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是西方古典绘画和新中国绘画的经典题材,对于宏大主题的操作,考验着一个画家的艺术修养和知识结构、对大画面的驾驭能力和历史深度的把握等各方面素质。一个画家没有相当的学养和功力,不敢轻易触碰历史题材创作。因此,历史题材创作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画家成熟度和一个时代绘画水准的尺度。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新的时代审美观念和历史认知环境中,时代大语境、画家个体经验、历史事实之间的对话与互动走向深入,使得当代中国的历史题材创作在笔墨语言与观念呈现上,呈现出迥异于往的特色。入选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赵建成的作品《第一次国共合作》,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范曾先生曾如此评价赵建成:“方今之世,瓦釜雷鸣,若赵君人物画之精绝,已寥如晨星矣。”作为一个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当代人心灵,追求英雄主义色彩与浪漫主义情怀的画家,赵建成一直强调画家要用画来说话。近年来,画家精心创作“水墨人生”便是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突破,而《第一次国共合作》既再次显现了画家对大场景和历史深度的把握能力,同时也突出地表现了艺术家在时代语境下如何与历史相遇的特殊路径。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要在80多年后的今天,用国画的艺术形式来再现并不是件易事,即使对创作过《铺路石》、《厚土》、《金秋》、《孔繁森》、《沂蒙娃》等获奖作品,以及以“经营位置”、“笔墨洗练”取胜的《水墨人生》系列历史人物画的赵建成而言,在创作之中也是“困难与挑战并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其间包含着各种复杂的斗争和波折,蕴含着后来历史局势的各种因子。但从今天的时代语境出发去认知,国共的“和”应该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时代观念影响下,艺术家对于历史的认知便会有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径。 一种基于表述或者书写历史的使命感对历史题材创作者是首要前提。在赵建成这里,历史使命感首先指向于对历史的感受。他说:“要创作好历史题材的画作,首先要触摸历史,只有去触摸历史才能感受历史,要感受历史就要去感受那个年代。”为了感受那个年代,画家参阅了三万多张历史照片,查阅了与当时文化、经济、政治、国际环境等相关的档案和书籍,并专程到广州博物馆考察“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和宣言。在经过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对历史深度的了解后才开始作品的创作。当然,这种感受已经不是去给历史作某种复原,而是基于时代语境的历史再认知,这里既是时代与历史的相遇,也是艺术家个体的历史观、审美观与时代主题的相遇。 在赵建成看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核心是“和”,而这个“和”不仅仅是和气,而是包含着是时代的担当。正因为这种担当,才能在不是平行线上的两党为了反帝、反封建、救国家于存亡的共同理念中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的民族大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有了对事件的深刻认识,赵建成在创作这幅画作时便突出展示了“和”的精神。 为了表现“和”的精神,画家选择了“合影”这个场景,在画面中囊括了参加国民党“一大”的国、共双方的所有代表,并对画面中人物的排序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安排,一字排开的队形,人物的面部表情坚毅而结构分明,表现了一种“用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的大无畏精神,人物的衣着变化,既符合历史又使画面增添些许动势,墨色浓淡干湿渗化,飞白虚实互衬,干湿并重,布局严整中求变化,主次分明,国画“和”而凝重,既客观再现历史,又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主题。 在整体画面的处理上,赵建成巧妙地运用灰色调和多种笔法来处理,使画面中的人物既真实又有历史感。同时又运用特写的手法对局部人物模糊处理,使观者的视线集中于历史重要人物。也使画面的人物虽能众多,但主次分明,清晰而和谐。 在这里,情节性叙述和人物的“角色性扮演”不再是支撑画面的主导因素,历史的细节也被隐去,一切的波诡云谲已经淡化,在民族救亡的大命题面前,符号化的形式倾向和象征性的寓意特征得到强化,整个画面呈现的是统摄于民族大义之下的坚毅而凝重的历史表情,一个担当大义的群体肖像,浓烈的历史情绪和民族情感籍此弥漫画面,静穆而神圣,民族大义在这一刻得到凸显。 透过《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样一个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的创作,我们再一次深刻领略了当代艺术家对于历史事件的特殊编码能力。在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赵建成深有感触地说:“经过这次历史画创作我感到我们对历史题材的创作还是显得稚嫩,因为历史人物既要画的像还要有历史内涵,既要非常客观的认识历史又要客观的还原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符合还原历史的艺术载体。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仅有绘画技巧就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位画家都能做到的,为此我将不断地探索历史题材的创作。”从这一席话里,我们能感受到画家那种使命和情怀,同时也充分证明赵建成在当代人物画创作道路上尤其在重大题材的创作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