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效应
1,保护内容物
药品包装因其内容物具有理化特性,故从材料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到保护、贮藏、运输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泡、罩、瓶、罐、盒、袋、管以达到真空、无毒、无菌、防潮、防震、避光、防挥发、防腐蚀等保护目的。如痰易净(乙酰半胱氨酸)不宜与金属、橡皮、氧化剂、氧气接触,故包装设计应选用玻璃或塑料材质。含有遇光分解成分的药物,应选用棕色瓶等等。包装对于贮藏和运输同样很重要,例如不少药剂人员反映现有包装封口很少考虑到开启后如何保持药物稳定性问题。再如我们常见的许多水针制剂,过去许多厂家采用简陋的包装材料---一种薄瓦楞型纸作为安瓿和玻璃瓶一类易碎药品的缓冲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药品的破损情况严重。现在有些医药厂家就设计并使用一种吹塑成型材料来充当安瓿的底托,既经济、美观又安全。再如固体制剂常用的泡罩包装,长期以来都是用铝箔和PVC压合而成,后来又设计成功了双铝包装,其密封性能更好,外观也更漂亮,现在已经为许多厂家采用。
2,使用上的便利
随着产品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如何满足消费者方便使用是设计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比如不断改进的剂型从常用的片剂、胶囊、针剂、喷雾等到现在的油丸、滴丸、缓释剂、自溶性贴膜等来最大地发挥方便使用的功能。设计好内包装的同时,应注重配套包装的设计。如针对老人活动不方便,将治疗哮喘的瓶子设计的小巧外形,易于抓取,剂型选用喷雾,这样就方便了使用。考虑到盲人的不便,设计触摸式或可听读的包装。国外许多急救药品采用一次性含有药物的按扣型注射器,可以随身携带,使用迅速。通常儿科用药的包装应考虑到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可设计成非药品形外观,但要注意将包装盖设计成儿童不易开启的锁口装置,并附警示语提醒父母防止儿童误服。许多糖浆类药还配有一只带有刻度的塑料量杯,使消费者不再为如何把握剂量而大伤脑筋,大大方便了患者的使用。再如扬州制药厂生产的诺尔,静脉滴注时要求避光使用,所以在设计包装的同时特别配备了专用避光袋,未给医护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方便对临床效果的统计,提高产品质量虑,还可以在包装内设计一些反馈单,将医生及病人对用药效果、副作用即时收集起来,对提高药品生产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都非常有利。
3,防伪
防伪技术的使用既保护了企业的利益也保护了消费者免受假药所造成的贻误病情和经济损失。大量具有现代科技的防伪技术应用到医药包装上。如激光全息防伪封口贴,破坏性纸盒或瓶盖,甚至有企业用类似钞票纸的防伪说明书。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防伪,例如创造了一种蜡壳包装蜜丸,封口后印上金戳的方法,既保护了药物,又起到了防伪作用,并且美观易用,至今仍是一种优秀的设计。这里需要提到的是,追求新科技防伪只是一个手段,另一重要手段却往往易被医药企业忽视,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包装质量。通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企业CIS战略,在设计、制作、印刷过程中注意每一细节,严谨的工艺流程管理会给消费者以信任感。许多企业每批次的药品包装都高度统一,甚至色彩和纸张厚度都有专门管理,这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包装即使被仿冒也很容易看出差别。
二,视觉效应
1,便于识别与记忆
药物包装设计通过外型、标识、色彩来帮助识别和强化产品形象。好的包装外观新颖,具有时代感和美感,很容易给受众以亲和力。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疑大有裨益。医药企业应该是有着严格科学管理和经营体系的企业,建立企业识别系统(VIS)是必然趋势, 设计从标志、色彩、文字上严格遵从统一标准,树立品牌形象。那么,如何提高识别效果呢?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信息时代,各种媒体的视觉信息铺天盖地地袭来。曾经有实验证明,图形符号对人的视觉刺激和记忆时间都远大于文字。图形情报的效率是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考虑到药品重要市场在医院,而医务人员面临着大量的文字资料,如果再加上医药品的说明书、各种宣传资料,必然增加了视觉疲劳。为了便于医务人员识别和记忆,如果将抽象的文字设计成美观易于理解的标识或图解说明,势必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我国的药物可分为现代药和传统药,即通常所说的中、西药物。西药按照药理学可划分为几十种类别,按照应用又可划分为急诊、内、外、儿、妇、五官、皮肤、放射、肿瘤等科别。如果能将药物详细划分,在统一企业形象的基础上把不同类别设计成不同的色彩和标识,必然会方便识别和使用,并且容易使企业产品系列化,给人以整体的形象。国内外的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将药物商品名设计了标识。商品名是药品特有的称谓,主要是参与市场竞争,树立品牌形象。色彩对识别的作用更加明显,在药物的包装上可用不同的色块区分药物类别,一目了然。如:心血管药物用红色,消化系统用黄色,镇静催眠药物用蓝色,抗生素用绿色…在包装的指定位置标示出来。这在取用药品时可做到准确及时,避免了误用。就拿氯丙嗪与异丙嗪这两种药物来说,文字非常相近,误取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他们属于两种识、文字而导致误用、误服的事故发生。曾有一合资企业的新上市的心血管类药物竟将包装上的剂量单位“毫克”遗漏,而通常省略单位的情况一般习惯被认为是“克”,相差千倍,极易造成危险。更多的是忘记标注“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请置于儿童不易取到的地方”等关键性标识或字样。在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后,由于非处方药品是非专业人员自行购买使用,因此说明应更加详尽准确,必要时要附有说明图。外包装上应有粗体标注警示语:“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3,符合相应人群的心理需求
药品有处方药和OTC类药,使用对象有医院的专业人员,有病人家属,也有病人自行购买。他们由于存在性别、年龄、民族、文化层次、所处的环境的差别而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会因视觉暗示作用产生不可忽视的心理影响,而不同的人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类型进行调查研究.再有针对性地设计包装。许多企业包装设计并未进行调研和定位,单纯以企业领导或经销商的好恶来判定包装设计好坏,往往造成不科学的判断。美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高级认识,是复杂的心理活动。流行时尚以及符合美学规律(如:均衡、对比、韵律、主次、统一、动感、渐变、夸张、比喻等)的事物,一般符合多数人们的审美习惯。但应注意,有着共同心理经历的群体与群体之间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别。和健康人不同,在病人这个具有特殊心理的群体中,心理活动要作更具体的分析研究。病人属于有着复杂的心理变化,恐惧、悲观、忧郁、羞涩、烦躁是常有的现象。因此,药物包装的视觉设计应紧紧围绕病人状况而定:比如在色彩运用上,危重病人如癌症、尿毒症、肝硬化晚期患者往往心情压抑,情绪低落,药物外包装宜采用明度、彩度高的暖色调为主,以达到轻松温馨的效果。对于降血压的药物则不宜选用高彩度的红色,因为红色在视觉心理上的作用结果是往往导致体内释放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物包装则不能选用冷静、温和的色彩,恰恰要选用浓烈的暖色系,帮助病人提高兴奋感。医务人员多不喜好装饰过多的包装,因为干扰了阅读,这是许多华丽的设计常常不能得到认可的原因。再例如,对于年龄大的老人,中国传统多节俭,喜实惠,故不宜选用过于豪华包装,包装规格应充实,否则即使是儿女购买的礼品装也容易被排斥。因此说,关注使用人群和药品包装是否人性化是满足相应人群心理需要的关键。
三,文化内涵
好的包装作品应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一种文化的传播载体,承载着多人付出的智慧。医药包装应当建立在强大的知识积累之上的,一般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法律法规
药品管理法、广告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包装的结构、形式、文字、图案等均有要求。作为一名药品包装设计师首先应肩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设计前应该细致的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广告法》、《药品管理法》、《药品包装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办法》、《新药审批办法》等。按照规定向企业提请生产许可证、药品审批文号、广告审批文号、注册商标等相关法律文件。那些和假药劣药同流合污的包装,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宣传,必为设计界所不齿。
2,产品文化
这是由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每种产品都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和用途。了解产品本身是做好包装的前提。许多好的创意源自对产品的理解,找准了产品的诉求点。如红桃“K”补血剂那个刚劲有力的血红“逗号”,向大家宣告:“补血,永不停息”。许多中药组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自著名的医家和典籍,以文化积淀征服消费者的同时,再从宣传上强调高新技术工艺加工,进而使人们产生对产品的信任。现在的许多中成药包装千篇一律的使用绿叶和古画,但图形和其产品毫不相干。复方斑蝥胶囊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抗肿瘤处方药,为体现中药文化,陕西方舟的包装设计中绘制了由斑蝥、刺五加等药物成分组成的瓦当图案,运用了水墨画的效果,并引用《本草纲目》中关于斑蝥的医论,很好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3,企业文化
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都可以从包装上反映出来。如经营理念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是以追求奇特新颖还是稳重严谨。现在的制药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时代,企业的整体形象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CI的导入使企业的精神、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主体性的内容,通过视觉表达的方式得以形象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的信息,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
4,营销文化
设计师对包装做到视觉冲击并不太困难,但能否体现出市场需求点在设计过程中却很难把握。通常的包装思维仅局限于设计包裹产品的外壳部分,而广义的“包装” 设计是指对产品全方位的计划统筹,包括有形的部分:包装、平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