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们“小众”,是因为从内容到形式实在“非大众”,可那种种精致、精细、精湛的活法,让你不能不欣赏。可以说,在这座城市的文化气场里,有一种灵气就叫“小众博物馆”。
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有灵气的?不好说,但有灵气的东西,一定是原创非模仿的。
陕西南路39弄93号,有间小小的日月楼,就是丰子恺旧居。两年前,旧居对外开放,“民办公助”的开办方式在沪上独树一帜。丰子恺先生的后辈亲朋为开馆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则通过激励措施扶持旧居陈列馆开出来,开下去。两年来,60平方米的旧居接待参观者过万,远超开放之初的预期。短短两年,小小的旧居陈列馆用自己的生存之道,告诉世人:身处寻常巷陌的名人旧居,就这么凭借“民办公助”传递文化名片,拓展民居功能。
有灵气的东西,要挖掘出来不容易,众里寻它千百度,它破茧而出,往往要借助历史的风云际会。
如果要在上海找一家“藏”在银行里的博物馆,一定非上海律师公会旧址陈列馆莫属。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律师同业组织,上海律师公会今年整整100岁,见证了中国社会法治发展进程。这个“藏”在银行里的博物馆能被发现,不仅在于有心人查阅千卷史料,组织多次专家论证,还在于旧区改造为还原历史提供了关键线索复兴中路301号工商银行所在大楼的“前世今生”,就这么被发掘出来,公会旧址也因此成为沪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标签。
有灵气的东西,都有自己坚守的格调。如果一家博物馆,不只展览琉璃,也卖书,还兼具咖吧的功能,那么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怎么融为一体,博物馆怎么能让自己的风格一以贯之?不必担心,就说那些书吧,无论是关乎历史、电影,还是烹调,一定都特色鲜明是学有专长的,有点特别的,而不是通俗的流行的。这样的博物馆要活得好,关键还在于,要选“对”地方。于是,2010年,艺术家杨惠姗、张毅的琉璃艺术博物馆就来到泰康路25号,做了上海新地标田子坊的芳邻。
田子坊很有文艺腔。爱逛田子坊的人路过琉璃博物馆,走进去,看看琉璃,看看书架上黄仁宇的“大历史”系列,再喝一杯15元的美式咖啡,很不错。物以类聚,琉璃博物馆有自己的格调,一定会吸引爱这种格调的人。所以,琉璃博物馆不必担心自己活不下去,它只会越来越好。而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就在于让所有有创造力的、有创意的人和事,都活出他们精彩的模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