家》将来不要像一些艺术类期刊一样,变成中央美术学院的附属刊物,或者是某一位或几位艺术家的增刊。另外,钱老师还提到了如今艺术类刊物的收费问题,认为现在的刊物过多的看重经济利益,并询问《人民艺术家》的收费标准。陈裕亮主任很肯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民艺术家》的内容是独立的,绝对远离商业。如果是有学术见解的原创稿件肯定不收版面费,而且还按照优稿优酬给付稿费。



  蒋悦老师也发表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办一个新的刊物不容易,但是还是希望《人民艺术家》能远离商业,不要靠卖版面赚钱,而应该以艺术性为主。不要因为经济上的利益,影响到办刊宗旨。



  王嘉老师认为作为人民出版社办的刊物,希望能更多的听到主流的声音、正面的声音,听到对于美术发展有着前瞻性影响的一些观点和创作方式。



  陈志老师也谈到了艺术与经济的关系。他认为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独立性,艺术要独立于市场,同时也独立于政治,从艺术自身独立的考察,对艺术家自由创作给予充分的尊重。当然这是非常难的做到的,但是要努力去做。



 二、战略定位



  关于战略定位的话题首先是《人民艺术家》如何定位的议题——



  主持人:艺术需要担当精神。在泥沙俱下的艺坛中,《人民艺术家》如何才能在乱象中立定精神,勇于担当?



  许钦松院长对此问题首先发言,他认为人民性非常符合目前的政策方针,人民群众应该是文化艺术的主体,不单单是受众方面,还要有相当的话语权。改革开放30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下一个30年,要解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对美的要求、渴望与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群众与美术的连接却不是非常顺畅,艺术家们都有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个人风格的探索,有理想的目标和艺术的追求,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人民群众对精神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提高全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文化软实力,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时代性就是关注最当下发生的艺术热点问题,包括理论的难点问题,还有如何创新的问题。创新有两大方面:一是大力推荐在艺术界中勇于创新、提出有学术前瞻性发展的案例来进行研究和推荐。二是杂志能否走出平面,能不能衍生出各色活动与民众相联系、相对接,不要停留在杂志的平面上,而是走出杂志平面,进入社会中来。有了这种创新,那么杂志就充满了活力。许钦松老师认为《人民艺术家》把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作为刊物的主题宗旨是很顺应时代的要求的,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蒋悦老师认为刊物定位为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是很好的,但是还要在此基础细化一些问题。比如,“人民”是指普罗大众还是艺术的人民?办刊物一定要研究读者群,面向有文化的人,还是菜市场卖菜的人,结果是不一样的。



  关于战略定位的话题,接下来是如何与其他艺术类期刊区隔,形成自己独特风貌的议题——



  主持人:《人民艺术家》作为一本艺术类的主流期刊,甚至被人民出版社期待尽快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与《美术》、《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拉开距离,确立自己的风格。



  针对这个问题,各位专家的观点基本都是主张《人民艺术家》应该追求一种不同于《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等艺术类期刊的通俗易懂的文风,以解决高深的艺术理论老百姓看不懂的问题,从而确立自己的特色。



  比如说许钦松院长就认为既然我们的期刊强调人民性,必须在语言表述和理论表达上坚持一种新的文风,要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通过平实易懂的文字表述出来,让具备一定文化的人都能看得懂。这样就可以打破《美术杂志》、《美术观察》基本上服务于美术圈的局限,从而进入到整个社会中去。



  蒋悦老师也认为我们的刊物要办的雅俗共赏,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者为少数人服务。应该让更多的人去看,所以文风和主导方向都要注意。在国内艺术方面的刊物,蒋老师认为比较好的是上海的《艺术世界》,它基本上能做到雅俗共赏。《人民艺术家》的宗旨很好,应该真正服务于人民。



  胡斌老师认为《人民艺术家》这个刊名就已经跟其他美术类期刊区别开了。区别的着力点就在于人民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做到人民性,人民性会有很多种阐释。首先,肯定脱离不开热点问题,热点是普通媒体、刊物都在关注的,比如说范增事件、故宫事件、天津文交所的事件,艺术界的热点问题一定不能缺席。而我们要做的如何能跟其他的刊物有所差别,要体现出我们专业的态度,要迅速、短时间内尽可能的有确凿证据的提供给各方意见,供大家参考。而且在提供各方意见时,作为一个杂志有一个倾向,做出判断时要特别的谨慎,不能态度武断,那样容易失去一大批读者。



  周正良老师认为《人民艺术家》的创刊,更多的是承载着普罗大众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鉴赏力的提高,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希望《人民艺术家》能成为一本让老百姓喜欢看,从专业角度能融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结合的好刊物。 



  三、栏目设置



  针对于栏目设置这个内容的议题是——



  主持人:根据我们栏目的设置与规划,您对《人民艺术家》有何建议?对《人民艺术家》的未来走向有何期待?



  对于这个议题,专家们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涵盖面与侧重点如何权衡的问题上。传统与现代,全国与地方,高雅艺术与民间艺术,老艺术家与新生代艺术家,《人民艺术家》涵盖面固然很重要,但是突出重点亦是关键,承接上一个议题,突出重点也是确立自己独特风格的重要前提。



  许钦松院长认为从十个栏目的性质来看,涵盖面比较广,而且各有各的侧重点。但是整个栏目不能过于平均主义,应该有一些比较突出的栏目,在栏目分布版面上最好能有版面序目的排序,分布要有重点。



  钱海源老师建议我们的刊物将来可以在每一个阶段关注一个地区,比如中南区、西北区或者东北区,这样就可以摆脱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或某几位艺术家的“殖民地”的危险。



  蒋悦老师也认为现在的栏目设计有点杂,要平衡各种艺术的内容,更应该突出重点,办出自己的特点来。



  王嘉老师则认为《人民艺术家》十大栏目考虑的很周到,但是一个刊物想讨好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最后只能是所有人都不满意。应该有重点,确定自己的目标读者群,并以此作为刊物的重点。他还希望像《人民艺术家》这样好的平台,能更多的为尚未成功或者已经有成功苗头的中青年艺术家做一些事情,能够把他们更好的推荐出来。当然在中青年艺术家中,他更期待推荐广东中青年艺术家。



  王坚老师建议,如果从长期持续发展来讲,除了大家、名家以外,如果我们的期刊也能够同时关注民间以及传统的艺术,可能会增强“人民性”。



  胡斌老师则更进一步的谈到地方、民间艺术纳入期刊的方式。不应该是各种民间、传统艺术的展示的混杂体,而是尽可能的通过一些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话题或者是艺术活动,巧妙的将这些艺术形态呈现在群众面前。比如汶川大地震中产生平民化的建筑运动,提倡用简洁的成本修建美观、结实的建筑,在媒体圈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应多采纳类似的一些方式。



  陈迹老师认为期刊可以多做一些地方美术的专题,像江浙、西北、东北等地区。应深入探讨它们的文化点,变成一个真正的话题,而不是说只是表面上的东西,这样也能跟《美术》、《美术观察》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通过各地不同学者的研究多做一些生态、深度的报道,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读者群。



  黄唯理老师也认为既然是全国刊物,就应该要多关注不同的地域,做一些专刊。并且接着这个话题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艺术家群体也可以做一些深入的报道,比如说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艺术家,他们是什么状态,有什么特点,做一些追踪报道和采访。其次,可以针对热点美术问题进行PK,比如讨论某位艺术家,有人可能会说他很诡异,有人会说他很有想象力;有人说很有特点,有人说毫无是处……都可以展开讨论,只要不攻击个人,艺术探讨可以多一些对话和争论,不要搞成一团和气。再次,要鲜活一点,我们可以用人民艺术家的艺术生活等鲜活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只要是品味高尚,可以做的灵活一点,这样才能多角度展现艺术家的魅力,才能与人民更加贴近。



  吴锦华老师建议,美术的范畴不应只局限于国画,也应该包括油画、雕塑等领域,特别是工艺美术,例如版画、年画、农民画等等。工艺美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它集合了科学性、工艺性、艺术性、设计性,作为《人民艺术家》,是不能把工艺美术排斥在外的,它应该是海涵的。



  四、发展运作



  这次研讨会是在广东举行,因此关于《人民艺术家》如何更好的发展运作,首先是期刊如何与广东艺术界共同发展进步的议题——



  主持人:“岭南”是当前备受瞩目的话题之一,《人民艺术家》如何把握在岭南美术的精神?双方是否能有更紧密的合作,以期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这个问题上,各位专家不约而同的建议期刊多关注广东的艺术界,多向全国介绍广东的优秀艺术家,多与广东的艺术家和理论家交流沟通,最好能在广东设立一个工作站。另外,还有专家建议《人民艺术家》与广东的媒体进行深入的合作,并多举办一些高峰论坛或者高层次的艺术活动。



  许钦松院长认为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紧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西方文化最早登陆以及中西文化最早碰撞、融合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新鲜的事,有很多创新的东西,希望《人民艺术家》多关注广东艺术,并大力推广华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名家、大家。最好能在广东建立一个联络区或者记者站之类的小社团,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把信息和资源对接上。



  钱海源老师认为广东美术家有一个特点,他们不做就不说,甚至做了都不说,都比较低调,不自吹自擂。同时,广东的艺术家眼光是比较开阔的。



  王嘉老师同样希望《人民艺术家》能多关注岭南艺术界。他多年从事岭南区域美术研究,认为岭南美术不管是创作风格还是发展潜力方面,不比任何一个地方差。岭南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跟北方文化截然不同的面貌,岭南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北方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识,建议《人民艺术家》能更为全面、充分的关注岭南美术的发展。另外,希望杂志社能在广东设一个工作站,或者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把岭南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创作通过《人民艺术家》的平台,更好的宣传出去,这一点也是岭南所有理论和创作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南方日报》的陈志老师认为,更多的介绍广东的画家,南方日报也有这方面的责任,借着《人民艺术家》的创刊,希望《人民艺术家》与《南方日报》有深入的合作。并在《南方日报》创办一个《艺术周刊》,将更多的广东本地艺术家们团结在一起。同时,在今后稿件的采写上,也能够给《人民艺术家》做一个铺垫。另外,一个杂志要形成影响力,也需要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希望将来能结合岭南的艺术创作,组织一些高峰论坛,同时组织一些跟社会审美相关的高层次的活动。



  另外一个关于发展运作的议题是——



  主持人:您认为《人民艺术家》在提高影响力和发行量的方面上,应做何努力?



  许钦松院长认为,人民性的定位使得我们应该想办法让杂志深入到百姓当中去。可以建立与期刊相匹配的网站,通过网络的平台让很多人易于看到。另外,杂志纸本的发行可以有一些免费赠送,进入到市区、各大院校,特别是美术院校。杂志在艺术圈中的影响很重要,但是也应该努力打开这个圈子,进入到整个社会中去。



  王嘉老师以南方都市报的发行经验为例,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南方都市报刚开始创刊时,也力求办成面向大众的刊物,他们派出大量的志愿者,深入各个小区,一家一户的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发是,当确定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之后,不是说读者群会自动围拢过来,而是要与读者群多沟通和交流,从而赢得读者群跟刊物之间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样对于刊物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孙童文 叶茂盛 图)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019-09-17/43865.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摄影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