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理论 > 雕塑基础知识

关于雕塑创作和教学的对话 (作者:曾成钢 孙振华)

 孙:雕塑界这几年很活跃,展览很多,各种尝试也很多,尤其是1993年以来,雕塑的学术气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与之相一致,雕塑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显得突出,这种局面应该是雕塑学术发展的一个机遇。你认为你与当前更年轻的一批雕塑家之间是否存在距离?你对诸如装置、行为等非雕塑化的倾向是怎样看的?

  曾:近几年来,雕塑界的展览逐渐增多,方式也各式各样。雕塑形式语言和创作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与西方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的信息的传入,加之美术评论家的参与给中国雕塑家的创作加入了兴奋剂。展览的筹备也似乎是比较匆忙,与过去相比,雕塑界的确是活跃了,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在这种繁荣中有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成份。我认为雕塑艺术创作不是靠一次展览、一次策划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雕塑家有一个恒定的心态,需要一个长期的目标。雕塑评论也是这样,有些问题是一时说不清的,只有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才会显得有生机,我认为一切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否能带来生机很重要。我与当前更年轻的雕塑家之间是否存在着距离,这是看从哪方面来讲,如果单纯从艺术创作方面来谈,我想,距离不明显,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心态是比较开放的,还不太僵化,这也许是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要增长知识、活跃思维应该向前辈学,更应该向比自己年轻的人学。我对装置、行为等非雕塑化的东西,不持否定的态度,一直认为它是人类艺术发展一种门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一个事物的出现、发展和消亡都有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个事物存在都有自身理由和自身存在的逻辑。在这多样的艺术发展潮流中,我认为雕塑、装置、行为非雕塑化不要仅限于一般概念的讨论,更应该进行深入研究。我反对把雕塑与装置、行为非雕塑的东西扯在一起谈。雕塑作品是经过加工、创造,以及艺术家的技艺,创造出从人为世界升华的精神物化形式。装置是人们看到的、熟知的物象,艺术家重新让人们审视,目的在于使人们从习以为常的熟知的现象背后,认识到隐藏着的某种契机和人文价值。雕塑与装置的概念其实是相当清楚的,概念界线也相当明确。更何况行为艺术和非雕塑更是不属于雕塑艺术的范畴。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占有体积和三维空间,但我们决不能说是凡占有三维空间的物体都称之为雕塑。装置行为和非雕塑艺术从某种意义来说它给雕塑提供种种新的启示,展示了种种新的可能,给雕塑的语言形式拓展了新的空间。

  孙:作为近几年在创作上十分活跃的中国美院雕塑系的系主任,你认为学院教学与自由创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与过去相比有没有什么改变?如果学生在创作方面与系里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不一致,作为系主任,你会怎样处理?

  曾:中国美院雕塑系传统创作一直比较活跃,创作思维比较灵活,创作的形式比较开放。这几年间出现一批中青年教师具有相当的实力,在雕塑界也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已经形成雕塑系的中坚力量,雕塑系培养学生的宗旨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丰富灵活的艺术思维的创作能力。培养一流的雕塑艺术专业人才。这也是雕塑系一贯坚持的教学目标。但是,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创作能力,而且有较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与过去相比,今后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创作性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更好把握现代艺术。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基础教学课和创作课教学是一项比较难把握的问题,也一直是我们的雕塑教学中讨论最多,争论最多的问题。因为基础课相对比较稳定,专一,目的和标准比较明确,而创作课比较灵活,易变,也相对自由一些。我们在强调专业基本功的同时,大胆鼓励学生以自己对构思与形式的理解,对创作进行新的探索。对创作的把握原则是坚持二为方针与健康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当代艺术作品。

  孙:你认为现行的学院教育中,特别是雕塑教学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你们有些什么设想,准备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曾:中国美院雕塑系教学基本是按照西方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苏联的教学体系影响最为深远(中国其他美院也相似)。应该肯定,苏联的教学体系有它的科学性,经过教学实践与前辈们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中国的雕塑事业培养大批的人才。但是,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来的教学课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课堂作业没有生气,缺乏激情。雕塑各种材料运用较少,创作用材比较单调。因此我们把基础课与创作课的比例作了一些调整,实行两段落制教学。即前3年为基础课教学,后2年着重创作课教学,这样,各段的教学主题相对明确,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更好发挥学生的潜力,使之学之有效。“两段”制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要有相应改变。没有相应的硬件教学设施,就是有最好的教学目的也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经过反复研究,痛下决心自筹资金修建雕塑系教学大楼,改善教学环境,建立实材专业工作室,如石、木雕工作室、金属焊接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电脑工作室,加之原有电解铜工作室。并把泥塑教室、素描教室分开,使各个教室功能单纯化,便于教学设备建设,便于教学管理,使教学有序进行。配合实行两段制,建立各个工作室,构成现代雕塑教学的基本框架。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美院雕塑系的教师队伍断代缺编比较严重,目前,已经影响正常的教学课程安排。另外教师血缘关系太近,近亲繁殖,或许这是一时无法改变的现象。这对艺术教学发展不利,近几年,我们系将扩招研究生,想多招浙江以外或北面的学生,以培养师资力量。第三是雕塑教学教案建设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重视学问。著作、编教材、撰写教学论文等,在现代艺术教育潮流中,仅仅做一个技艺传授的工匠或师傅太不够,必须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必须对教学法有深入研究。因此,学问仍然是第一关键,要理论是个大趋势,一个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教师如果对此没有充分准备,那么他在未来的教学中就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深感不足。并想鼓励雕塑系教师编写《雕塑系教学丛书》,以编教材推动教学理论研究活动。

  孙: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在雕塑界一直被人们关注,被认为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系,在创作方面,如何形成自己的特点,形成整体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学术上的影响,有很多工作要作,对此,你对你们系的现状作何估价,对将来的发展有什么设想?

 曾: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创作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因为一是这里聚集一个强有力的群体,二是这里的学术气氛一直比较宽松、自由。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比较严谨。他们都有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有着一种坚定的专业精神。我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学术单位,要容纳各种艺术流派。学术研究,如果是清一色的话就无学术可言。学术的对象只有对不同的课题进行研究,才能形成学术的氛围。我们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打算举办雕塑教师作品展,并组织专题学术研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使雕塑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深化。对于雕塑今后发展,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要有一支高水准、高品格的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严格选拔任教教师,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一个教学单位只要拥有良好素质的教师,又有良好教学条件,才能有质量高的教学。要为在职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创作。对在教学、科研中有一定突出贡献者,分别给以精神或物质的奖励。另外,要聘请国内外著名的教授学者为雕塑系客座教授,充实教学力量,以解燃眉之急。因为雕塑系的老教授相继退休,教师缺编。雕塑系教学已面临着困难。聘请一些在艺术上有影响、有建树的老教授、老专家来上课,一是可以继续发挥老先生的学术带头作用,二是可以通过他们的工作作风、治学态度和高尚品格为年青教师树立榜样,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有利于教学的健康发展。第二,建立一个符合现代雕塑教学体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教学走向灵活、多能的局面,在继承原来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把原来一些比较单一的课程进行梳理。我觉得,我们的教学要不断改进方法,不管哪种工作方法或教学方法,每一种方法,却只是形式,而且要靠所追求的目的来支持。方法只是某种外表而不是实质,同样的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达到。但是,如果一个教学单位十几年来老采用同一种方法而不用其他方法,那绝对是成问题的。在实际工作中,在教学中,对各种新的情况要区别对待,对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抱开放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建立雕塑专业图书资料阅览室,因为图书资料是一种设备,是一个学术单位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从事高深研究的学术单位,唯有丰富的图书资料才能吸引教师学者。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计划每年购置一些有质量的有关专业图书。雕塑系藏书的特点是提供专业教学需要,便于教师研究。第四,为了开展交流,了解信息,活跃教学,解决目前近亲繁殖的现象,想与国内其它兄弟院校进行互换老师上课,可以采取上单元课形式,这样可以使一脉相承的教学增加一些外来血液,补充自己不足的成份。调动其他院校教师来上课,可以广泛建立学术交流,促进我系的教学发展。我认为教学必须放眼世界,根据自己的特点,大胆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一些有开拓性的教学经验,来充实我们的教学。第五,建立学生学习基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有偿服务,使自己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得到提高。基金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学生一些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经费。二是鼓励一些成绩优秀的而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第六,继续办好雕塑系造型艺术研究所,提高雕塑任务的设计和制作质量。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雕塑在环境艺术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将雕塑艺术融入公共生活空间里,已渐渐成为一种现代的环境文化。以优良设计、高质量的雕塑作品去孕育出清新的视觉空间,唤起大众美化生活环境的意识,进而创造出一个富有文化精神的社会,是我们应有的义务,责无旁贷。

  (原载于《美术》1998年第2期)

来源 : 中国雕塑研究中心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4/15/2019-09-18/2180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雕塑基础知识最新 美术理论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