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艺术家访谈,今天作客我们访谈室的是著名油画家闻立鹏先生。他是著名的爱国主义人士闻一多先生的儿子,他也是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拿起了画笔。欢迎闻立鹏先生作客人民网!请您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
闻立鹏: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的父亲闻一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人士,请结合您的名作《红烛颂》跟我们详细谈谈您的父亲对您的影响?
闻立鹏:可以,有一张画是我原来创作的,表现我父亲的一张画。这张画刚刚在美术展展览完。
主持人:闻先生也是特别喜欢画画。
闻立鹏:对。最近在评“双百”,其实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每个人的价值也体现的不一样。我觉得闻一多是这么个人物,他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这个我想稍微说一说。他是学画的,也是学油画的。我现在在中央美术学院,他原来是美院前身老艺专的教务长,也是当过油画系的主任,正好我也是油画系的主任。原来都不知道,后来研究历史才知道的,所以很巧的。他是一个诗人,是一个画家,是一个爱国人士,也是一个民主人士。最重要他的特点我认为他是从美术开始,他清华大学毕业以后,他就到美国芝加哥几个大学学了三年的画,所以他是美术开始。他的一生其实在追求美,他的老战友就说闻一多一生在追求美,他学画是为了追求美。搞文学史追求美,搞新诗追求美,搞美术更是为了美,最后参加革命是为了“大美”更广泛意义的美,所以我说他的人生是审美人生,他的特点就在这个地方,他的价值也在这个地方。他从美术开始,可以说创造实现了一个美的人生这么一个典型,就是人的生命美的典型。
主持人:您曾经讲过你的画风讲究精炼和谐、向往宁静的崇高、追求悲剧性的英雄主义,是不是也受闻一多先生“大美”的影响呢?
闻立鹏:完全正确。刚才说到一个艺术家的追求他也不是凭空来的,他是自然形成的,是他的社会经历、人生体验形成他这种观念,一种审美的趣味。所以我说闻一多的审美人生影响了我的艺术人生,我的老师很多了,我真正学油画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有最重要的老师,几个最重要的大家都直接教过我,比如说吴作人先生等等,我很感激这几位对我油画艺术的启蒙,但是回想起来真正对我艺术人生影响最大的启示还是闻一多。
主持人:我觉得闻一多先生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来给了您做了一个这样的亲身教育?
闻立鹏:他对我的影响有三个部分:(1)我幼年时候跟他生活在一起。他是诗人,他主张是诗化生活、诗化家庭,要艺化人生,小的时候他也很支持我。(2)到了上中学以后,就是解放初期这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他的书,而且也喜欢他的诗,特别是《《红烛》这个体现他整个人生的价值观念。所以中年的时候,使得我思想上那种革命的英雄主义,当时50年代整个就是这样的印象。(3)到了中年以后,就是差不多文革之后,我的思想更深刻一些。这个跟我在文革的遭遇、跟整个生活遭遇有关系,对他认识也深刻了。所以我再读《红烛》就觉得更理解了,当初看的时候还觉得在艺术上是一般的理解,但是这个时候读就理解了《红烛》的意义和价值。他对我的影响,第一他影响了我学画,这里还可以说一个小故事,就是我从昆明回到北平以后我又学了一年中学,就是初三毕业,那个时候十五六岁就到了解放区,那个时候是需要做封锁线比较紧张,就需要把东西清光。走的时候看到我那么小要到解放区,母亲很不放心给我准备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生活用品,甚至还给了礼品,当时还买了很贵的鱼肝油丸,但是后来说必须要扔掉,一个人跑过去就可以了,不可能拿行李的。但是有一样东西我舍不得扔,最后走的时候带了一盒码头牌的水彩,放在我的口袋里。因为我本来想去的时候就想学画,而且大家还看到我带着水彩盒来了,这个是偶然决定了我走上艺术的道路。本质上来说,还是小时候的熏陶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我现在对父亲已经不止是父子的感情了,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化人。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巨人,因为他是非常自觉的在追求他的人生价值。他在清华大学的时候是一个活跃分子,“五·四运动”也是活跃分子,他参加了很多很多社团。音乐、美术、戏剧、演讲等等都参加了,都是积极分子。他还组织了美术社,他是这个社团的负责人。但是他1921年毕业的时候,他重新组织了一个新的社团,这个社团有一个新的宣言,当时是没太重视这个宣言。其实个宣言是他整个人生的宣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个宣言就说:“人生也不过一百年,数量是不可能无限延长的,但是它的质量是可以无限提高的。,所以我们研究艺术就不止研究技术,而且研究艺术和人的关系,通过艺术来提高人生命的价值。”最后一句话特别重要,他说:“我们要拿自己的生命来做实验品”这个是他20岁的时候组织这个社团写的宣言,他往后各种各样的言论都表现了这个思想,今天就不详细说了。到最后演讲的时候,他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他表现了什么呢?就是这个思想的延续,就是追求人生最高的境界。为了理想,为了他的信念可以牺牲生命。可以说他是为了追求美开始他的人生道路,最后以实现美的生命价值来作为结束。所以我觉得真的是从心里特别敬佩他,觉得他这个价值的意义。他对我的具体影响,其实这一张画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主持人:闻一多先生的精神财富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品不仅仅是技法上、表面上的东西。闻一多先生说“技术无妨西化,甚至尽量可以西化,但是精神和本事是自己的。”您也是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做主任,中国学油画学会的主任,请您谈谈走油画中国化道路的意义是什么?
闻立鹏:好多外国人跟我说,中国有这么多的艺术你们为什么学油画呢?油画是我们西方的。出国的留学生也碰到这样的问题,当时是到苏联学油画,他们都问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么多人千辛万苦学油画是解决一个大的问题,是解决中国文化怎么走向现代,油画是属于现代艺术的范畴领域,它不是传统的东西。我们老说复兴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一二百年受屈辱的停滞状态要改变,文化也要发展、要改变、要振兴起来。除了把中国传统的国画现代化、提高之外。世界上好的东西、好的文化我们也应该吸收进来,来丰富咱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我说过好多次,我觉得像现代芭蕾、现代交响乐、油画等等从西方新传来的东西,是增加了中国文化的血脉。你弄的好的话,使他们更丰富、更有世界性、更有现代性。这就说世界文化的历史要求,这里我有一个观点,我觉得是可以解释很多问题的观点:“任何一个个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也好,它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空间、时间,它不是抽象的说一个什么什么东西。”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空间,而且每个人基因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这三个差别就是“时差、位差、体差”,我觉得是决定很多事情的因素。但是艺术也是一样,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那么要发展中国的艺术离不开这个。现在我们一般都说要求对应空间,我们要求艺术应该有本土化、民族化的东西在里面。对于这个时间我们要求艺术应该是现代的,应该是有现代性的东西。对应“体差”就是艺术一定要有个性,一定是个人表现出来的,否则每个人都是一样就没有意思了。世界艺术多元化是意识规律、是客观规律。现在我们比较重视这个问题,是有它的理论历史根源的,所以我很主张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上来。
主持人: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慢慢反思这个问题,首先觉得目前这个社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风格也是不行的。闻老师我看您著有很多的作品,比如说《艺术求索录》、《追寻至美——闻一多的美术》,还出版了《大陆美术家选集·闻立鹏卷》、《闻立鹏油画选》那么请您谈谈传统文化对您绘画艺术的影响?
闻立鹏:我老说我自己,其实也包括我们同一代的人大体上是“先天失调、后天不足”。我今年78岁了,1931年生的,你想赶上什么时候了?赶上抗战、然后后来是解放战争,整个是中国社会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所以影响到这一代人的文化修养就欠缺。我们好多同志刚解放的时候都以为我们是“五·四”的后代,的确是继承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但是现在看起来“五·四”有它一些负面的影响,当时是反封建,现在否定“五·四”绝对是错误的,当时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估计不足,现在我听《三字经》还很感兴趣的,其实《三字经》是少儿时候读的书,但是我这么大年纪了还感兴趣了,因为没有学过。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都没有接触过,就是后来长大了看看,那也是很肤浅的一点,整个我们这代人特别是学油画的这代人更缺,那个时候有时间就补充西洋的绘画技术,那个时候思想上比较轻视,另外时间、经济上也顾不上,所以说缺这一块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说有多少影响什么的是实在说不上的。但是我这个人比较喜欢看书,也有自知之明,也知道我自己先天和后天的缺陷。我算是比较努力,我觉得从中国传统的诗歌里对我影响特别大,因为我父亲是一个诗人,他小时候要求我们要背诗,有的时候也给我们讲。但是当时小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但是起码培养一种兴趣,对他的一种爱好。这个得到了很多影响,也影响了在我绘画上客观上对中国元素的利用。纯粹的油画是强调写实、对象的真实性,但是由于比较喜欢诗就比较在意它的意境。所以一个是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里面受一些影响,另外我很注意补充学习中国画的《画论》,中国的绘画没有经过整理成为一个系统,但是有很多画家的话语录,或者是他局部写了什么文章,反映了中国文化基本的概念,这个和西方是不一样的。我倒是比较有意识的学这部分东西。我老跟一些同学说,因为当时他们跟羡慕一些能够出国留学的学生,后来开放之后又羡慕那些有条件、有钱的人能够出国去学习的人。我说也不用羡慕,他们出国学习,他们得到留学机会是好的,他们能够更多吸收西方的东西是好事,可是他们相对也欠缺了,他没有时间接触中国的。咱们既然在中国,你就往这方面努力,我不放弃油画,但是我更注重与中国结合。我鼓励他们每天都要去看故宫,看中国博物馆的艺术沉淀,我说你们一个人去五次、十次不算多,这部分对我美术意识观念上影响比较大。
主持人:走入新时代以后,您的风景画作品肯定会更自由,创作的空间肯定会更大。您的那种崇高壮美的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其实也是因为时代的原因。
闻立鹏:对。
主持人:请您回顾一下您崇高壮美的风格这种形成的过程?
闻立鹏:刚才其实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了。
主持人:对、对。
闻立鹏:因为画疾风这些就可以体现这些,我就有意识的追求这些。
主持人:这个跟您当年画人物是一脉相承的?
闻立鹏:对。我是通过人物抒发我的感情,现在我是通过风景来抒发我的感情。所以我后来画了白石系列,通过画石头,这个艺术界内部反映很好,就是石头本身的那种美加上它体现的那种坚强,大概能体会到。我画的不多,但是看画的人反映非常的强烈。这批画我1994年在美术馆开了个人画展,我没想到反映那么强烈,很多人写了留言都充分肯定这个,觉得虽然画的是风景,但是体现了他们的心情,体现对人生、对历史的一种悲壮的美的情怀。一方面是群众的反映,还有一方面是我画的时候摸索出来的经验。那么后来我就从理论商探讨它的价值,这个时候有一个美术评论家水天中写了一篇评论我的画的文章,我觉得写的非常好。因为这个是自然形成的,理论家就看到它的价值,他专门写了一段《闻立鹏表现崇高壮美的意义》,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最近二三百年以来表现的人物画衰退了,同时表现文人画、小的情趣这样的东西发展起来了。但真正像表现沉重心情的一种东西相对就少了,特别没有直接反映咱们现在所说的“革命斗争”,这个就非常少了。所以他就认为对于悲剧、崇高、壮美体系的美术绘画作品缺乏,他说闻立鹏的画这个特点是好的。这个在理论上给我明确了,所以我就更主动的看美术史、画论,“崇高”这个词在中国没有,是从国外来的。我还写了一些关于“崇高”的文章,也更强调我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说要说传统文化对我的影响,和我父亲思想的影响,好像通过画的确还能够反映出来一点。
主持人:我觉得您也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从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到最后形成您这样的风格,已经非常有影响了。
闻立鹏:没有,现在还不能说这些。
主持人:我看了一下,您的作品是比较早的流入市场,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有一些艺术家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来顺应市场,但是您是忠于自己的艺术,您是怎么做的呢?
闻立鹏:我1994年搞过展览,那个展览是基金会的合作人帮助我办起来了。其实也很偶然,《红烛颂》这张画在美术馆又一次展出的时候,有一个台湾出版界的老板看到以后非常感动,他打听作者是谁。完了通过别人介绍我就认识他了,他觉得我的画很有市场。就介绍了另外一个企业家,这个企业家就是高雄地区的一个企业家,他们组织一个文化基金会。我非常感谢这个老板,因为这个老板比较有文化。起码对于我来说,他不是从商业来考虑的,他觉得我的画应该要让更多人了解,所以说进入市场和他有关系。这个确实对推动我个人的艺术来说有好处的,所以我就把它看作是市场经济正面的作用,帮助画家把自己推向社会,跟群众联系起来了。它提高了画家的自觉性,让社会认识到画家的价值,咱们有一段时间画家其实是背上一种工具,他没有得到画家本身独立的人格。所以当时画画不能签名的,有一段时间画画签名就属于个人主义,是要受批判地,所以说画家的价值、人格没有得到尊重。但是市场经济的好处就是不管你这个,就非要你签名,你签名才值钱,他尊重画家了。而且通过价格体现出来了,原来我们一张画画完了就宣传,宣传完了就放在床底下堆着,这个是没有出路,也没有办法到群众手里去。但是通过市场就做到这个了,但是我碰到一个比较好的画廊基金会,他比较有文化。所以我跟他签了合约,就是我画我的,你要你拿走,你不要我不管。他没有出题目,他就说你随便画。
主持人:其实如果有要求的话对艺术家是很痛苦的。
闻立鹏:当然了。现在的小青年都很痛苦,但是没有办法也是为了生存。其实市场上这只手是非常厉害的,它是无形的,但是你不能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你就没有办法生活了。不要说普通的小青年,像我们当时这样有身份的人也不能不考虑生活。
主持人:其实真正好的艺术品还是需要有真正懂它的人去爱护它、收藏它,这个是很正常的一个艺术品的作用流向。但是如果一味的迎合市场,那就太不应该了。
闻立鹏: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非常的苦恼、画家也非常的苦恼。买画的人不是懂画的人,懂画的人买不起画,有欣赏品味的人买不了画,因为现在价格太高了。所以我现在跟青年人说适可而止,能够通过这个市场行为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保持你能够生活、能够继续创作就可以了,不要就为钱去画,那真的是把自己毁掉了。
主持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
闻立鹏:对。
主持人:在生活当中闻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倔强的老人?
闻立鹏:反正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觉得是最切合实际,往往是最正确的。您尊重某某规律、听了某个人的话,最后一看就不对,画家的直觉还是最可靠的。
主持人:其实任何艺术家都要去考虑长远的规划,一味的迎合市场对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有些画家的画是用来看的,但是您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去反复推敲,这个跟你中国文化的哲学精神,包括您对意境的理解都是分不开的。您这里面又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闻立鹏:这个我觉得对于画画人来说,特别是画油画的人来说,色彩是可以入迷的。就好像打麻将最后出不来了,或者是像现在年轻人玩网出不来了,就迷进去了。艺术也是这样的,艺术对形式美的追求是有很多变化的,加上现在用各种不同材料、技艺,材料怎么变化你怎么弄,就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是很有兴趣、可以入迷的。所以马蒂斯说“油画的色彩就是吃冰淇淋,看了油画就等于夏天吃着冰淇淋一种美感的舒服。”就是色彩让你有美的享受,但是不能满足一点,现在有一种说法艺术让人能乐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光是夏天吃冰淇淋那么舒服,而应该让它动起来。确实是有很多人喜欢我的画,我想就因为这个原因,就是我还是注重绘画的形式美、技巧等等,同时它还有画外之音,有些甚至观众比我想的还多,那这样的话他就想看,他觉得有意思。特别是现在大家觉得轻松的艺术比较多,有一些审美的疲劳,所以说大家希望看一些苦涩的东西,想喝一点普尔茶之类的。就是让你好喝,同时还有回味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真正的大美还是悲剧性的美?
闻立鹏:对。
主持人:最后我想问一下闻老师,您刚才也跟我聊天提到,您最近已经退休了。您退休之后您的生活是什么样呢?还在继续搞创作吗?
闻立鹏:以创作为主,同时还有一些社会活动。有一些油画协会的活动,因为我是闻一多的儿子,所以都要采访、访问、收集材料等等这些活动,占了不少的时间。
主持人:您最近还有什么比较大型的创作计划吗?
闻立鹏:我当然希望能够在几年之内做一次比较大型的个人画展,这个要过一两年。
主持人:还需要时间。
闻立鹏:对。
主持人:油画的创作也是比较辛苦的?
闻立鹏:画的过程非常高兴,但是画完了非常辛苦。
主持人:谢谢闻老师,谢谢大家,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再见!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