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作品在拍场上的成交一直都难以触动行家的神经,但在今年春拍中,安迪·沃霍尔的版画作品《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突破了千万元,加之近年名家版画市场大有走高的趋势,版画的市场关注度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中。北京荣宝拍卖当代艺术品部主管李伟认为,版画名家作品高价成交是局部现象,原创版画的收藏仍是一片荒地,有待开发。精诚所至拍卖总经理陈绮雯也表示,虽然广东不少拍卖行曾经都有过推广版画的想法,但碍于精品太少而止步。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苏碧雁 黄秋敏
精品版画已跨进“千万元级别”
早在2010年,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版画作品《圣母玛利亚》在英国以125.2万英镑(当时约合1243.7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当时英国单幅版画的拍卖纪录。在今年春拍中,安迪·沃霍尔的版画作品《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也突破了千万元人民币,版画一时热度无两。
在国内,部分早期版画大家的作品已经日益被青睐。根据雅昌数据检测,“版画五老”(李桦、古元、彦涵、力群、王琦)中,李桦作品《木刻制作法》手稿便在2013年北京鸿正国际拍卖的“木刻春秋—中国现代版画专场”中,以212.75万元的价格成交。
而另一位版画家古元,其版画近年成交价格也表现乐观。例如在今年北京翰海拍卖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油画、雕塑”专场中,其套色木刻版画作品《鞍钢的修复》则以23万元成交,另一幅套色木刻作品《回忆延安》在同期荣宝拍卖中,也超过20万元成交。
李伟认为,近年版画市场确实有走高趋势,但因为市场上不少人仍对版画存在误读(版画多指原创版画,而非复制版画等高仿产品),导致实际上不少名家的版画作品价格在市场的接受度仍然很低。
全面介入版画拍卖的机构越发增加
北京荣宝是较早推出版画专场的拍卖行之一,从2012年春拍开始,每年均有一场或者两场版画专场。近年来,北京也陆续多了不少拍卖行推出版画专场,例如中佳宏燊拍卖在去年秋拍推出“首届原创版画专场保真拍卖会”,北京鸿正国际拍卖在去年秋推出“木刻春秋—中国现代版画专场”……随着市场的逐步走热,全面介入版画拍卖的机构越发增加。
但李伟分析,目前版画的市场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但是从近年来看,版画市场必然会成为未来艺术市场重要的门类。
中青年版画家作品仍未受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成交高价的,多为老一辈的作品,而正活跃在当今版画界的版画家作品价格则较为淡薄,例如吴长江、张桂林,以及广东方面的尹秋生、李全民、郑星球等,上拍数量均较少,二级市场仍未完全形成。
李伟称,目前版画市场仍然处于原始阶段,部分版画名家成交高价是局部的情况。如果把老一辈的版画名家的作品跟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等具有美术史地位的作品价格对比,那就差太远了。那些水墨画都以千万甚至亿元为单位成交,但版画才几十万元,所以大众对版画的价值认知,还有很大的空间。
另外,对于中青年版画家成交少的现象,李伟指出,目前的版画市场应该对古元、李桦等老一辈的版画名家做到足够的推广。“只有这一辈价格上去了,中青年的版画价格才会上来。”他说,“从某方面讲,原创版画的收藏还是一片荒地,有待开发。”
陈绮雯也表示,老一辈的版画确实好,无论是艺术理念还是技术都把握得很到位。而目前,由于版画市场一直处于冷淡期,导致不少版画家纷纷转行,使得精品不多,虽然不少拍卖行曾经都有过推广版画的想法,但碍于精品太少而止步。
藏家说法
不少藏家有排斥心理
版画推广有一定难度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常务理事朱述贤在十多年前便开始收藏版画,其旗下的朱子画廊也在近年便进入推广版画。
而近年广州又增添了另一家推广版画的机构——荷堂。据其负责人何金芳介绍,目前他们主要以推广年轻版画家为主。她对目前大部分版画专业学生毕业后纷纷转行表示无奈,“如丝网版画、石版画等需要的机器非常专业,一个初出道的青年版画家,几乎不可能购买昂贵的工具。”
另一方面,她认为目前不少藏家对版画有排斥的心理,“有人直接说完全不会买版画的。他们始终认为版画是印刷品。这样的一种认知度,使得版画推广起来比其他画种都要难得多。”
广东版画曾出现短暂兴盛期
但目前整个收藏市场接受程度尚待提高
记者走访多家拍卖行发现,近年广州的拍卖行中,确实较少推出版画专场,甚至上拍的数量也不多。
陈绮雯认为,目前广东的版画市场确实尚未形成,曾经短暂出现过兴盛期,但由于整个收藏市场的接受程度尚待提高,使得版画的收藏在持续性方面稍有欠缺。但随着80后、90后的白领诞生,市场的空间仍然很大,“版画更适合于白领,或者大学以上学历的,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产阶层收藏。”她说,“相比水墨画、油画,版画升值可能较慢,如果想着投资,就不太适合。但是入门门槛低,其他画种要收藏名家,动辄上十万元,但是版画的名家,几千元的选择却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