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绝大部分是用陶范法铸造成的。后代未知此法,作伪都只能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造。由于当时作伪的人,只讲究器物的外形,还不知道古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判别青铜器是否用陶范法铸造,对于确定青铜器的真伪,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后代伪器的铸造方法和古代用陶范法铸造完全不同,因而伪器所呈现的铸造现象也不相同。观察是否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方法,是看青铜器是否有块范对合的痕迹,即是否有“线”,也就是看应该合范处是否留有对合的痕迹。在商周时代,任何一件青铜容器,它的块范拼合的痕迹都有一定的规格。随着时代的进步,合范的方法虽然会有所改变,但任何一件块范铸造的青铜器,要想在拼合的地方不露痕迹,即使是最熟练的高手,也难免做到天衣无缝。
有的青铜纹饰不多,表层素面较大,合范的痕迹容易修饰,但在阴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仍然会留下痕迹。但是用蜡模法伪造的青铜器,表面却比较精细。失蜡法能铸造各种形状和有特殊装饰的器物,不需要多作加工。但是用这种方法,早期伪造的青铜器是没有任何范痕的。后期的失蜡法是在模上贴蜡片,所贴蜡片不合缝,铸造成后所显示的痕迹,甚至会使人误认为范线。怎样从残留物判断青铜器的真伪
商周青铜器由于块范拼合,事实上不能保持精确的平衡。在内范、外范之间若稍有不平衡。就容易造成青铜器器壁的厚薄不匀,或者产生重大的铸造缺陷。为控制器壁的均匀和作徽校正,商周时代的工匠普遍采用了厚薄相似的小块铜片垫在内外范之间,使内外范之间的空隙保持稳定和均匀,提高铸造质量。这在早期的绝在多数青铜器上都是可以到的。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蔽。
垫片的合金与原器成分不一定相同,氧化的呈色也不相同。有的垫片采用当时旧铜器的碎块,有的碎块上还带有花纹;有的垫片整块不明显,或者只暴露出一小角的线痕。范内的垫片在浇铜溶剂化物时不可能完全融合在一起,只要仔细观察,总是能够发现的。垫片放置部位往往相对地有规律,寻找时应注意相对的部位。
早期的作伪者,不懂得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因此完全没有垫片。如果传世青铜器上没有任何垫片痕迹,这将是作伪的一个重要信号。有的铭文中垫片的周围线痕很明显,在垫片上也能表现出来,作伪者在冒充这些铭文时,把垫片墨拓的轮廓线也仿造出来,但那是在整器上的仿造,不过刻牙出来痕而已,在实物上与真正的垫片并不相同,细心鉴定当能察觉。
陶范的范土,通常有红、灰两色,但黑色的范土未见。黑色的范土一般来说是翻砂的迹象。因为在翻砂时,泥土中要夹杂适量的石墨和有机物,这些物质经炭化后呈现黑色。绝大部分传世和出土的青铜器,不少尚保存着范土。
有些青铜器的器足、耳部中间也须封有内范,这些内范在和外范拼合时,必定有接触点。如鼎足的内向一面,大多有这样的接触点可寻。接触点上或表现为一个小缺孔,或者是内外范之间插有铜片、小铜棍之类作支撑。而早期的伪器,有的与器件的结合是采用焊接的方法,做上假锈掩盖之;或者在足的底部空出一大块,使内外范结合起来,然后再用另一块铜封住,加以伪装。
古代块范铸造的青铜器,表面光洁度好,纹饰甚至纤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气孔,更少铜液灌注不到而产生缩孔的情况。而失蜡和翻砂铸造的伪器,经常在表面出现一些砂眼,有的甚至产生缩孔等缺陷。如不了解这些情况,很可能会以为砂眼和缩孔是旧铸造的特点。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