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水粉画有机结合--访水粉画家郭振山
主持人:欢迎郭振山老师做客我网!
郭振山: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郭教授您看起来非常的年轻
郭振山:过40岁了,已进入不惑之年了。
主持人:能简单地谈一谈您艺术经历吗!
郭振山:大约在十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美术了,至今也近30年了。80年代初
期先后毕业于天津第一中学和天津美术学校,1987年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年已经有19年了。
主持人:您是怎么接触绘画的?
郭振山:说来也是个偶然的机会,从小我就对美术比较感兴趣,我的小学和中学美术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她们给予了我很多的关心与帮助,至今仍令我难忘。记得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曾经在一些少年美术类的刊物上发表过作品,对我的影响很大,现在我的工作除了教学和创作之外,出版书籍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主持人:您水粉画大部分都是画静物,这有什么原因吗?
郭振山: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学习很刻苦。毕业那一年得到了肺结核,不是很严重。毕业后恢复不是很好,所以我不经常出门,画风景觉得非常累,索性不如在家里画一些静物,很方便。我很喜欢画肖像,但是画的机会比较少,我的想法是画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画好了就可以。
主持人:您主要在静物画里最喜欢画那些物品?
郭振山:我最喜欢有两种。第一是水果;第二是衬布;我对衬布非常感兴趣。很多绘画爱好者都觉得我画的衬布画得很有特点。我在创作每幅作品的时候都会把衬布作为重点。为什么我喜欢画衬布呢?因为它的节奏与韵律的变化非常富有情趣,能恰到好处的展示出水粉画的表现技巧,同时又体现出水粉画画种的特点。我的画之所以让人感觉与众不同的,也可能是因为我在衬布的处理上有一些独到之处。
主持人:您出版了很多关于美术技法的书籍?
郭振山:专著大概有十几册,编辑的书籍就比较多了,现在上网就几乎都可以查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与河北美术出版社策划搞了一本《中国水粉画》书籍,自己作为主编。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本关于水粉画艺术的杂志。我们想为水粉画爱好者、教学与研究人员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学术平台。我想这本书出来之后对我国水粉画艺术的发展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水粉画在国内很普遍,但很有影响的画家、经典的作品相对较少,您希望通过努力会达到什么效果?
郭振山:水粉画作为一个画种时间并不长,大概有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更早一些,像我国的著名画家董希文先生,尽人皆知他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的水粉画画得非常好,一些作品至今看起来非常经典。还有很多著名画家像常书鸿先生,他是敦煌博物院院长早年留学法国。清华大学的关广志先生,四川美术学院的李有行等先生,他们是老一辈从事水粉画创作的画家,为我国的水粉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当时也曾有一些油画家,在画油画之前拿水粉做色彩稿子,水粉画也曾经扮演过这样的一个角色。
我认为水粉画在上世纪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是在本世纪40、50年代,为什么说是第一个高峰呢?刚才我已说过,那时很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有过从事水粉画创作的经历。比如像董希文、常书鸿、关广志、袁运甫、朱乃正等先生;他们的作品至今令人难忘。第二个高峰是在“文革”期间,水粉画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大街小巷张贴的都是水粉画,包括政治海报、电影海报等。我觉得那时的水粉画已经成为了一种通俗艺术,美术界的许多人都从事过水粉画的创作,水粉画的队伍在此时得到了壮大。第三个高峰是在77年恢复美术院校的高考后,水粉画作为美术院校入学考试色彩科目的主要内容。很多青年学子致力于从事水粉画的学习和研究,众多的美术教师在水粉画教学和创作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这三个高峰分别是:50年代,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和从80年代初期到现在看来并没有看出水粉画逐渐衰落的迹象,因此我们应对水粉画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不过水粉画自身也有明显的弱势,就是它还没有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认可。
主持人:您认为水粉画的弱势表现在哪里?
郭振山:原因有三:第一,大家都认为是大众艺术,或者说是一门通俗的艺术。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很难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地位;第二,在理论建设上还比较薄弱。从事水粉画理论研究应该说很少,同时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第三,我们国家目前还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得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艺术。水粉画有明显的弱点,保存起来比较困难,时间长了也容易变色。它的价格目前还没有提升到一定的位置。一幅油画可以卖到10万-20万,甚至上百万。水粉画要想卖到上万元还有相当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粉画的发展。
另外,尽管水粉画材料比较简单但干湿变化比较大,技巧掌握起来比其他的材料相对而言要难一些,所以很多人学到一定程度就放弃了,他们觉得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经历有些得不偿失,很多人转学其它画种了。这也是制约水粉画发展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主持人:据了解您的专业是平面设计,他与水粉画是否有什么联系,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郭振山:80年代平面设计都是以水粉画的形式来表现的。比如说那时候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都是用水粉画材料以手绘的形式来完成的,所以平面设计和水粉画结下不解之缘。凡是80年代从事平面设计的人水粉画画得都非常好,每天我们都需要用水粉这种颜料来搞设计。这些年我的工作是艺术设计,更确切一点讲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是水粉画。很多人都觉得我的水粉画作品中隐含着很多的设计因素,包括画面的构成、色彩与笔触都有设计的痕迹。这就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在学习水粉画的过程当中吸收了很多设计的元素。我的绘画风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我认为与我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每年我们都要创作大量的水粉画作品,今年我创作了一幅,比整开还要大。我以为:一直以来,水粉画创作只停留在小篇幅上,尽管篇幅的大小并不能评判艺术作品质量的高低。水粉画写生的作品和小幅的作品较多,大幅和创作的作品较少。我把一幅作品发到网上给大家看,目的是与大家进行交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我希望能多一些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我们也想搞一个画会、或者是研究会,从理论和技法上去研究水粉画。这样对画种的整体提升是有好处的,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水粉画的人数比任何一个画种的人都要多。
美术学院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的机构,从入学考试内容来看基本上是素描、速写、色彩,这三个科目。考取美术大学之前所有的青年学生都要学习水粉,入学之后作为色彩基础教学,我们学校有80%的专业都要从事水粉画的教学。这就意味着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都要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学习水粉画的人是最多的。我是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我只是教平面设计的某一个类别,平面设计是很泛泛一个概念,比较起来教设计的人少,教水粉画的人多。值得忧虑的是立志于这方面研究的人太少了。李老师算一个,我也纳入到这个行列里面来了。在水粉画研究上急需有一些人才加入进来。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艺术是多元化的。画种本身没有明确的界限。像陈逸飞,他既是一个画家,又搞摄影,又搞设计。艺术界限越来越小。我觉得每一个画种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我把从绘画当中吸取了的营养运用到设计上,绘画可以提高我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就提升了。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为什么学习设计专业还要画画,根据老师的经验凡是绘画基础好的人艺术感觉就特别好,设计容易搞的比较生动。反过来,我又从艺术设计中吸取的营养又运用到绘画当中去。也许大家对我的画还算喜欢?除我在技巧表达方面有一些自己的风格外,主要还是在画面经营方面做的比较好,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而且做到非常的自然,恰到好处,很容易与受众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我想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作用。陈逸飞先生每年都腾出相当的时间从事绘画,他说的设计在绘画中吸取了很多养分。
主持人:您的水粉画具有独特的风格,是否为绘画与设计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结果?
郭振山:平面设计需要简约。绘画也是在做减法。水粉画也当然如此,这也是由于水粉颜料特点与本身所形成的局限性所决定的,那么在简约需要艺术修养,需要对客观对象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简到什么程度呢?既要简约,还能保证画面相互关系的和谐,这是很难把握的。很多人都觉得我画中的每一个元素看起来都非常简单,但是放在一起却感觉非常的丰富。这实际上就是把简约的度和画面构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节奏关系,这也是一种设计。就像写一部小说,主次人物所占篇幅的大小,都要有控制和把握。我体会非常深刻的就是要恰到好处:水粉画是介于油画和水彩之间的画种,既不是油画,也不是水彩。其实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在做水粉画技法的研究,实际上是在研究油画和水彩的技法,使水粉画技法长期以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水粉画确实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就需要概括提炼和取舍。水粉画的特点就是恰到好处,多了一点也不行,少一点也不行 。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您除了精通水粉以外,在装潢艺术设计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您简单聊聊设计方面?
郭振山:我主要从事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传统上也称其为装潢艺术设计,也称为印刷美术设计,我理解印刷美术设计是和纯艺术结合最紧密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giaphic)在设计艺术领域里面发展比较好的一个专业。为什么?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国家有重多的大艺术家都有从事平面设计经历,像鲁迅、闻一多、林风眠等先生都从事过书籍设计,吴作人、古元也有过从事视觉设计的经历。这无疑对促进和提升视觉设计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平面设计当中我主要从事装帧设计。我出版的书大部分是我自己设计的,包括书的封面和内页。再有就是邮票和邮品设计,主要是侧重于文化类的设计。当然视觉设计中包含商业设计,像商标、商品包装设计等,文化类型的设计要求很高的艺术修养,如果读不懂一本书的人很难设计好一本书。我从94年开始受国家邮政局的委托,设计大概10枚左右的邮票。比较有影响的就是1994年设计《社会发展 共创未来》。这枚邮票是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首脑发展会议”而设计纪念邮票,这个会议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是最大型的会议,当时李鹏总理率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设计过邮票,邮票包括两枚邮票和一枚小全张。1997年举办的“八运会”是我国上世纪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全国运动会。本次运动会国家首次把奥运项目纳入到全运会当中,通过全运会去选拔亚运和奥运会人才。邮票的设计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天津的作者能够打入上海是很不容易的。本来最早设计两枚邮票,后来又追加了一枚小型张。这是全运会邮票设计当中是比较理想的一套。
99年设计了联合国《国际老年人年》的纪念邮票,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这枚邮票的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主题十分抽象,设计难度非常大,如何用一个图形表达这样一个主题对设计者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另外2001年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非正式会议设计的《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会议 中国》这个会议也是在上海召开的,也是国家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会议。当时有20多个的总统和国家元首云集上海参加这次盛况空前的会议,布什和普京总统都来了,这次会议开的非常成功,体现出了我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我觉得非常高兴的是能为会议的成功举办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参加邮票首发式的领导有的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他是现在的中国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及现在的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韩正及有关部门的领导。
另外一个比较满意的作品是2002年设计的世界杯足球赛。这是国家首次发行圆形异型的邮票,在国家邮票史上没有发行过圆形的邮票。而且是双齿孔的邮票。同时香港、澳门及大陆两岸三地也联合发行异型邮票小全张,这在我国邮政史上也是第一次,我觉得还是非常欣慰的事情。我们国家的足球状态不是很好,06年世界杯小组赛没有出现。中国足球下一届世界杯是否出现?如果不出线这枚邮票可能就是一个历史了。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李宗儒、郭振山两位教授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水粉画发展现状
李宗儒:我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郭振山先生,他是青年水粉画家。准确的说他还是设计家,他在艺术设计方面非常有造诣。通过他设计邮票就可以看出,他的平面设计非常有影响,一些重要的选题能够中选,是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方寸之间表现出丰富的内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足以证明他的设计能力。他是天津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主任,年轻的教授,在设计界非常有影响。刚才也曾提到关于水彩、水粉画的事情,我和郭老师都是研究不透明水彩。
主持人:您二位是怎么认识的?
郭振山:可以说我是看着李老师的画长大的。
李宗儒:我研究水粉画比较早,出版第一本水粉画画册的是在80年代初,那时候在全国这方面的书还很少。因为时间比较早很多人都注意我的书,我的书发行量非常大。发行了三版都买光了。这本书又带有理论性特点,水粉画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作为一个教材出现。郭老师非常的年轻,这可能对他有一定的启发,现在的成就越来越突出,在水粉画研究方面有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水粉画是一个群众性非常广的画种,所有学画的人都可以画,只是有高低的区别。但后来为什么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彻底研究下去?原因比较多,我就不细讲了。
主持人:绘画和平面设计有冲突吗,绘画和设计占的比重分别是多少?
郭振山:如果有设计任务我主要把精力放在设计上。我个人觉得绘画比设计占的更多一些。如果是一般的项目我不就不去了,有重大的题材项目我就去搞,而且一定要做好。
李宗儒:首先他是设计家,然后他是非常有才能的画家。水粉画的技法并不是很容易掌握,水粉画干湿的变化,色彩的调配规律,要研究到一定的高度是非常困难的。郭老师他是一个画家,而且他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他有个人风格,因此在全国站住脚了。他的水粉作品作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览并多次获奖这相当不容易,能够入选全国美展的天津水彩画、水粉画作品最多3、4幅。
国际上的通用用水调色,都列为水彩,水粉画是属于水彩。我们研究水彩画作为不透明水彩,在技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发展前景来讲,我认为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第一有群众性,教师队伍里面有很多从事水粉画教学工作的,一般的艺术类高校作为色彩基础教学的采用油画和水彩的非常少,大都是用水粉。
第一是普通性,第二是在设计的应用。在设计方面它作为一个设计的初稿、效果图,不管是包装、书籍、插图以及环境设计、服装环境、工业设计,初稿的效果图用水粉画是非常方便的。
郭振山:表现的比较灵活,既可以画的非常细腻,又可以非常粗矿;既可以薄,又可以厚;覆盖力强,表现技法的灵活多样也是得到很多人的钟爱的另一原因。
主持人:所以具有普遍性?
郭振山:是的。你想要的效果水粉画几乎都可以达到。水彩画覆盖做得不好。油画是一个很专业的画种造价很高,水粉画材料非常的便宜,好多人从开始水粉画画起最后过渡到水彩和油画,我认为是非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李宗儒:作为一般群众来讲,如果家庭装修的非常漂亮,挂一幅色彩画非常的合适,油画相对比较贵,国画挂在现代家庭里面似乎不是很适合,所以我向大家推荐水粉、水彩画相对比较经济,也比较的漂亮,作为装饰非常的合适。我认为是水彩和水粉画要进入家庭是非常合适的,相对来讲非常的经济实惠,色彩比较的鲜亮程度人们都可以接受。郭老师的画更有装饰性,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他的画?正是因为他的绘画当中融入了设计,色块的把握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舒服,有节奏感。像这类的画进入家庭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应该大力发展。
水粉画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是我认为可以慢慢改进,比如容易变色,只要把纸张选择好一些,在调颜色的样就一些也可以做到不变色。像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这些颜色不稳定,尽量少用。
郭振山:有经验的画家就避免这些颜色。
李宗儒:我的画保持20年不变色,因为注意了这些方面。水彩还不如水粉画稳定,有些颜色很薄,纸张发黄之后就容易变色。相反水粉画纸张发黄之后,浅颜色还是很漂亮。个别地方只要注意了解决起来不是困难。只要大家认识到水粉画的市场前景,水粉画好在什么地方?现在主要欣赏群还没有培养起来。我相信水粉画不会让人觉得廉价,是有价值的。
郭振山:陈逸飞的水粉画非常的好,《神话陈逸飞》一书里曾提到,陈逸飞在去世前两个月还曾经送给英国王储查尔斯小幅的水粉画。
李宗儒:水粉画的下一步工作应该注重加强理论研究。
郭振山:我作为《中国水粉画》杂志的主编,就是想在这方面多作些工作。
李宗儒:他致力于水粉画更深层次的研究,搭建一个平台,为更多的画家打基础。艺术要有多元化,类似的艺术是互相的交叉,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水粉画或者是油画、水彩画、国画,要互相的融合,要开发优势,谁表现的好,就是被人们所喜欢的艺术形式。我的观点要开发优势的画种,我相信在郭老师的努力下他的杂志会办得越来越好。
主持人:除了李老师之外,您还有没有和其他的老师学习过?
郭振山: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很多的老师如贺建国教授,他搞水粉画很多年,现在专攻水彩画。李家旭、陈重武、庞黎明等教授这些都是曾经教过我并在艺术道路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点的老师,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从他们的作品上得到很多的启示。我是在这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他们作品的感召逐渐下成长起来的。我上大学之前曾经考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但是当时两个美院考试时间重叠了,天津美院的考试已经到最后一门了,之前我感觉发挥得非常好,而中央工艺美院从那一天开始考,我只好放弃一个,所以我选择了天津美术学院。正是我上天津美院结识了这些的老师,这些老师在艺术方面和绘画方面非常有成就。才有今天的我。我对自己过去的选择是非常的满意。
水粉画尽管还是一个小画种,如果画好了一样可以有成绩。我做人的原则就是做事一定要做好,要很好利用天津美术学院的优势,天津地域的优势。这里我很想再提一位老师,就是天津工艺美院于益友教授(他已经去世了),他对我的影响非常深,我很喜欢他的水粉画作品,他对我的作品评价很高,他曾说我把水粉画画绝了,他对我所取得的成绩是很欣慰的,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生前希望这个画种可以慢慢的发展壮大起来。
李宗儒:郭老师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艺术创作时间相对较少。
郭振山:是的,我现在还是想把精力在专业上多投入些,尤其是在绘画上。
李宗儒:他更有才华的是在绘画上,虽然他是设计家。他还再继续发展,有很多新的想法。郭老师在青年学生中有很多的崇拜者,大家都买他的书,而且有成效,他的简约、概括的风格容易出效果,他的思路也非常对,不是有一块红就画一块红。因此他的一些思路在学生当中是很受欢迎的。另外他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绩,非常可贵的一点就是勤奋,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只要有业余的时间他都用来画画,郭振山有时连春节都不回家,继续画画。如果没有这种刻苦的精神是不会有现在的成绩的。对于青年人来讲不要只是崇拜他,还要学习他的精神,没有勤奋是不行的,要倡导他的一种精神。只是画一块衬布,他就付出了多少心血。作为系主任工作占了他很多的创作时间,他经常熬夜把时间夺回来。我认为应该让有才能的人发挥特长,在管理上多给配助手,要不然就非常的可惜。他在绘画方面没有到高峰,还可以再继续发展。
郭振山:我前两天在黄山写生的时候拍摄了几张照片,非常有意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人对水粉画的喜爱,我可以发给你们给大家看。
主持人:感谢二位嘉宾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郭振山:谢谢贵网的邀请!今天我能来到贵网接受采访非常高兴,把一个比较弱势的画种作为一个专题来谈我觉得非常好。希望今后这样的交流更多一些。我们对一个具体内容进行交流,这样对水粉画的普及和发展就更好了。我在《中国水粉画》一书中写了一个序,我觉得需要大家一起来共同努力,对这个画种的提升是非常好的事情,不能只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