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硬坛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在辽宁鞍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组联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 《中国硬笔书法》杂志 柳长忠
这次全国组联工作会议,当代硬坛的领军人物和各路精英齐聚鞍山,共商硬笔书法事业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与会媒体向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感谢庞中华主席和张华庆秘书长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感谢各省市区硬笔书法协会的主席们对硬坛媒体特别是对《中国硬笔书法》杂志的关心、呵护和支持!近几年来,本着对当代硬坛的关切和了解,肩负着办好《中硬》、推动硬笔书法事业发展的重任,我陆陆续续跑了十几个省市区,与各层面的硬坛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沟通,掌握、了解了不少来自各地各方面的信息,应该说收获良多,感触良多。借此机会,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汇报给大家,算是我对当代硬坛的一些审视和思考吧。值得说明的是,我所讲的都是个人观点,难免挂一漏万,以偏概全,甚至过激,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如果我的发言能对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工作有所帮助,能对当代硬坛的领军精英们思考问题有所启迪,我也就满足了。
一、关于当代硬坛的基本现状
(一)硬坛“南北纷争”的局面行将结束,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在调整、改革中将担负起统领全国硬坛的神圣使命。
一段时期以来,硬坛“两个协会”的纷争一直在人们的口头谈论,一些传闻也不时会冒出来,使硬坛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硬坛的统一协调发展。随着今年杭州《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的人事变动和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人事调整,我认为,硬坛“南北纷争”的局面行将结束,统一和谐的硬坛新时期即将到来。
我们知道,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由文化部主管的、代表国家硬笔书法组织的唯一合法社团。协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在组织联络、举办展赛、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不少事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客观的历史的一些原因,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内部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网罗的全国精英还不够多,主办的学术性活动还比较少,特别是有影响的品牌活动还没有形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协会的权威形象尚未完全树立。近年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为树立协会形象作了积极努力。特别是庞中华主席对上述问题看得清楚,思得明白,决心采取大动作来对协会高层和内部体系进行调整、改革。经庞主席提名推荐,并经主席团会议通过,张华庆先生出任协会秘书长。这一重大人事调整,已给协会带来了生机。昨天会议上华庆秘书长的主题报告,已就改革协会工作、推动事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思路。这预示着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将肩负起继往开来、开创硬笔书法事业新局面的神圣使命。
这次会议,应该说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在调整改革中大步迈进、开创新局面的新起点。我想,如果这些思路和举措能变成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下一步的工作纲要,变成各省市自治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并落到实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将以全新的姿态,统领硬坛,阔步走向未来。
(二)硬书组织呈现稳步、深入发展的态势,大多数省市区的硬笔书法组织在优秀领军人物的带领下继续显现生机。
目前,全国30个省、市、区中,除去云南、内蒙、西藏等地以外基本上都建立了硬笔书法组织。尽管组织名称不是很统一,内部构建也有差别,但各自在各自的区域范围内,顺时而举,千方百计,坚持不懈开展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硬笔书法正在逐渐深入人心。辽宁、江苏、四川、浙江、广州等省市硬笔书法组织成立都已有20年了。有的省市硬笔书法组织已遍地开花,其活动和影响比毛笔书法组织的还要多、还要大,地位还要高。如辽宁鞍山、本溪等城市的硬笔书法协会,其影响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毛笔,本溪硬协成立的时间比毛笔组织要早得多。工作开展得好的省市硬协为我们探索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大凡搞得好的协会,就会有一个团结战斗的主席团领导班子,特别是有一个敢于创新、无私奉献、扎扎实实抓协会工作的领头人;二是协会能够依托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并能团结自身范围内的精英高手开展活动,不断推出作品推出人才,使硬笔书法的根扎在群众中,扎在爱好者的心目中。湖北、湖南、河南、重庆、安徽、哈尔滨等省市硬笔书法组织也非常活跃,工作开展得也非常好,其创作及理论研究的状况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
此外,一些地方的硬笔书法组织还延伸到了基层。如广东东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已在常平、大朗等几个乡镇建有分会,乡镇级硬笔书法活动已很频繁。今年三月我去东莞参加他们的全市第三届硬笔书法大赛评选,顺便到常平、大朗两镇走了一趟。通过交流,我发现这里不仅经济发达,硬笔书法活动也多、氛围也好,还有不少创作上的高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这里的硬笔书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总之,硬笔书法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领军人物的经营,离不开高手精英的推动。
(三)硬笔书法活动(展赛)走过了“狂热期”,开始步入理性的、区域化的、多形式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全国性的展赛活动依然在艰难中不断推出。大家知道,《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已主办了九届大赛,“文华杯”已主办了八届,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持主办的相关赛事活动也已办了若干届。这些赛事都具有全国性,影响也比较大,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都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赛或者国展来给以认定,成为具有最高权威性的品牌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届别的展赛活动的举办日趋艰难,影响面也越来越受限制。
二是区域性展览交流活动正成为硬坛主流。这些年,省际内有届别的展赛、省际间联办的展赛以及大范围的邀请展,此起彼伏,一个接着一个。如辽宁、浙江、四川等省主办的省内有届别的大赛,有的已办了两届,有的举办得更多。广州、东莞、武汉、深圳等一些中心城市主办的有届别的大赛,也都主办了数届。由“民间策划、企业承办、个人资助、组合主导、精英推动、媒体参与、书友聚会、辐射周边、影响全国”的一些区域性邀请展、精品展,如当代硬坛百人展、广州国际硬书名家邀请展、“相约太湖”精英展、徐州雅集、绵竹硬书邀请展等展事活动,正在成为硬坛活动的主流。
三是网络展赛正成为硬坛活动的新模式,其发展前景良好。去年,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网站主办了“新浪潮•首届中国硬笔书法网络大展赛”,尽管参赛者尚不多,但开了硬坛网络展赛活动的先河,其评选、展览过程的近乎“零成本”,为硬笔书法在困境中开展活动找到了一条生路。除此之外,中国硬笔论坛与《中国硬笔书法》杂志联办的网络四季命题书赛也已举办了四期;不少硬坛精英利用网络举办个人硬书展更是不拘形式,丰富多彩。这种网络展赛活动将成为今后硬坛民间自发组织的硬笔书法活动的主流,并最终将带来硬坛活动的多元化。
(四)硬坛媒体开始呈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长期以来,硬笔书法界只有《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这一种专业性期刊,后来湖北的邹慕白先生个人创办了《钢笔书法报》,参与其间。这一刊一报在硬坛维系了多年。近几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创办了会内交流的《中国硬笔书法》报、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创办了《中国硬笔书法》杂志,《书法报》也推出了《硬笔书法》子报,加上“硬笔书法天地网”、“中国硬笔书法在线”、“中国硬笔论坛”等网络媒体,使硬坛媒体出现了多家争艳的新格局。特别是我们主办的《中国硬笔书法》杂志,作为大型综合性硬笔书法艺术季刊,全彩精印,高标准编校,在硬坛露面后,对纸质媒体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今年也开始增加内页彩印,《书法报•硬笔书法》也改为彩版,以适应当代硬笔书法发展的新要求。媒体的竞相发展为硬笔书法带来了新鲜空气,为扩大硬笔书法的社会影响,推动硬笔书法的学术研究,发挥了巨大的、深入的促进作用。
(五)硬坛组合不断涌现,“沙龙式”精英群体继续成为硬坛民间组织的亮点。
继河南蔚陆军发起“八只眼”硬笔书法组合之后,这些年来硬坛组合如雨后春笋,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初步统计,目前全国硬坛组合已达二十多个。组合的发展已由跨地域的几个趣味相投的书友组成,发展到以地域性为主的精英组成。如“岭南风”、“云之南”、“太湖笔韵”、“徽缘”、“朝天椒”、“古今道”、“六人行”等地区性精英组合,活动频繁,影响一方。此外近年还出现了依托网络结成的硬笔书法组合,如“沐风行”、“E书法”、“水一方”、“墨缘”、“鸣嘤组合”、“翕翥书艺”组合等等。硬坛组合现象反映了硬笔书法的多元化、精英化发展趋势,成为推动硬笔书法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六)硬笔写字教学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硬笔书法家的生存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一批热爱硬笔书法的铁杆哥们,为了既不放弃心爱的硬笔书法,又能解决生存问题,不得不深入研究市场,寻找硬笔书法与市场的切入点——硬笔写字教学。他们通过坚持不懈开展教学,走出了一条以文养文、以硬笔书法养硬笔书法的路子。如江苏镇江的陈云石,通过既教书法,也教做人,*高质量的教学立身,在硬笔书法教学方面,已成为地方一大品牌。目前他的教学规模已逾千人。此外,香港的雷超荣、浙江的贺东祥、安徽的邹永远、湖北的刘贤斌、辽宁的崔维龙等一大批硬坛老将新秀,根据各自的实践,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既为硬笔书法培养了后继人才,也实现了依*硬笔书法求生存、求发展,甚至奔小康。
二、目前硬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硬笔书法全国性组织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硬坛组织依然表现为各自分散、“群雄割据”的散乱局面。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虽是全国唯一合法的“官方性”的硬笔书法社团,但在组织上还没有成为领导、指导全国各省市区硬笔书法组织的“官方”机构,其核心领导地位尚未完全建立。加之历史的原因,杭州“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虽未取得合法社团的身份,但其活动并没有停止,其作用和影响依然广泛存在。因此,我认为,硬坛南北两个协会“分庭对峙”的局面还没有结束。“两个协会”存在的本身并不可怕,从推动硬笔事业发展上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理顺关系。如果杭州协会改为“中国青年硬笔书法协会”,在业务上接受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指导,那种格局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问题是,“两个协会”导致硬笔书法爱好者不知何处是自己的“家”,一些省级协会也保持“中立”,硬坛出现徘徊、观望、忧虑的现象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二)硬笔书法全国性“品牌活动”尚未推出。
由于客观的、历史的原因,类似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这样的“官方展”还没有推出,展赛活动应产生的权威性也尚未形成。这种现状,不仅挫伤了一批硬坛精英参与展赛活动的积极性,影响了硬笔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硬坛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人认为搞比赛就是为了骗取钱财,搞活动就是为了骗取作品。即使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人策划、组织的展赛,也很难征集到高水平的作品。一些没有责任心的人也乘机混水摸鱼,随意主办展赛,以骗取钱财、捞取名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硬坛全国性展赛活动陷入了不健康的怪圈。
(三)硬笔书法的学术影响力尚未产生。
一方面,学术活动开展甚少,参与者更是寥若晨星,使硬笔书法理论的构建、学术体系的完善缺乏推动力;另一方面,一批精英高手在硬坛成名后,又远离硬坛,进入毛笔圈。精英人才的流失,带来学术影响力的减退,使硬笔书法的学术地位难以确立,在文化领域的影响也难以真正产生。
(四)硬笔书法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市场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一只无形的手。硬笔书法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如果不能进入艺术市场,其发展必然缺乏原动力。这些年,虽然江苏、浙江等地组织过有硬笔书法作品参加的拍卖会,但是硬笔书法作品的交易情况不很理想,多数作品成交价格低,有的作品甚至无人问津,出现流拍;有的作品即使成交,成交价格与作品价值也相去甚远,更谈不上与画家或毛笔书家创作的作品相提并论。硬笔书法在艺术市场上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创作的积极性,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误导,使人们认为搞硬笔书法没有前途。此外,网络拍卖更是让人心酸,有的作者精心创作的作品卖出的价钱连功夫钱都不够。画廊里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即使经营者有心想推出,其结果也是“冷坐”墙角,无人问津。
此外,各地硬笔书法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素质低下,硬笔书法出版物质量低劣,学校硬笔书法教学不被重视,硬笔书法组织活动经费严重缺乏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要保持硬笔书法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这些问题。
三、推动硬笔书法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应转变观念,给硬笔书法以正确定位。
由于硬笔书法发展的时间短,工具表现上的先天不足,硬笔书法进入纯艺术的范畴还有一段路要走。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不能怨天尤人,小视硬笔书法的生命力,放弃对硬笔书法艺术的追求;也不能狂妄自傲,把硬笔书法说得过高过玄,而应正确审视硬笔书法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我认为,应对硬笔书法进行重新定位,把它定位在“健康休闲的文化生活方式”上来。这样定位的理由是:1、硬笔书法作为“绿色艺术”,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好的作用。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净化心灵、平和心态、愉悦身心;2、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习练硬笔书法,可以放松心情、休息大脑,让闲着的时间过得更有意义,从而达到练字休闲的目的;3、文化艺术的高品位,决定了人们会在生活中去追求它。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在大众喜欢的文艺形式中占有一席之地。习练硬笔书法,就是在传承文化、体味文化、追求生活的高品质。所以,如果把引导国人学习硬笔书法,变成引导国人投身到健康休闲的文化生活方式中,而非引导国人都去当硬笔书法家或利用硬笔书法挣钱。这样引导在社会上就会产生更好的影响,就会吸引更多的国人加入到“玩艺悟道,养性修身”的行列中来。
(二)应理顺思路,构建“宝塔式”硬笔书法群体格局。
是什么构成硬笔书法的“宝塔”?我认为,庞大的规范汉字书写者是硬笔书法的“塔基”,众多的硬笔书法爱好者和创作者是硬笔书法的“塔身”,少数卓有成就的硬笔书法创作精英和理论人才是硬笔书法的“塔尖”。硬笔书法要发展,这三个方面的群体都不能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硬笔书法组织者和工作者,首先要把写字教育作为先导,不遗余力地倡导国人写好规范汉字,传承民族文化,掌握硬笔写字的基本知识,构筑坚实的“塔基”;其次,要引导那些硬笔书法的爱好者,深入传统,写笔下字,练字外功,走正学书的路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出作品、出人才,构建好“塔身”;第三,要高度重视在硬笔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上卓有成就的精英人才,树立榜样,给他们地位,为他们施展“拳脚”创造环境,激励他们创作出流传后世的作品,支持他们开展学术研究,让他们在“塔尖”大放光芒,引领未来。
(三)应扎实运作,切实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完善组织体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应切实担负起这一重任,把整顿组织、理顺关系作为换届后的工作重点。建议换届后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会,既要网罗各省市区的领军人物,也要吸纳当代硬坛有影响、有实力的精英高手;既要理顺协会内部的工作机制,也要理顺与各省市区协会的上下关系。组建新的理事会要按照务实、高效、权威性和代表性兼顾的原则来操作,把有组织能力、乐于奉献、干事扎实的人,选拔到协会领导班了中来,同时也兼顾地域性、理论与创作、老中青甚至不同书体等方方面面;要建立会员标准,对现有会员进行重新审核、登记,符合条件的给予登记,并公布于媒体,不符合条件的可作为预备会员过渡。二是要推出品牌活动。可借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展、中青展和单项展的运作模式,尽快推出中国硬笔书法的全国展。可以把《中国硬笔书法》杂志策划、组织的中国硬笔书法大展作为硬坛的中青展。中青展在评选机制上要更灵活、更富有创新精神。要定期主办中国硬笔书法学术理论研讨会,加强理论研究,完善理论体系。三是要尽早组建硬笔书法学术专业委员会。目前,可以考虑设立学术方面的工作机构,参照中国书协的相关办法,着手组建教育、编辑出版、理论及楷、行、隶、草、篆五种书体的专业委员会,网罗各方面的专家、高手,形成各负其责、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