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王刚戴上白手套,略带狡黠地提醒持宝人:“现在退出还来得及,退还是不退?”持宝人凛然大义、不为所动。王刚随即翻开专家鉴定证书,一系列精彩的表情之后,突然手起锤落,在一阵惊叫与唏嘘之中,“去伪存真”的任务便完成了。这一经典桥段在BTV名牌节目《天下收藏》中已经足足上演了6年,而最近该节目却“砸”出了轩然大波:有专家质疑被砸掉的不全是赝品,而是有不少真品,甚至是文物珍品。王刚“砸错”了吗?节目中砸的瓷器究竟是真是假也再度成为收藏界和电视界的热点话题。
围绕鉴宝电视节目的侧重点问题,近日,马未都现身南宁参加广西电视台“《收藏马未都》文化传播力研讨会”时对此委婉地表示:“真与假,在文物鉴定中是很重要的,而在公众收藏领域却未必。今天很多收藏爱好者收藏的是古文物的仿制品,这不代表他们不懂收藏,他们可能是经济能力有限,所以看到喜欢又买不起的文物,干脆买了仿品收藏。”
艺术品的真假,到底重不重要?
明事理比知真假重要
围绕着王刚这档节目的争议,人们关注的重心包括所砸藏品究竟是真是假?节目该不该采用“砸宝”如此极端的处理方式?还有人表示所砸的赝品都是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的假货,然后找来所谓的“持宝人”上台表演……在很多藏家看来,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如果能为欣赏而收藏,减少一些投机心理、捡漏心态,也许是更加理性的选择。
在笔者看来,很多事也像收藏一样,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真假本身。现在民间收藏的很多是仿品,包括从宋代到清代的仿品,因为真品只有很少的件数,更多的人收藏的是仿品,只要收藏者自己知道那是仿品,也就无所谓砸不砸了。马未都说过:“真品往往只有一件,也就只能拍卖给一个人,无法平摊给每个人。”
随着艺术产业的发展,艺术品收藏变为高额利润的代名词,其高回报率不断吸引着大量资金投入艺术市场的洪流之中。但艺术品的“真”与“假”,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某些“假”东西也有它的价值。
例如假画,造假一般分为四种形式:摹、临、仿、造。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有记载:“古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人皆借以糊口。”古人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有意识地造假,而且还常常在临摹前人作品的时候留下许多非功利性的“赝品”,大名鼎鼎的张大千,就曾仿石涛、八大山人的作品,骗过当时国内不少知名的鉴定家,并在民间流传了许多趣闻轶事。
反对过分聚焦价格? “鉴宝”不是终极追求
在以经济标杆作为主流甚至是唯一价值评判标准的这个时代,艺术收藏也更多地被视为投资方式而非情趣与爱好。在这样的艺术市场环境下,难怪人们会急着“去伪存真”,把假的砸掉,把真的卖掉。一般鉴宝、收藏类电视栏目,观众视线过分集中在藏品价格上,有专家称之为“负能量”。对此,笔者认为对价格的过分强调反而使艺术品丧失了文化价值。要知道,影响藏品价格的因素很多,如果在节目中评定价格,容易对观众和收藏者造成误导。另外,艺术品不同于其他产品,没有成本概念,所以判断它的价格可以说在理论上依据不足。
这一点正和广西卫视最近的艺术品收藏节目不谋而合,这类节目以往更侧重于文物鉴定本身,而广西卫视策划该节目的初衷更侧重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中邀请到马未都谈“鉴宝”问题,马未都表示,类似这样的节目本身应该承担起传播文化“正能量”的责任。
尊重公众审美 引导大众兴趣
其实,观众需要鉴宝这种节目形式,为公众普及专业性收藏知识,纠正不健康的投机心理。不过,笔者认为,类似鉴宝节目还应该摒弃以浮躁对浮躁的文化暴力,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据报道,王刚对这段时间吵得沸沸扬扬的“砸宝”事件做出回应,称“遇见赝品还是要砸掉”。这一表示依然引起了外界对赝品一砸了之做法的争议。有赞成者认为砸宝环节惊险刺激、痛快淋漓,而且收藏当然得是真品,砸掉假的也能使造假贩假的人和不幸买到赝品的藏家有所警醒。也有反对者却认为,即便是赝品也有其历史和艺术价值。在笔者看来,对公众收藏应持鼓励、宽容态度,考虑到不同艺术品爱好者的收藏能力,实际上类似文物品鉴节目应该关注藏家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当调整对“宝贝”的评判用词。有时候很多观众多是收藏外行,专家仍需考虑如何以谆谆引导的态度令观众不仅增强对赝品的辨别能力,同时还能增加对收藏以及文化的兴趣,这一点对于如今的“鉴宝”节目来说至关重要。对比《天下收藏》节目中对赝品进行“审判”的形式,其实对艺术品抱有欣赏和品鉴的态度,胜于轻率地“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