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是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亦是古玩中的独立门类,近年来又成为收藏家的爱物,一件清中期的浮雕竹刻笔筒的拍买成交价可在2万以上,香港佳士德拍卖的这件清代《醉酒图》笔筒成交价在22000港币(如右图)。
虽说我国的竹雕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但竹刻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是在明朝中叶,从明正德、嘉靖、万历、到天启年间,代代有杰出的竹刻艺人,主要创作地在山清水秀的江南地区。据清金元钰《竹人录》记载:“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嘉定朱松邻。”这就是竹刻史上的两大流派,前者称“金陵派”,后者称“嘉定派”。
金陵派的创始人濮仲谦,名澄,其姓原为复姓濮阳,后人取其姓第一字。据载,仲谦貌不惊人,但技艺超卓,善于因材施艺,相形度势,略加施工,即可成器。作品的风格朴雅豪爽,情趣天成。据说他居金陵三山街一带,靠卖他的作品获厚利者有数十人之多,而他却一贫如洗。
金陵派竹刻,还有两位最著名的艺人,一位是李耀,字文甫,他的成就虽不如濮仲谦,但他为金陵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另一位是清中期的潘西凤,他所制竹刻不事雕琢,追求神态之趣,郑板桥称其为仲谦之后第一人。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