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价格腰斩+封面流拍:春拍艺术品市场受挫

  今年春季大拍已基本完结,期间却不时有“价格腰斩”和“封面流拍”的不利消息出现,这无疑让意图本季翻身的艺术品市场再受重挫。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对此拍手称好:“这个市场不再虚张声势了,而是真实表现出了其潜在的问题。泡沫退去后,市场才能‘裸泳’。”

  现象

  “亏本藏品” 陆续露面

  齐白石的《花鸟四屏》在今年春拍中价格遭腰斩的新闻近来引爆了市场对于“亏本藏品”的讨论,同样被列举的还有先以5200万元成交、4年后成交价为4830万元的“清乾隆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以及2011年以920万元成交、2013年却拍出598万元的陆俨少《延安颂》等。

  除此之外,向来为买家所争夺的“封面拍品”也陆续流拍,令拍卖行颜面受损。这些封面拍品都是大名家作品,包括杨飞云的《妙龄女》、赵孟頫的《致宗元总管札》、陈洪绶的《四时花鸟》、陆俨少的《罗浮新颜》、张大千的《云壑渔隐图》等。

  一位国内一线拍卖企业的老总分析春拍行情时提出,今春过亿拍品全部在香港拍出,如2.8亿港币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2.1亿港币成交的“芭芭拉·赫顿翡翠项链”都是同类作品中最顶级最稀有的,但对于市场及同类的其他作品,不具有太高的参考价值。他指出:“纵观国内外几大拍卖企业,今年成交的最高价拍品也就是在5000万左右,底价超过5000万的拍品即使品质不错,也很容易流标。”在他看来,高价作品成交困难且溢价范围有限的原因可归结于市场资金整体偏紧且注重规避风险,买家对高价位拍品出价谨慎。

  观点一:出现跌价,才证明市场是正常的

  “齐白石的作品并不是第一次掉价,每个艺术家都会有作品价格变化的经历,没有人能保证艺术品收藏‘只赚不亏’。”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办公室主任袁学军认为市场的自然调节必然导致艺术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在他看来,正因为市场会出现跌价,才证明市场是正常的:“这样才让人觉得艺术品拍卖市场是有希望的,而不总是虚高的。就像楼价只有回到冷静的阶段,才能稳健发展。”

  一个入行20余年的行家陆先生则表示,价格“腰斩”的艺术品只是个案,不是整体现象,大多数收藏者没有到“没饭吃”的程度不会轻易出货。“这些艺术品的买家都是在2011年春拍最高潮时杀进的投机客,基本都是外行跟风的,今年企业资金奇缺,所以套现保命。藏家及业内人不会这么干。”他说。

  不过,任何商品有亏有赚,艺术品概莫能外,高价入货或买到假货都可能血本无归。“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艺术品市场火爆时入的货,现在看来不少是亏了。”陆先生举例,如黄君璧作品价格其时曾炒至40万~50万元/平尺,目前才10万不到,不但如此,就算是大家如张大千、齐白石,目前的价格也仅是最高位时的2/3。

  观点二:“腰斩”现象暴露艺术品市场隐患

  “亏本出货只是一种假象。”广州市场行家邝先生说,“据我观察,因无人监管,估计全国艺术品真正成交总额不到目前所报数据的一半,虚假的成交纪录往往误导新的买家多花钱。”

  有业内人士透露,齐白石《花鸟四屏》的“腰斩”有背后的故事。据悉,2010年《花鸟四屏》拍出9200万元后,买家不愿意付款,导致该件拍品回到原物主手上,今年春拍,物主以2800万~4800万元估价送拍,最终拍出4850万元。“物主当年以几百万元买下这件藏品,如今拍出近5000万元,等于赚了近4000万元,简直是喜出望外,并不如外界所想的,是因缺钱而‘腰斩出货’。”这个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这件事,圈内人更多关注的是拍卖业内拍后不付款的行为,这些拍品如果重新回到市场中来,有可能会因为外行人的猜疑而给市场带来负面的影响。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也透露,他从中拍协了解到,不少曾拍出高价的拍品信息无法在中拍协的数据库中找到,即没有明确的成交记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拍品不存在成交的可能性。”而这些拍品以低于原来成交价的价格再度出现,是市场的特例,也足以成为艺术市场亟须规范的论据。“市场需要挤干一些不正常的交易方式。”

  “2011年春拍之后,很多人已经看到市场下滑的趋势了。”北京某拍卖行的业务经理江先生告诉记者,只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健全的信誉制度,再加上艺术品拍卖又不像买房子那样可以分期付款,所以一部分买家在拍卖现场竞拍成功后,在付上千万元甚至数千万元款项和赔偿数十万元保证金之间权衡后选择了后者,以此止损。这些做法使拍卖市场出现了部分“有价无市”的拍品。曾在伦敦班布里奇拍卖行上出现的乾隆粉彩转心瓶也是一例,虽然其拍卖成交价达到5.5亿元,但因为收款无果,卖家将其送往英国邦瀚斯拍卖行进行私人洽购,有知情人士透露,成交价还不到5.5亿元的一半。

  争议:艺术品市场是否已经“稳住阵脚”?

  经历了今春的“价格腰斩”和“封面流拍”,有市场人士以“潮水退尽”、“素面朝天”来形容艺术品拍卖市场,认为如今看到的将是最没有保留的市场真面目。然而,陆先生并不这么乐观:“泡沫永远有。现在的市场仍然是‘拍假’和‘假拍’盛行,专家满天飞,炒作风炽热,艺术的本位和收藏的意义已经被投机取代。”他认为这种状况近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只有收藏家群体心智成熟后才有机会出现变化:“市场参与者如果用闲钱买艺术品,是不太关心潮起潮落的。如果纯属投资炒作的,风险就大了。”但也有人在这时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某业内人士便告诉记者:“我身边不乏有十几二十年收藏经历的收藏者获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空间。”对此,孔达达认为,收藏类型有很多,有的人是投资收藏,有的人是消费收藏,如果能有长期持有的心态,总能获得不菲的回报。

  在江先生看来,经过调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最近几季拍卖会中,各个拍卖行的拍卖额和拍品价位都比较稳定。特别是今年春季和去年秋季都比去年春季有所提升,连续两季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他分析,艺术品市场全年成交规模不过数百亿元,这个资金量的市场只要是有一定的买家就可以正常运转,“艺术市场几乎是现在唯一一个还比较景气的投资市场了,从本次春拍看,很多新买家还在观望等待进入。”另外,艺术品市场经过这20多年的耕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艺术品当消费品来对待了,即购买时不主要考虑它的投资价值。“这才是艺术品和艺术品市场的本源。”他说。

  而袁学军认为,正因为市场露出了最真实的面貌,所以能警醒收藏者正确对待艺术品收藏:“比如更加注重艺术家的学术背景和作品的完美程度。”另外,收藏者也开始懂得分辨应酬作、合作画,只求艺术家创作的精品。“以前的收藏者会说几个大家的合作画很难得,但并不知道合作画不能代表艺术家的最高创作水准,现在收藏就不会这么表面化了。”比如龙瑞的丈二作品价格可达数百万元,而10多个名家合作的大作品价格也难以达到100万元。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1907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