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杰地灵,陶都举世闻名,远在七千年前,宜兴的先民就开始制陶,岁月悠久,窑火生生不息,至北宋中期,勤劳聪明的陶工,在取土制陶中,竟发现了远远胜于一般陶土的紫砂泥,用它制成的茶器,一经问世,就得到世人,尤其是文人雅士的青睐,在代代延续和艺术的升华中,宜兴紫砂终成富有传奇色彩的名陶。
宜兴紫砂的发展、演进、始终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相生相伴,它归功于历代陶工名匠的辛劳,得益于文人雅士的推崇参与,尤其是茶文化的日益兴盛。
宜兴紫砂因茶而生,茶因紫砂壶而韵。北宋诗人梅尧臣就有“小石冷泉留早味,阳羡紫砂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玉无价”等诗句来赞美紫砂,相传苏轼被贬客居宜兴时,遣人特制“东坡提梁壶”,在山野林间煮茶唱咏,写下了“松风竹炉,提梁相呼”的名句,真正把宜兴紫砂推进一个新的境界的,首推明代正德年间的民间紫砂艺人供春,后被人尊奉为“陶壶鼻祖。”之后,明清两代,名手辈出,各擅其长,在继续传统中发展了紫砂的造型和装饰,如明代的董翰、赵良、元畅、时鹏被称为“四大家”之后,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均为著名的紫砂工艺代表人物。明末,陈仲美、沈君用、惠孟臣等所制砂壶尤为精美,由葡萄牙商人带到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朱泥器”。清代,紫砂工艺发展迅速,产品的式样和风格比明代更为奇特,品种增加,除大众的紫砂壶以外,紫砂花盆、彝鼎、果品摆件雅玩亦不断出现,制作水平精进,常被宫廷皇室选为贡品,并向欧洲、日本、东南亚各国输出。当时最著名的艺人有清初陈鸣远,作品闻名中外,曾有“海外争求鸣远碟”之誉,嘉庆年间的名匠邵大亨,作品精美绝伦,达到紫砂工艺成就的艺术高峰。尤为难得的是文人名士直接参与紫砂设计、装饰,金石家陈鸿寿(曼生)出任溧阳县宰,自绘壶式十八种,世称曼生十八式。由制壶名家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制作,并在壶坯上镌刻书画、诗文,开创了文人名士直接参与创作先河,提升了宜兴紫砂的文化品位,相延至今。
宜兴紫砂是陶中奇葩,它素面洁心,端庄古朴,高贵典雅,又融诗、书、画于一身,具有优良的实用功能和文化艺术底蕴,因而名扬天下。自1915年首次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头奖之后,多式茶壶杯和雕塑“鹰”,先后又荣获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特等奖,1935年伦敦国际艺术展金质奖,为中国争得了荣誉,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涌现出如黄玉麟、俞国良、程寿珍、范鼎甫、范大生、冯桂林等一批著名艺人,奠定了宜兴紫砂在国内外的名陶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散落在民间的紫砂艺人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江苏省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确认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七位著名老艺人,他们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宜兴紫砂奠定了艺术体系的基础,由他们培育的一大批学生,至今都是宜兴紫砂的栋梁之材。但计划经济时代的宜兴紫砂,似阁中闺秀,远未发挥它造福一方的优势。
改革开放,犹如春风沐浴,国运昌盛,百业兴旺,传统的紫砂工艺品生产也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得到解放。首先是紫砂艺人们得到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得到充分的个性张扬,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批天资高、悟性好、业精于勤的紫砂艺人,在稍稍领略了市场经济的玄妙后便大显身手,空前繁荣的新品创作和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推动着古老的紫砂工艺在大放异彩,市场声誉和艺术声誉得到迅猛的提高,紫砂工艺能人扬名海内外。在先后数次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审中,顾景舟、蒋蓉、徐汉棠、徐秀棠、谭泉海、吕尧臣、汪寅仙、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鲍志强、何道洪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在他们的领军下还有一大批省大师、省名人、高级工艺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师、工艺技术员脱颖而出,还有许多默默无闻,不事张扬,埋头技艺的民间艺人,成为一支强大的宜兴紫砂技艺队伍,一个受人尊敬的群体,他们的作品成了紫砂壶爱好者、收藏界寻觅的珍品,开始由海外华人争相竞购到国内紫砂工艺品收藏热的兴起。如今的宜兴紫砂,着实风光耀眼,传统的紫砂陶制作技艺、也已成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追溯历史,宜兴在公元221年时曾叫阳羡县,因而所产陶器世人称为阳羡名陶。紫砂器问世后,也被称为阳羡紫砂陶,阳羡茗壶,这可由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清吴骞的《阳羡茗陶录》,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民间李景康的《阳羡阳壶图考》等专著得以佐证。日本学者奥玄宝也因收藏紫砂茗壶二十九件,并逐一绘图评价,编纂了《阳羡茗壶图录》,宜兴籍名人储南强曾书赠制壶大师朱可心楹联:“书传阳羡名陶录,人在幽风稼穑图”,阳羡名陶,走遍天下,让宜兴的陶人深感自豪。而如今,宜兴紫砂风流余韵数百年,不仅成为茶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作为来自民间的传统紫砂工艺,也已登上艺术殿堂,愈发被世人看好,实乃紫砂之大幸,宜兴之大幸。
(作者系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