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的展览将持续到14日结束。记者 朱春杭 摄影 胡聪
观众:中国人不在乎音乐,外国人嫌纸太小
张浩的互动活动引来了背景完全不同的参与者,从6岁的小朋友到78岁的老大爷、到成群结队而来的外国留学生,从构成上来看,涵盖了众多的社会、文化领域。
在简单地介绍了文房四宝的相关知识之后,张浩教授说:“我们的互动环节很简单,就是听音乐,然后用毛笔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忘掉一切规矩,别管之前所受的教育。”
不过就是这支大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毛笔,在不同人的手里却做出了风格迥异的事情。在随机选取了事前装载了不同风格音乐的播放器之后,中国人所画所写的内容基本和听到的音乐无关,而只是和水墨传统相关;而外国的留学生却做出了千姿百态的绘画作品,完全没有水墨的概念。
78岁的吴大伯在纸上写的是“西湖”两个字虽然他的音乐播放器中播放的是《土耳其进行曲》。“我想么,在杭州就要写西湖咯,没想那么多,音乐没注意。”吴大伯说。同样听《土耳其进行曲》的还有一位姓谭的小朋友,他写下的是唐诗《枫桥夜泊》:“我写的是行书,行书比较快,因为音乐很快。”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听着巴赫等古典音乐来自英国的留学生却在宣纸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我听到的是古典作品,虽然我报不出名字,但是它非常快,所以我画得也非常快。”学习平面设计的留学生克丽丝玛在宣纸上画出的图案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仓促和快速的感觉:“我觉得给我的纸太小了,我听着音乐就想快速地画,我应该有张更大的纸。”
艺术家:传统很强大
“毛笔作为工具一直没有变化,就像是中文一样。中国人做梦说梦话说的是中文,不管你外语学得多好,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张浩说:“我们手拿毛笔,墨水渗透在宣纸当中,就记录了身体与心灵的痕迹。”
不过在现代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之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中国人一直讲究的是一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精神境界,这个在今天的活动当中得到了一种体现,但是作为艺术的表达和思维方式,毛笔和我们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比如磨墨的过程其实是艺术家在创作之前非常重要的冥想,音乐设定的也是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国人不在乎听到什么音乐,这个一方面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强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局限性。这次的这个活动其实有两个含义在里面,一是要大家来尝试毛笔,另外一个其实是提出问题,当代艺术是不是能离开毛笔。所以在书写的时候,我让大家不要讲什么用法,自由发挥就是了,重要的是人们在拿起毛笔的时候在想什么,如果和当下的环境没关系,其实就说明已经忘记了如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