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上海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关良的一幅《钟馗图》估价40万至60万元,成交价为115万元。虽然在关良作品的拍卖中,这并不算什么高价,但是因为其买家是刘益谦而备受市场的关注。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关良作品迎来了最为风光的一年。特别是在上海明轩的拍卖会上,关良在1978年创作的《东郭先生受教图》,估价350万至500万元,成交价为1552.5万元。而在今年的1月13日,关良从上世纪40年代到1986年逝世前的作品100余件,涵盖戏剧人物油画等等。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关良的作品并不受到市场热捧,像1994年他的《金玉奴》在朵云轩拍卖会上以1.32万元成交;1997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手卷在上海拍卖行秋拍会上以7.9万元成交,这已经是当时关良中国画作品的最高价。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关良从一位拍卖市场上的二线画家,一下子成为了顶级藏家追捧的对象。这个过程,无疑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梅兰芳写过一篇《漫谈戏曲画》,其中有一段话专论关良:“他(关良)的画在表现方法上继承了国画的优良传统而自成一派,重神似而不求形似。”“南派武生泰斗”盖叫天对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画更加赞不绝口。在他看来,画戏的还没有一个人像关良这么“懂行”的,他常说,“关先生的画是活的,看上去很神。”然而,对于许多的收藏者来说,却在很长的时间内缺乏对于关良作品的研究,这其实并不是一种个案,像林风眠、吴冠中等名家的作品,也是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的。
在2014年上海天衡的秋拍中,关良的《戏剧人物卷》手卷,以408.25万元成交。此卷中每个人物都是先生斟酌再三,沉着落笔而成。全画包含着画家一贯的笔墨特性和笔情墨趣,关良的戏曲人物画因其风格鲜明,独具特色,成为中国画坛极具创意与审美意味的经典。他把西画表现主义与国画写意精神结合得天衣无缝,因此在二十世纪的国画创新领域独树一帜。
有人曾说,关良的戏剧人物,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陈大羽的鸡,都是一个“符号性”的标志,但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些大家并不是以形取胜,更多的还是在于意。正所谓“得意忘形”,而关良作品的受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