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古典主义宗教画和宫廷肖像到印象派与安迪的工厂,人们对艺术品的接受度和观念在不断演变的同时,也催生着全新创作手段的发展。相对于架上和雕塑等媒介,video、生物艺术、声音艺术、互动艺术(interactive)、网络艺术(web-based)、软件生成艺术(software generated)或视频映射艺术(video mapping)等也逐渐被列入藏家们的收藏夹。而目前这些作品还并未成为大部分藏家的收藏目标。
认知拓展收藏的边界
上世纪50至60年代,丙烯绘画作为一种化学合成胶乳剂与颜色微粒混合而成的新型绘画颜料。收藏之初,由于在调制丙烯颜料时添加过多水分会破坏丙烯的化学属性而造成画面的龟裂,从而导致人们对于丙烯材质的不稳定性而止步收藏。50年代中期,在美国画坛上,艺术家不断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新流派相继出现。以纽约为中心的抽象表现主义为标志的现代艺术思潮及其流派,称为“纽约画派”,波洛克、马瑟韦尔、德库宁、霍夫曼等代表性的艺术家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滴、甩、拖、挤、压、溅等丙烯绘画技法,对于媒材的开拓性的尝试也成就了新媒介的产生。随着上世纪60年代以来,包括美国利奎特克斯公司、日本的荷尔拜因、松田等颜料公司对于丙烯颜料的不断完善,得以让人们对于丙烯作品收藏的信心大增。彼时艺术品的收藏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媒材相对稳定,并且相信作品在艺术史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时,收藏才能够持续。
如今架上绘画仍然是国际当代艺术收藏中占比例最大的,其在收藏历史中的长久性、易保存、携带、储存及装饰性和较好的流通等都是受到藏家偏爱的缘由。装置的收藏是对于藏家的展示空间是有要求的,而video则有着不好展示和分享的局限性。中国年轻一代的藏家有很大一部分拥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和美术鉴赏能力,学习能力强,他们有一些是收藏家族的第二代,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创业的,他们会多方调查和学习,让有限的资金,一部分用于建立自己的收藏偏好,一部分用于投资。收藏新的,还没有被大众市场所接受的作品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也是现在年轻人对自我价值和整个社会形态的重新思考,在某种程度上是关于自我的建立。
“拷贝”版画和雕塑的收藏方式
2013年以来,打听上海Vanguard画廊新媒体作品信息的藏家越来越多。其中新晋藏家对于新媒体作品的收藏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并且在收藏理念和对于艺术品的认知上都有了很大变化。用BATA母带、原盘母带、移动硬盘、DVD等介质收藏的这些影像与近半个世纪前人们对于收藏的概念认知大相径庭。大多数的录像和动画作品的定价系统来源于版画或雕塑作品的定价规则,也就是作品的价格与版数成反比,版数越多价格越低。但也有一些录像和动画作品采用了统一定价的方式。藏家在收藏的时候会得到一个母带和一个CD或拷有作品的移动硬盘。母带供保存,而CD或硬盘供播放。
对于收藏来说,艺术作品新形态也不断催生着艺术收藏方式的变革。比如,Vanguard画廊的艺术家郭熙的动画作品《Raining Hometown》的母带和CD,只是其整个多媒体作品的一部分,藏家在收藏作品之后,还可以在其设定好的游戏界面内注册登录后获得一套虚拟的房子,其藏品的价值和意义在售卖完成后还会得以延续。可见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和人们对于收藏的认知保持了基本的同步,一部分藏家对于当下新兴的创作方式的关注同样也会促进创作突破边界的发展。
同样利用新兴媒介的iPad作品,其收藏方式则更多地来源于对于打印或艺术微喷的收藏规则。在此,iPad本身更多的是一种创作的材料和媒介,而并非最终呈现作品的载体。所以对iPad类艺术品来说,其收藏方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艺术微喷作品的收藏方式。
与藏家共同成长
就收藏心理来说,藏家购买多媒体作品的动机和买一张正版DVD动机的区别在于,其收藏的唯一性和对于艺术家艺术生涯的信心。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部分藏家的收藏线索还是基于一个较为系统的收藏线索之上的。重要的是对于“物”的占有不再是人们收藏的最终目的,而对于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表述方式的认同,才是人们对于收藏的最根本的诉求。而承载这种思想的载体在人们看来并不一定需要具有保值或传承的价值,重点在于其承载的思想是否能够在艺术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藏家大部分都是相对较为成熟,并且具有自己收藏体系的,而他们同样也对于多媒体艺术品的前景和趋势抱有很大的信心,参考整个录像收藏市场尚未开启的局面,加之二级市场并不活跃的现状,这些藏家们无疑将收藏的重点放在了对于艺术家的认同和对其创作潜力和长期持续发展的信任。面对今后的如游戏、声音艺术、生物艺术甚至新兴的GIF图等这些新媒材的发展趋势,画廊所面对的问题和应对的方式应该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关于多媒体作品的收藏在国内还是非常新兴的媒介,虽然目前市场处于培养阶段,然而其热度却在逐渐升温。2014年7月,杨画廊举办了“Link”个展,并在展览中南展示了林科的10件余件新媒体作品,不但引起了圈内的讨论,更是吸引了诸多藏家的关注。在销售之初,杨画廊售卖的策略就定位为以收藏为主,所以新媒体作品的展示数量由原来的30多件精简到10几件,版数和价格也经过反复且严格的控制,作品定价也普遍低于业内3至5万的价格。另外,其多媒体作品价格的版号也控制在5+1(AP版)以内,所以吸引了诸多藏家的青睐。杨画廊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个展览清晰地认识林科的作品及脉络,而对艺术家来说被列入藏家们的收藏名单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推动。杨画廊通过林科的个展前后销售了30多件作品,这对于艺术家和画廊都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同时杨画廊和艺术家共同探讨,对于展览中进入销售名单的作品会反复甄选,这也是一种对藏家负责的态度,并且在长远的发展中,不但有助于艺术家逐渐认清自己的道路,也促使藏家越来越成熟和专业。
新媒介作品的收藏趋势
同样艺术市场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大的经济形势之中,如果说中国的经济形势在未来的10至15年内还能够稳步增长的话,艺术品的收藏也不会呈现太大的波动,市场还是会持续稳步增长。在经历了2008年至2009年收藏市场低迷期之后,大家对于收藏的态度还是相对理性的,尤其是对于新媒介作品的认知和收藏方面会更加谨慎。同时人们对于收藏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成熟。人们对于艺术品的价值从保值或在二级市场上得到更大收益的观念,随着收藏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新晋藏家的出现,而变得越来越注重艺术品的精神价值。
私人藏家对于新媒介作品的收藏仍然是存在局限的,这种局限并不只是财力的限制,而更多的是空间和展示方式的局限。相比架上和雕塑作品来说,新兴的创作方式更难进入私人收藏。然而对于美术馆来说,在学术和美术史的语境中的收藏方式,使得他们必须对新兴媒介作品保持长期的观望态度,而不会盲目地收藏。那么基金会则成为私人收藏力量之外不断推动新兴媒介作品持续下去重要动力。
目前来看,今后在开拓新兴媒介市场潜力方面,除了对潜在藏家的培养以外,基金会也将成为收藏新媒介作品的坚实后盾。曾在北京亮相的知名美籍伊朗艺术家西丽·娜沙特的中国首展、托尼·奥斯勒的影像作品和比尔·维奥拉的“嬗变”影像个展,都是林冠艺术基金会所收藏的优秀的新媒介作品。同时在基金会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也为中国的艺术生态注入了新鲜的气息,让国内的创作者和藏家能够看到新媒介作品最新的实践。林冠(Faurschou)画廊于1986年由林冠夫妇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建立,2007年在中国北京798艺术区内开设了1000平方米的新馆。2011年起,北京林冠画廊转型为基金会,免费向公众展示其大量的藏品,其中就包括诸多新媒体作品。而由基金会收藏并展示的方式对于新媒体作品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其既能够帮助对于新兴媒介的探索和运转,同样能够通过展示促进整个艺术环境的发展。无论是官方基金、民间资金还是由骨干藏家联合而成立的艺术基金会在国外早已并不鲜见,而对于国内的藏家来说,由藏家合力打造的基金会也许会成为新媒介作品收藏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