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两年艺术品拍卖的整体成交情况来看,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普品成交愈发艰难。著名收藏家“帽哥”李笠表示,“艺术品市场调整差不多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观望情绪的出现,说明不管是藏家还是行家,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向都有些茫然”。对于内地市场而言,《局势贴》、《万山红遍》等作品的天价成交,究竟是缺乏参考价值的个案,还是能够提振市场信心的标杆?
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2015年秋拍注定是一场硬仗。应该说,嘉德拍卖最为值得期待的就是“大观”之夜,9.2亿元的总成交额令人满意,与春拍的9.54亿元基本持平。在“大观”之夜中,估价6600万-8800万元的李可染《万山红遍》,经过激烈争夺最终被8581号牌以1.84亿元竞得,这件拍品15年前在北京荣宝以501.6万元拍出。同样估价区间的潘天寿《劲松》并没有突破亿元大关,以9315万元成交;估价5200万-6200万元的《朝霞》最终以6900万元易手。在古代书画部分,董其昌《疏林茅屋图》估价6000万-8000万元,最终以6000万元底价成交,加佣金6900万元。傅抱石《郑庄公见母》以7992.5万元成交,吴昌硕《致三多花卉册》拍出4370万元,打破个人最高拍卖成交纪录。
除《朝霞》1995年曾上拍中国嘉德、《万山红遍》2000年现身北京荣宝外,这几件重量级拍品几乎都是生货,这也为大观之夜吸引了众多人气。现场座无虚席,但重磅拍品的集聚效应明显,李可染《万山红遍》落槌之后,几乎爆棚的拍卖厅瞬间空了不少。原本备受期待的潘天寿两件作品,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朝霞》刚进底价区就已无人出价,董其昌《疏林茅屋图》也是如此。更为明显的是,不少名家普品遭遇流拍,比如估价400万-500万元的蒋兆和《春耕图》、估价800万-1000万元的徐悲鸿《倘得优游销岁月》等。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遂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市场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市场追捧的拍品‘双名’要重合,不但要名家还得要名作,不能是频繁交易的行情货,而是有传承有著录,沉淀一定时间的生货、重器、精品。相比之下,普品成交就比较困难,这说明藏家的眼光越来越挑剔,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策略调整“质与量”的权衡
面对市场的困局,不少拍卖行在经营策略和专场设置上做了明显调整。以嘉德近现代书画专场为例,445件标的上拍,总成交额1.16亿元,成交率57.3%,同比去年的600件拍品,总成交额2.25亿元,成交率67.66%,不管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额、成交率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其实,在场次和规模上做出调整的并不是嘉德一家,而是一种行业内的普遍应对策略。
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表示,“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太理想,在征集阶段就已感受到这种艰难,不少专场在拍品数量上有所减量,比如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品的征集数量同比之前减少三成,但总体实力并没有减弱,反而更加丰富,2015年秋拍推出了六大夜场,还有齐白石《叶隐闻声》等重量级拍品。保利香港在这种艰难的形势下依然有一成多的业绩增长,这也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另外,保利澳门即将开槌,这些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的成功,对保利拍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保利拍卖的布局来看,今年近现代书画专场的很多重磅作品都是以估价待询的形式出现,估价待询是拍卖行对极其珍贵拍品采用的惯用方式,保利拍卖如此规模的“估价待询”也很罕见,除了彰显拍品的重要性,更是一种经营策略的考量。这与嘉德直接给出估价区间的风格截然不同,但哪种方式更为市场所接受、哪种策略能够更加提振市场信心,还需要时间验证。
冷热不均市场调整仍需时日
从各大拍卖的整体表现来看,各大专场冷热不均的现象比较明显。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普品专场表现并不理想,现场落座率并不高。可以看出,买家对于市场的判断越来越专业,精品意识越来越强。
阿特姐夫创始人胡湖对此给出了他的见解,在近几年普遍看淡拍卖的市场氛围下,去年秋拍和今年春拍的众多天价拍品的涌现,这样的成交无论对嘉德、保利、匡时还是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但相比大观等已经运营成熟的夜场品牌,油画及当代艺术还难以像苏富比、佳士得夜场那样戴上主角光环。
不断适应市场节奏的除了拍卖行,还有藏家的心态。“中国大的经济形势在调整,艺术市场受到影响是很正常的事情。大众一般都是追涨不买跌,但在我看来,这种调整正是买家入场的最好时机。就个人经验来看,未来的市场肯定会更好,这波调整应该到明年会见底。从大的形势来看,艺术市场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疯狂,而是更加理性、成熟。”李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