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本尊”,可说是密宗佛教的独有。藏传密宗佛教属金刚乘,即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崇奉为标准,“身口密”结合,可“即身成佛”。这就要求修习者选择一种佛或菩萨作为本尊,由上师灌顶传授,自身观想本尊形象,念诵本尊咒语,迎请本尊与自己合一,达到成佛目的。本尊就是“根本尊胜”的意思。
本文中提到,佛像分“寂静相”、“忿怒相”两种。除少数本尊外,多数本尊都是呈“忿怒相”,这也决定着这些本尊都造型复杂、奇特、神秘,这些都深深吸引着收藏者。本尊像还可分两类:一类是单身,一类是双身。双身者即为主尊怀抱明妃,相拥呈交媾状,民间俗称“欢喜佛”。欢喜并非指男女淫乐、性交之事,而是指佛用大无畏大忿怒的气概、凶猛的力量和摧破的手段,战胜“魔障”而从内心发出的喜悦。“双身像”还表示密教的一个修习法门“乐空双运”,于极乐中悟出“空性”,但是主张“男女双修”的。一般“双身”本尊的价位要高于同类型的“单身”本尊。现在,本尊像的市场极好和他造型的诡异有着极大关系。至于为何本尊多以“忿怒相”造型,可能也是为了全面表现密宗教义及给修习者以深刻的印象,不想却给我们这些后世收藏者以异样的美感。
密集金刚、上乐金刚、金刚萨埵、金刚持、四臂观音是密宗各教派共同修习的本尊。在众本尊像中,数量不少。四臂观音和金刚持是少有的“寂静相”本尊,其余皆为“忿怒相”。
金刚持,又名“持金刚”。金刚持只是一个概括地说法,手“持”金刚杵、金刚铃表示“明觉性”。东南西北中“五方佛”的报身都叫做“金刚持”,它们是由一个“金刚总持”的佛法身划分出来的,而这五个“金刚持”报身合一,又会演化出第六个“金刚持”,名为“金刚萨埵”。关系实在复杂,所以市场上很多人将“金刚持”和“金刚萨埵”混淆不分,也情有可原。一句话说,金刚持是法身,金刚萨埵是报身。名称不同,但对于我等方外之人其实意义一样,对崇奉藏传佛教的人区分就大了。市场不见金刚持的双身像,只在故宫及一些地方博物馆中可以见到,但他的单身像也很少现身拍场,只是北京翰海公司曾拍过两尊明代金刚持像,都在2万元左右。这也是因为大多数人对密宗理论不熟悉,不了解金刚持作为本尊的意义所至。
金刚萨埵也是常在市场活跃的“角色”。他一般作“菩萨装”,手持金刚杵、金刚铃。宫廷造像也屡屡选用金刚萨埵为对象制作金铜佛像,赏赐给西藏。中国嘉德2004秋拍推出了一尊精彩的明永乐铜鎏金金刚萨埵像,这尊像带有明显的宫廷风格,“菩萨装”特征完备精美,手中金刚杵、金刚铃完好,“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清晰,19.5厘米的尺寸也数适中,这些都为他110万元的成交价作了有力注脚。作者分析,中国嘉德此次佛像专场普遍成交价格不高也对此尊佛像产生了影响,如果宣传运作得当,他应该在300万元左右。
2004年11月1日,“大威德明王”一词成了佛像市场人人谈论的话语。1906.2万元的“捅天价”让许多摸爬滚打多年的收藏者咋舌不已。要知道在此之前,金铜佛像连上500万元的都寥寥无几。香港佳士得所拍的这尊明王像,虽命名为“大威德明王”,但他手中所持法器多已遗失,从现有的造型很难分辨他是属于哪一尊明王。藏传佛教有 “八大明王”的说法,即为八大菩萨的“忿怒相”化身,也作为本尊修习的对象,和“金刚”是一回事,只是译法不同而已。香港佳士得这尊“明王”三首、三眼、八臂、结“降三世印”,这些都不足以断定它是否属于“大威德明王”。但尊格的不定丝毫无损于他的价值,它的身姿呈俯身向下状,身缠无数小蛇,足踏法轮,底座涌现无数水波,这些都不是作为密宗休习所用的标准仪轨,在明代宫廷佛像中难得一见的,尤其尺寸高达1米,威武雄健,用笔墨形容他都觉得有些词穷了。本尊为方便携带修习,他的金铜佛像一般不大,都在20厘米左右,很少有超过50厘米的,这尊能超过1米,确实罕见。前面文章中提到过,首都博物馆藏传佛像专家黄春和先生判定他为永乐所作,认为如果有“大明永乐年施”的款识,价位还会更高。不过这样一件珍品,空前无疑,虽谈不上绝后,但也很难有其他佛像可以超越了。
大威德金刚在市场上的本尊佛像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市场影响力也越来越高。大威德金刚,也称作“大威德明王”或者“六足尊明王”、“怖畏金刚”,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化身,无上瑜伽部父续修习的重要本尊,也是格鲁派修习的基本对象。清代,自宗喀巴之后,格鲁派(黄教)在西藏开始大行其道,最终取得“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大威德金刚在清代便被广泛铸造,宫廷造像也数量惊人,尤其是在乾隆时期。大威德金刚想的标准仪轨是“双身像”,主尊于胸前拥抱明妃,明妃左手托颅碗,右手持月刀,右足踏动物,左足勾于主尊腰间,主尊正面为大牛头相,,三层九头,最顶端为文殊菩萨“寂静相”,三十四臂,十六足,背光为一巨大火焰。因为教义要求,大威德金刚像的铸造极为繁复,北京翰海公司2004年秋拍成交了三尊大威德金刚像,其中一尊成交价为24万元,具有“鎏肉不鎏衣”的清乾隆宫廷风格,以23.6厘米的尺寸来看,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而今年春拍时翰海公司更以55万元高价拍出了一尊清乾隆大威德金刚鎏金铜佛像。
空行母的地位相当重要。藏传佛教中女性神祗数目众多,而修持藏密中的任何一种法门,都必须先修空行母瑜伽法门,获得大乐实证后,再续修本尊才能极易成功。因此她的造像也就流行开来。需要注意的是佛母、明妃、空行母虽然名称不同,但实质一致,区别只是在各自的职业侧重而已。佛母一般在寺庙中置于佛陀的顶端,作为“顶尊”供奉,明妃作为明王、金刚的伴侣,空行母就是独立的本尊了。狮面空行母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品种,手托颅碗,发成狮须直竖,以立像为主,宫廷作空行母不多,但市面上的民间作空行母都普遍受宫廷造像风格影响,在头冠、璎珞、面相、身姿上越接近宫廷风格,价值越高。天津文物公司在2004年秋拍中上拍的一尊明代披甲空行母像,题材少见,以35万元成交,已经是这一类型佛像的最高价了。
佛母中则以大白伞盖佛母市场最好,此像头顶的白伞为藏传佛教八吉祥之一。如果该佛母的伞盖尚存,那就价值极高了。天津文物公司在今年秋拍推出的清铜鎏金大白伞盖佛母像,因为右手当胸持的伞盖不见,虽整体造型简洁,头冠装饰漂亮,38.5厘米的尺寸也不小,但25.3万元不高的成交价还是说明了伞盖对她价值的影响。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