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在保证有饭吃的前提下,我最大乐趣就是画画,一旦有与它相抵触的东西,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放弃,乃至于升官发财的机会。
但若问我为什么要画画,不知道。20年前我未想过要当画家,要出名,就是立志一辈子要画画的这一想法也不存在。只是老想着画画,党需要我去挖河、去带知青、去学马列主义,但抽空儿还要勾画几笔,为什么?不为什么!勾几笔就舒畅,就有意思,比下棋,比跳舞,比写汇报更有趣。
我的生活别人看了会觉得简单乏味,我自己却觉得已够享用了。屋子里留有大面积白墙,比堆满古董家具更让人舒心(很可能因为我没有古董家具的原因)。自行车只要轱 转就行。胃口一直不错,什么都能吃,但胃的承受能力不济,只好以粥当家。卡拉OK厅简直不敢进,那喇叭震得你心率过速,钓鱼没兴趣,保龄球总觉得不应该那么多钱。我的消费其实很大,一是买宣纸,二是盖房子,买纸当然是为画画,盖房子是为了画画,也是为了看画,所以搞了一个“老甲艺术馆”。拔草、种树、栽花,已够我锻炼的了。
一个穷乡僻壤的孩子混进了北京,上了大学,又混进了专业美术队伍,生活已经小康,画也有几家收藏,地球的东西南北也转了几个地方。这些说来之不易也可,说来的容易也可,我并未刻意追求,只是因为画画的一种机遇,或说一种想画画的欲望所驱使,而走上这条路。
这也许要感谢母亲的遗传因素。母亲平时对任何文艺的东西都感兴趣。那时村里的演皮影戏她每场不落,后来的收音机成了她的伙伴,出嫁后几年时间里影壁上的《樵夫砍柴图》就是她从《芥子园》临摹的。她的那几套画谱便是我经常折腾的东西,有印象的是《芥子图》和《醉墨轩》,母亲有时还要讲解一番。
从小我喜欢瞎划拉,在书上、墙上、石头上、本子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画了一幅抗美援朝漫画,得了“甲上”,非常高兴,初中时虽是美术课代表,但当时并没下过什么功夫,那时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指导思想。不过还是曾冒出来想考美术学院的念头,由于听说要学八年,吓了回去,不再去想。
初中毕业统考未被录取,倒考上第一机械工业部办的一所中专,混进了北京。北京是艺术的温床。不知什么时候我又划拉了起来,逛书店,搞临摹,画速写,课余时间全部干这些事情。对专业尤其对长时间呆在同一个大房子中工作感到非常害怕,不如一个农民在山坡上干活更风光,依然决定回家,准备考美院,考不上就当农民。这一决定老师、同学都很不理解,父母见我卷铺盖回家还以为我犯了错误。
1958年我考上了北京艺术师范学院,虽然当时“大跃进”、“三面红旗”、“政治挂帅”,我却只知道学习、画画。刘亚兰老师曾说“听不到贾浩义说句话”。到底说没说话我也不清楚,只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每日都处在学习的兴奋状态中,每日都觉得自己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一切困难(三年自然灾害)对我都无所谓,别人浮肿,要休息,要睡觉,学俄语。没有课间十分钟,每分每秒都不愿放过。为什么?不知道。要当大画家?没想过。只有加油学习才行。后来班上让我介绍学习经验,我想了想无经验可谈谈,只是“画”而已。
不知不觉毕业了,我还没从学习中清醒过来,毕业后可能到哪儿去,一点儿都没有想。当学校宣布留校也不骄傲之类的话,我并无什么感觉,回忆起来,当时还在做学习梦,还在想着怎样画画,并未意识到要到社会上去工作了,是有些好笑。1962年反右倾搞精简,把我们几个年轻助手给精简下来,告诉我已被调到朝阳区文化馆工作,我便雇了一辆三轮车,抱着一被,一褥,一卷画坐在上面开始了了17年的基层文化馆工作生涯。
文化馆很适合我——去了不久我就感觉到
“文化馆是良心工作。”当时馆长对我说。
“学院说你是白专,我们要的就是这种人。”馆长后来说。
画画、辅导、办班、扫地、找水、生炉子、发通知……下厂、下乡、吃派饭,抢“三夏”……
“文化馆需要万金油式的干部。”馆长经常说。
1963年到京郊金盏公社配合“四清”试点搞了一套“金盏”村史。由于政法需要,画得又比较真实,在中国美术馆观摩后引起北京市美术界的注意,当时的报纸、出版社及美术界的领导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