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现代纤维艺术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构成语言,应突破二维或三维特定空间的局限,摆脱传统设计中的“静”的状态,参与表现“动”的意识,争取体现四维观念、五维观念,从品质上去加入时空环境的创造。因此,考察现代纤维艺术的语义,应从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的形态、放置方式、交流方式及其功能等角度来分析。
关 键 词:纤维艺术 语义 建筑 环境
一、现代纤维艺术语义的切入点
安妮·阿尔伯斯(美国纤维艺术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说:“纺织品设计不应该是平面的。”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意识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努力从一些千篇一律、窒息人性的建筑形式中摆脱出来,追求具有个性发挥、富有情感的居室环境,希望兼容多种意识的空间环境设计,从各自特异的领域向多元发展,以展示自身特有的当代精神,而具有多意、抽象特殊性的纤维艺术正是参与当今环境设计的适宜媒介。这是因为:第一,从观念上讲,多种意义的界限不确定的设计,更能适应开放的多层次的空间环境。例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具有宽泛的文化体验与共融的氛围。第二,从形式上说,传统的纤维品设计不能适应现今环境多变的装饰方式,不能给人们完整的视觉感受,以致影响环境的系统协调。而具有抽象性多意风格的纤维艺术,能够正确地协调现代形式的建筑环境,影响人的感官、经验和思考,使人们理解并参与创造,达到人——作品——境——社会的协调与平衡。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积极参与时空环境的变动创造,使之体现出时间参与的意义。其次,横向经济联合艺术本身也应突破二维或三维特定空间的局限,摆脱传统设计中的“静”的状态而参与表现“动”的意识,争取体现四维观念、五维观念,从品质上加入时空环境的创造。把纤维艺术本身和城市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纤维艺术概念往公共艺术方向改变,城市需要引进开放、灵活、有生命力的艺术,而建筑、艺术、生活之间的界线也在逐渐模糊,这些都是现代艺术以及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让现代艺术融入城市,使城市由此产生一种新的观念,让纤维艺术影响本地人的生活,影响到使用这些作品的人。
对于现代纤维艺术而言,其公共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现代纤维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门类所具有的属性。因此,考察现代纤维艺术的语义,应从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的形态、放置方式、交流方式及其功能等角度来分析。
1.悬挂
用悬挂的方式将纤维艺术置放于建筑空间中,形成各种形态特征和氛围,这种形态要求所使用的软雕塑材料具有良好的悬垂特性,且色泽、形态、材质的不同组合,在建筑中会产生相异的空间效果和空间层次。比如,美国软雕塑艺术家雷诺阿·察里斯的《秋·自然的垂落》,即表现在商业建筑共享空间中的悬挂式小品,为现代忙碌而紧张的人们,增添轻松的氛围和感受,同时增加建筑空间的层次、艺术化、趣味化,突出空间的个性特征。悬挂式结果表现的张力丰富且灵活,气势宏大、结构复杂,具有强烈的装饰效应。
2.环绕和支撑
利用纤维材料柔韧性的特点制成,形成环绕的三维构成空间,软雕塑的雕塑特性在这种结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采用缠绕或包扎等方式制作。比如,保加利亚软雕塑艺术家马林·瓦尔班诺夫的《阿波利亚》,以两个半圆柱的形态伫立于空间中,就作品而言,给人一种情感的表达,在建筑中又成为重结构空间形式或雕塑空间内涵的重要手段。支撑式结构形式主要是针对软雕塑所使用的软性纤维材料,使用硬性金属丝或木架作支撑。其支撑物与作品主体在材质、形态、色彩上对比协调,它与环绕结构软雕塑的共通之处是弱化空间分割界。
3.地面堆积和动态
主要指以地面为载体,用堆积或平铺等陈设方式来表达地面——纤维材料——空间的关系,动态是利用风力等作用来表现纤维材料张力的“活动雕塑”,并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新形态的出现,注重空间的动态造型,使作品与自然、环境充满变化和运动的生机。以上多种物质结构形式的纤维语言是用体积或体积所规划的空间来表达的,除了它自身具有的空间之外,还有一个空间范畴,那就是作品与欣赏者营造非现实空间,也就是作品与欣赏者发生情感共鸣时产生的“精神空间”或“精神层面”。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语义特征
克莱德·罗列·斯特劳斯(法国人类学家)说:“这是一种治疗我们必须居住的、功能的、功利建筑的厌恶情绪的极好良药,它疑聚着深厚的人类手工制作的情感。”
所谓“语义学”,指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符号的使用无处不在。纤维艺术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形式美感,而且还包含了更为深层的意义,即“亲切、温暖、安全”的符号象征。它和文字等符号系统一样,成为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媒介。设计语义主要强调设计意义和设计语言意义,是关于艺术设计造型语言观念的传达,发挥设计语言和符号的作用,并使这种语言能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它体现设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成为沟通设计师与观众之间的一个桥梁。根据纤维艺术的存在形式和自身特性,其语义特征归纳为下列几点。
1.材质与技法结合
创造回归自然的氛围,赋予人情味和情感特性。与历史悠久的壁挂相比,纤维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盛起来的主体织物。它将多姿多彩的各种纤维材料演变成雕塑语言,表达现代生活空间中所需要的三维情感形象。20世纪初开始的新建筑运动,倡导建筑的“功能主义”,把建筑视为“住宅的机器”,几乎完全废弃了建筑的所有表面附加装饰,而且建筑的材质是工业革命以来发明的钢筋、水泥、合金、塑料等硬性物质。人们确实在这样的建筑与住宅中得到了方便,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它们缺乏个性和人情味的冷漠。纤维材质上具有相对柔软的触觉和视觉感受、温暖柔和的色彩和变幻不定的构成形态,这些形态特点恰恰能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成为弥补现代建筑冷漠感的首选艺术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应用在现代环境装饰中。
2.视觉感受与空间的完美结合
与平面艺术作品相比,纤维艺术所展露的视觉效果,营造的空间意境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状态,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空间和视觉艺术,而是企图通过空间与场所、环境与行为、功能与活动、结构与形态、文化与心理、社会与经济等多种关系的综合处理,全面改善和提高建筑环境质量与生活环境质量,使空间更具有“场所感”“亲和感”“家庭感”等积极因素。这种有意义的装饰不仅反映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真实感受,而且折射出设计功能的特定标准,从人的精神需求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来丰富和深化纤维艺术的设计内涵及其在环境中应用的存在价值。
3.环境形态
此处的环境指自然环境、放置纤维艺术品的空间——建筑环境和公共环境发展所处的设计环境。纤维的艺术形象,除了用一些具象、象征手法外,主要通过意境的渲染来激发人的情感并给予人们某种空间上的启示。在具体运用上,它有时可以是以时空向度、诱导观察为主要形象表达大厅或展厅的功能性表现;有时可以是朦胧抒情的休闲空间的含混形象表现;也可以是自由虚拟、梦幻多奇的娱乐空间的拟想性形象表现等。在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
4.纤维艺术的“物”化特征,成为人与环境的中介
它是一种使用功能和视觉效应相融合的环境艺术,所依附的基础是空间本身和构成空间的各种元素,形成现代室内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纤维艺术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是当今科技、文化、经济在室内空间中的一个聚集体,是现代人们情感向往的物化体现。从现代纤维艺术表现的题材上来看,大都反映现代人们对历史、自然、人文现象、文化传统、社会变革、科技进步等的认识与理解。关键是已渐渐走出了狭义的“墙面装饰”的范畴,而将“墙”的概念融入到作品之中,创造或改变着所处空间的种种元素,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如果说“建筑是历史为人们看得见的面貌”,那么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组成部分的现代纤维艺术,也就相应体现了一个时代精神风貌和科技文化的特征。
三、语义创造与建筑环境的结合
杜桑(德国学者)“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只要艺术家认为那是艺术。”
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趋势是争取流动的、具有可变性的空间,而利用纤维艺术就是达到这种要求的重要手段。用悬帘式、屏障式划分空间是室内常用的手法,利用纤维分割空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能做到空间流通、开敞,可分可合,自由分割,且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增加功能上的灵活性。比如,美国加州圣罗萨市邮局大厅是一个高25英尺、长达160英尺的矩形大厅,设计者L.托尼用纤维材料将其分为四个长40英尺的空间,选择靠近街道落地玻璃窗一边1/4大厅的空间,设计了2000多条亚麻线从厅顶上悬挂下来的立体装饰——“雨丝”,在此纤维艺术品下自然限定了一个休息空间,让人们在享受加州阳光的同时,也能观赏珍贵的连绵雨丝,艺术地分割了邮局大厅的功能区域,又不影响整个大厅的通透和人们办事的顺畅。一些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的纤维艺术,还常常可以成为建筑环境的重点,从而构成建筑环境与纤维艺术一体的特色空间。美国设计师D.斯奈得在拉斯维加斯市表演艺术剧场观众休息厅,用不锈钢丝和霓虹灯管组成一个高52英尺、宽26英尺的纤维装饰品。无论四周灯暗与否,均成为观众瞩目的中心景观。由于纤维织物具有的通透性,它又与灯光结合起来作为发光平顶。新加坡帕维朗旅馆的餐厅平顶就采用连续的布袋状布幔作为顶面装饰,将灯隐在布的波浪之中,白天晚上都有柔和雅致的感觉。还有,将布绕柱四周形成通长的发光灯柱,灯柱的色彩还可随着时间或季节的变化而变更,创造出独特的诱人气氛,这种设计手法在我国的娱乐餐饮空间亦有应用。
合作与交流是大的趋势,设计艺术更是如此。“现当代设计活动的发展与各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流派在进行演化,更迭、交替与转换。”正是这些理念与流派的变化,促进了设计范畴、设计形态、设计形式、设计语言、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文化、设计美学的发展,使得不同类型的设计在同一理念的引导下具有某种共同的语义特征。人类在进步,纤维艺术在建筑语义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诸葛雨阳.现代纤维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邬烈炎.现代纤维艺术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3](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闻人军.考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5]林乐成.现代国际纤维艺术.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