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术名家 > 艺术名人

在边缘游走的野狐-------野狐访谈录

野狐,真名胡李平,男,1965年生,湖南衡山人。从事过多种职业:医生、机关干部、记者编辑、报刊主编、影视编导、商人等,现为医生,专业从事医学科学研究。业余爱好文学、书画且有成就,有多种新闻、文学、科普影视、书画作品和医学著述问世。长篇小说《幕后新闻》2009年9月长征出版社出版。长篇新作《狼虎之年》2010年6月至8月在搜狐原创部分连载后,点击已达千万,全书即将出版。


一、关于野狐


问:先谈谈你的笔名,野狐,有股聊斋的味道。


答:很多年前就用它做网名了,顺理成章就成了笔名。可能是因为我姓名中有胡李二字,亲朋好友都叫我“狐狸”,加个“野”字就成了“野狐”。


问:“野”字有什么深意?


答:深意谈不上,当初也就是随意取的,后来挖掘出些意思,很符合本人的习性。一是我这人好新鲜,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永远充满着好奇心,但一旦进入觉得差不多了,好奇心也就消失了。我经常自嘲是“野狐禅”,干什么都难成正果。不过我满足于这种在边缘游走的状态,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至少这对小说创作是有好处的。《幕后新闻》里写了很多行业,包括他们的一些内幕,政界、新闻界、医药界、学术界、房地产,证劵股市等等,就算内行人士看了也不会说我外行,因为我对这些看似不搭界的行当都有过一定的深入和经历。练书法也是,喜欢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米芾,也喜欢张猛龙碑、郑板桥和金冬心,但我绝不会把字练得很像他们某个人。当然,这只是一种积累状态,博取众长,最终要形成“野狐”特色的。

二是我的生存状态很散漫,从来只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心,别的都不用心。我在机关没混个大官,当医生没混个教授,做生意没赚到大钱,别人觉得很奇怪,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自由和自在状态,不为名利所累,想我所想,活我所活,这才是快乐和幸福的“野狐”状态。

 

问:你现在是专业作家吗?写作是不是你以后的职业?    答:不是。野狐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不要说专业作家,连作家都不是。虽说混个作家头衔不是什么难事,但觉得实在没什么必要。一是现在没有人把作家当回事,“作家”名头就跟市场上的小菜一样不值钱,如果拿个“作家”的头衔随便出去唬人,说不定会招来一顿耻笑;二来作者要靠作品说话,你就是“作家”了,写不出好的作品,也不济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家”的称号应当由读者给,而不是由什么组织滥帖标签。韩寒不是作协会员,但没有人会否认他是个有个性有作为的作家,同样,还有很多优秀写手,他们的成就已经超过了那些所谓的“作家”们。如果野狐一不小心不幸成为“作家”,我也希望这个“作家”是读者心目中的,而不是填表填来的。大家千万别把作家当回事,就当是阿摩尼亚气体好了。    再说,野狐如果把写作当做职业,靠这个吃饭估计会奄奄一息。我很认真对待我的本职工作,因为那是我的饭碗。我的毛病是,业余时间不爱打麻将,又没别的社交嗜好,只好用码字的方式来聊以自娱。纯属个人爱好,也许打麻将比码字更有意义。至于以后,我也不会把写作当职业,兴之所至,说不定做个演员明星也可能,谁知道呢!

二、关于《狼虎之年》


问:《狼虎之年》2010年6月至8月在搜狐原创连载9万字,总点击已达千万。我注意到你在前面加了“野狐情感力作”标签,这是一本情感小说?


答:是以情感为侧重点的。与《幕后新闻》不同,《狼虎之年》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弱化为背景,突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因为《幕后新闻》重在写“事”,而《狼虎之年》重在写人,前者着重外部事物,而后者着重人物内在。作为文学作品,应该以写人性为主,所以我认为是一种进步。


问:你是怎么想起要写这本小说的?


答:最开始是读到一篇报道:《震撼全国的兰州杀妓案》,写的是一个妓女被人杀害,很震撼,这成了我这本书的《引子》。    

问:读了《狼虎之年》网上连载的部分,写了很多人物,他们的故事很精彩,但好像都没写完?    

答:是的。网上发的只是小说的前半部分。如果大家留意,会发现写的都是“这个晚上”以前的故事,也就是曾经发生在每个人物身上的情感故事,属于“过去时”。    而这个晚上,每个人都处在各自不同的情感状态中,都处在其情感巅峰状态或人生的关键点位,属于“现在进行时”。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属于“将来时”。可以透露的是:“这个晚上”以后每个人物的命运和他们的情感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有的是必然的,有的则是戏剧性的,许多被华丽表象所迷惑的真相将渐渐显露,每个人物都会给大家一个最后的交代。    问:《狼虎之年》到底谁是主人公?似乎谁都是,又谁都不是。    答:的确如此,这点《狼虎之年》有点违反常态。我在写作中,是把每个人物都当成主人公来写的,没有明显突出哪个人物,这样做是想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在生活中人人都是主人公,每个人的情感故事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自己书里的主角。套用一句广告语: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不是吗?    问:《狼虎之年》人物多,彼此之间似乎关联不大,显得散。    答:是的。小说前半部侧重每个人物各自情感故事的描述,各行其是,彼此间关联不大,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我这样做是想告诉大家: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都有自己独立而隐秘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但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酸甜苦辣,都时刻在感受着情感上的悲欢哀乐,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散”只是形式上的,而“相似”则是本质的。    其次,各自貌似不相干的人物和他们的情感故事,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时进行下意识的对照比较。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品味学识修养等等虽尊卑有别,但不等于情感就有高低尊卑之别。读完全书,读者都会作出自己的评判并有所感悟。    其实,细心的读者还是能够察觉到,他们之间还是通过某种微弱的社会关系彼此关联着,犹如我们今天彼此松散但又千丝万缕的人际间关系。此外,他们还被一桩生意凑合到了一起。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微弱关系将会被强化,原本不相关的人物也会搅到一起,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所以后半部分故事会更精彩。但这只是外部条件(外因),而本书故事主要还是靠内因来推动的。

  

问:谈谈这部小说的结构


答:《狼虎之年》采用了一定的结构技巧,整部小说是一个灯笼式的结构。人物是经线,而几个时间点则是纬线。《幕后新闻》是以一个记者为主要人物串起一大堆行业内幕和事件,而《狼虎之年》里是一桩生意牵扯一大堆人物,表现他们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纠葛。从阅读角度来说,这部小说更容易被读者喜欢和接受,即便是不同层次、职业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和自己及身边熟悉的人们相似的情感故事,引起共鸣。

   问:你的创作手法很奇特,跳跃性超强。  

 答:小说是语言和结构的艺术。小说作者应当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逐步形成个人的创作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驾驭题材和语言文字的能力。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把故事讲精彩,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如果效果相反,那就是故弄玄虚了,还不如老老实实讲故事。    野狐没有刻意套用某种手法,只是水到渠成,“无他,手熟而已”。

问:你在小说中有很多性描写,很多人说是现代版《金瓶梅》。

答:别把《狼虎之年》看成《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如果剔除其中过于露骨的性行为描写,它的地位不亚于《红楼梦》。野狐何德何能,敢与《金瓶梅》相提并论。如果硬要比,《狼虎之年》虽然也想着重于一个时代的浮世记录,但显得单薄小气了许多,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食色性也”,性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也是最能表现人性的一个重要元素。小说无论怎么写,最终写的都是人性。情感小说尤其如此,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感,其巅峰状态往往是以性行为来达到最终的释放和表达的,所以在写作中无法回避,如果刻意回避,反而失去其本真,显得虚假矫情。    反观现实,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的性观念已经达到了空前开放的状态,传统的性观念性道德已经受到了极度的冲击和消解。人们不再讳于谈性,而现实中性行为也已趋向多元,肆无禁忌。野狐不是道德伦理家,无意也无力对此进行道德评判,作为小说作者,唯一可做的就是真实客观和有选择地记录,尽可能还原生活的原生态。    但我坚决反对对性毫无节制的滥觞式描写。如果对性的描写超出了人物人性刻画和表现的需要,或描写过于露骨,满足于过度的心理和感官刺激,沦为哗众取宠的噱头,那就不可避免地使作品陷入了低俗的泥淖,这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极大地不尊重。因此,野狐在写作中始终把握有节有度的原则,但限于笔墨的控制能力,难免有把握不准的地方,那决不是笔者的本意,还请多批评指教。    其实,认真而细致的读者是不难发现野狐用心的,那就是偏重于象征性描写而少于具象描写,偏重于心理感受描写而少于行为描写。而且,这种象征和心理感受是根据人物和坏境以及人物当下的心态而迥异的,意在表现各自不同的人性。这一点,聪明的读者自有尺度。    应当提到的是,“干女儿”与“干爹”的情感关系,被很多读者骂为“乱伦”。其实,这是当下现实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现象,而且这种“干父女”关系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干父女”关系。笔者在写作中也着重描写了当事人的矛盾心理以及这种关系的不堪和尴尬,意图是明显的。这种关系其实与乱伦无关,持这种看法的读者不妨再用心读读有关章节。    问:《狼虎之年》很贴近生活,是不是有生活原型?    答:小说最大的写作手法和特征就是虚构。但虚构不是凭空胡编乱造,而是源于生活,恰如鲁迅先生说的“杂取种种,合为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胡乱杂取,相反,所取的都是确有价值与特色的东西。    野狐比较笨,不善于编故事,因此虚构半天还是逃不掉原型。大家只要对照参考阅读所述的真实案例和小说就知道了,小说里妓女被杀就是源于这个真实案例的,甚至连很多细节都相似。同样,其他人物和故事也存在生活原型,不用我说明,聪明的读者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说里的人物在你身边比比皆是。有时候,野狐慨叹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大书,根本无需添油加醋笔墨修饰,就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问:这么说,你的生活阅历丰富,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很多是你亲身经历的了?    答:因为年龄的关系,也许野狐比一般年轻人的经历要丰富一些,但把作者和小说里的人物等同起来,很符合读者的合理想象,但却是不可能的。野狐不可能有那么多真实的经历,如果都经历了,那我的人生够惨了,不可能坐在这里和大家心平气和地讲故事。其实,小说作者不仅不是故事的主人公,恰恰是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局外人,一个冷静的观察家,大多时候在以其独特的视角“冷眼看世界”,唯其无关,唯其冷眼,他才能把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看个明明白白,才能把他对生活的独特的感悟以小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问:那你是如何做到把故事写得跟亲历过似的?    答:事实上野狐没做到,或做得很不够。    一个小说作者把虚构的故事写得真实感人如同亲历,这是一种基本的创作能力。如何把故事情节写得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本身的逻辑,要靠作者在其已有的生活体验积累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来完成。将想象形诸文字,用语言来表现故事和场景,使他们活灵活现富于质感,的确不容易做到,所以野狐时常陷入一种窘境:笔力不济,半天挤不出一个字来。    有人在看过小说《红高粱》后问作者莫言:你把日本人剥中国人人皮的情景写得那么真实震撼,血淋淋的质感触手可及,是不是有过真实的体验?莫言答:我宰过一只兔子。    就是这么回事。


问:我注意到也有读者留言骂你,其中一个骂得很有意思:看男人女人在狼虎之年怎么样如狼似虎,尽在《狼虎之年》,读《狼虎之年》一节,相当于一粒伟哥的功用。    答:呵呵,没读这本书,或者只看了个开头。    如果《狼虎之年》有这功效,辉瑞公司该倒闭了。怎么着我这也是绿色疗法,不打针不吃药,没药物毒性作用,比它强。    有意思的是,辉瑞公司花十数亿美金历时十几年研制伟哥,初衷是想研制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灵丹妙药,没想到歪打正着,治心脏病疗效平平,治阳痿倒是立竿见影。这跟野狐写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想对心灵和精神有点影响,被成想被这位读者发现了意外之功,也算歪打正着。不知有人找我买专利否?

三、关于文学和创作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


答:年轻时就开始了,写了也发了一些东西,后来觉得自己积累不够,就封笔不写了。到了四十多岁经历的人事一多,很自然又开写了。


问:你写小说为主,而且一写就是长篇?


答:是的。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各种文体都可以包罗其中;长篇小说的容量尤其大,给作者极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挥洒的快感。我也不是刻意要写长篇,可能是个人积累的关系,本来想写个中短篇什么的,但一个意念确立后,相关的素材就蜂拥而至,不由自主就写成长篇了,仿佛不这样就意犹未尽。


问:你认为小说是什么?


答:我始终坚持一位小说大师的观点:小说是一部历史。

小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如果说历史教科书就是历史,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历史当做一个人,史书只是骨架,而小说则是血肉。为什么今天很多人会去研究《红楼梦》、《金瓶梅》?因为小说里包含了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时代和人物信息,可以让我们真实地触摸到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状态,感受到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是历史的一种补充,或者说另一种形式的历史。

同样,今天的小说也会成为千百年后人们研究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应当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那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原生态,尽可能准确地把这个时代的信息准确地提供给后人。


问:你的题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如别的作家,有的是官场作家,有的是言情作家,定位很准确。


答:我很害怕这种定位。正如前面说的,我喜欢在边缘游走,在题材上也是这样。《幕后新闻》的定位就很麻烦,官场不像官场,财经不像财经,商战不像商战,情感不像情感,职场不像职场,但仔细一看,又什么都像,什么都有。我就是害怕这种定位,一定就把人定死了,似乎活该你就只能写这种题材,不能写别的了。我不知道这种定位是怎么来的,反正不接受,不认可。我觉得作家只有一个定位,那就是写人,写人性。至于题材,我是逮着什么写什么,也许下一本写的就是历史题材的了。


   问:你的创作风格也很特别,同样无法定位,是传统作家还是新锐作家?


答:还是那个意思,不喜欢被定位。我会根据题材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以及语言风格,怎么表现充分怎么写,不做作不刻意。最好的境界是让读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如果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就更好。


问:我注意到你的两部长篇开始都在网络上发的,你怎么看待网络文学?


答:文学就是文学,不因为载体不同而存在区别,但有人据此把文学分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纸媒文学),其实是没必要的。

我很感谢网络,它提供给我一个快捷的和读者见面的机会。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即时互动,写完一节自己发到网上,可以看看读者的反应,同时及时修正自己的写作。野狐惰性太大,我的小说都是在读者的催促和鼓励下完成的,感谢读者。


网络文学转播方式的兴旺发达,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式微,很多曾经红火的权威文学期刊奄奄一息。在某种意义上,极大地威胁和消解了那些曾经把持文坛话语权的“文霸”们的权威。最“可恨”的是:网络作者英雄不问来处,甚至不管你是英雄还是傻蛋,只要你乐意,能够把文字串联起来,你就可以发自己的文章,完全用不着看权威们的脸色;而效果呢,也用不着管权威们高兴不高兴,没人看算自娱自乐了,有人看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络红人。所以权威们不乐意了:连我的码头都不拜拜,你就红了,什么东西!继而株连迁怒网络:网络文学都是垃圾!    不容否认,网络文学正因为其无与伦比的包容性,难免良莠不齐,但其中绽放的文学奇葩却不可胜数。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何马等等都是人以文名的优秀草根作家,也许他们有的连个作家的名头都没有,但他们的作品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一些自以为是的传统作家们。而反观权威们的作为,也会闹出“含泪羡鬼”的笑话,且不说那些写不出几个字却有着作家头衔的小混混们了。    其实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很多传统作家的作品在网上受到热捧,很多网络写手的作品实体书畅行就是证明。说到底还是作品好不好,读者喜欢不喜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遛就明白。    问:有人说网络点击率高并不等于文学价值高,很难被主流承认,你怎么看?    答:见仁见智。    关于文学价值,野狐一直被一些圈内的高深人士谆谆教导,大致观点有:好的小说不会发网络,网络小说都是垃圾,不会被主流承认;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是小众的,可以流传久远;发网络是媚俗,“讨好不识几个字的网络读者”,赚点击率,出畅销书为了赚钱。    说网络文学都是垃圾,肯定是偏激的。 至于网络文学有没有文学价值,不是主流承认就有的,也不是主流不承认就没有。再说什么是主流?其所说的“主流”就是那些文坛话语把持者。不过在野狐看来,读者才是主流,与其让几个所谓“高人”说好,不如听百万读者嬉笑怒骂过瘾。而且所谓“主流”不是真命天子,就是真命天子也有皇帝轮流做的时候。如果稍稍清醒一点,就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读者才是上帝。当今信息时代,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无容置疑地将成为主流,能在这些崭新阅读平台传播的作品才真正具有主流价值,权威们的声音越来越不真实,越来越被无视,最终将沦为自我意淫。   不否认有些探索性的标本式文学作品具有非凡文学价值,短期内是小众的,但可以久远流传以资研究,最终读者还是大众的。但如果说大众的文学作品就没有文学价值,不能流传久远,这多少有些脑子进水。连毛主席都告诫过大家:文学是大众的。例子就不举了,道理很明白,不说也罢。    至于说“网络读者不识几个字”,这是对网络读者的公然藐视和侮辱,也是变态的狂妄和无知。现在能在网上阅读的是什么人?除了少部分学生,大多是高学历高层次的年轻一代。就连我们可爱的农民工兄弟,都不可能“不识几个字”了,在网上发小说赚点击只是图个热闹,如果说出了书畅销也是坏事,那就匪夷所思了。写书就是让人看的,没人看才是悲哀,读者愿意掏钱买,这无可厚非。野狐始终认为,对国家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对商人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对作者来说,有读者才是硬道理。  

附:长篇小说《狼虎之年》内容介绍

   

晚上,席终人散,因为一桩生意聚到一起的几个人各自走向自己的归属:

在官运和人运方面很落寞的李富贵回到家,面对当年自己引以为傲的老婆小进却提不起兴趣,脑子里想的是一个古怪的问题:我这辈子就只一个女人,白活了吗?

官运亨通意气飞扬的处长罗劲迫不及待地去会自己的梦中人叶红,而这个梦中人从他青春萌动伊始就潜藏在他的心里,直到人到中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才发现原来这个人真的存在,而他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亲人娶了县长千金郝雪,多年来饱受无爱婚姻的压抑和折磨,而叶红的出现终于让他享受到了爱情的浪漫和美好。这个晚上,她带他坐着新买的甲壳虫去了新买的豪宅,在那里度过他们爱情的巅峰之夜。

即将退休的王副厅长约会的是自己的干女儿,十年来他一直陶醉和徘徊在这种半是女儿半是情人的矛盾和尴尬的关系中,而在王副厅长关照下事业很成功的富商干女儿李梅带他去的是一个神秘的豪华别墅,要和他度过一个顶级享受却别有目的的墅之夜,而这个别墅之夜成了他们情感人生的滑铁卢。

深圳来的大老板李子雄和他复旦毕业的硕士小师弟安东去了一家豪华水会,大学里暗恋不成的李子雄因为情感受挫阴错阳差成了一名成功商人,在他放浪形骸的生活后面,隐藏的是对初恋的难舍的情结和挥之不去的人生缺憾。当李子雄给安东安排小姐时,硕士毕业不久的安东却逃跑了,正处在和心怡若即若离恋爱中的安东想保持自己的一份纯净,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促成这桩生意,让自己的房子变成现实,因为有了房子他和心怡的爱情才会修成正果。

探访大姐小进回来的小米一个人走在冷清孤寂的大街上,脑子里想念的是一起从下来到这座城市打工的妻子玉兰。他们之间的爱情纯美而简单,但为了生活赚钱他们只能牛郎织女。而妻子玉兰也在思念她的老公小米,她的方式是折幸运星,上面写着他们的梦想:还债、建楼房、生孩子。。。。。。

然而,这个夜晚却潜藏着危机,每个人都将不可抗拒地走向他们未知的情感结局。

几个月后,当老板李子雄认为一切时机成熟,信心满满来到月城促成这桩生意时,却发现每个人都因为各自情感和婚姻的危机导致了超出其意料之外的变化,甚至连他本人也不例外。

想通过生意成功买个小岛或山间小屋隐居的罗劲和叶红,因为偷情败露,被老婆郝雪一番捉奸大闹豪宅,叶红受伤进了医院,罗劲也遭受组织的调查,官运岌岌可危;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想通过生意来挽留自己美好时光、弥补自己罪过的王副厅长也不得不面对无奈的选择,干女儿李梅和李子雄见面,两人竟然是相互之间饱受情感伤害的大学恋人,李梅试图通过王副厅长帮助李子雄促成生意,以此来尝试拯救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李子雄却发现时过境迁旧情难再,终于回归到一直痴爱他的老婆范丽身边,而万念俱空的李梅则又一次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开始了青灯黄卷的人生阶段。。。。。。

安东在李子雄的帮助下终于买了房子,但他和女友心怡的爱情却遭遇“无间道”,心怡成了好朋友海力的女友,而他还蒙在鼓里,他终于明白,“爱情不是一套房子那么简单”。。。。。。

玉兰在她的好姐妹唐姐杀夫入狱之后,为了偿还巨额债务,以及欠唐姐的情分,不得不卖身赚钱,然而,只三次就惨遭不测,被人杀害,被媒体炒成“最有情有义的妓女”。而在此时,不满足于一生只有一个女人的李富贵却因为首次嫖娼被警察抓获。。。。。。。


一切都似过眼浮云。最后,唯一让满头银发退休后坐在院子门口晒太阳的王副厅长安慰的是,远游的儿子回到了他的身边,并且叫他:“爸,妈叫你回家吃饭了。”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meishujia/qianlifaxian/2019-09-16/31107.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艺术名人最新 艺术名家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