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海外收藏的江苏籍国宝级名画

    收藏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中,有大批历代名画。早从上世纪80年代起,被称为“国宝海外寻踪第一人”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林树中,就开始寻觅这些散藏在国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或私人手中的历代名画精品的踪迹。历时十多年,他收集到了2万3千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相关资料,并从其中选出了2000多幅精品,编纂成《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八卷本,后来被作为国礼送给耶鲁大学。这2000多幅精品中,与江苏有关的名画精品有几百件。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感谢林树中教授的助手、青年学者赵玄晔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江苏籍”名画海外寻踪

  元代以前“江苏籍”名画大多流失海外

  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如今江苏的这片土地上,自魏晋南北朝起,就不断有绘画名家产生,使得这一块地方逐渐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中心。到了元明清时期,中国绘画史上一流的大家和重要画派大半以上产生在江苏或与江苏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江苏历代名家创作的许多绘画艺术精品,特别是元代之前的一些传世之作,大多流失到了海外。

  这些流失的历代绘画精品如今都在哪里呢?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京艺术学院的林树中教授,就开始了寻找。历经十多年时间,在造访了世界各地的上百家公立和私立博物馆以及个人藏家后、他找到了2万多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在经过精心的筛选后,林树中从2万多件中国历代名画中选出2000多幅精品编辑成册,涉及20多个国家近百家收藏单位(或个人)。后来,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又选编了一本《海外藏江苏历代名画珍品选》,其中收入了121幅历代江苏籍或长期客居在江苏的绘画名家精品,内容涉及人物、山水、花鸟,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流失到美国的中国历代名画数量最多

  林树中教授介绍说,从目前的统计看,流失到海外的江苏历代名画,以美国的藏品数量和质量为第一。位于第二的,则是日本。欧洲居于第三,而且主要是收藏在西欧,东欧比较少,北欧也有一些。

  这些作品,有些是横遭掠夺而流落他乡的,还有些是经文化传播的各种渠道漂洋过海的。如,晚清至民国时期,很多海外藏家来到中国,以较低的价格买走流落在民间的宫廷旧藏和中国民间收藏的历代绘画作品。再如,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五十年代初期,一些国内的藏家和画家定居国外,带走了大量的名画。其中,王己千(又名王季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王己千是20世纪中国画收藏家中的泰斗人物,他的收藏不仅涵盖了明、清,而且宋、元的一些名迹几乎都集中在他手上。1947年,王己千前往美国,在美期间,他曾多次将手中的名画提供给各大博物馆。

  顾恺之董源董其昌唐寅郑板桥……

  我们熟悉的这些“江苏人”都有作品流藏海外

  在林树中教授家中,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有幸看到《海外藏江苏历代名画珍品选》一书。书中收录的作品按照年代排序,121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始自东晋,止于近代,几乎涵盖历朝历代。

  仔细翻看目录,这121幅作品的收藏地点堪称遍及世界各地。例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部分)》,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南唐画家董源的《寒林重汀图》,藏在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南唐周文矩的《宫中图》,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元代倪瓒的《江岸枯树图》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博物美术馆;元代曹知白的《松亭图》,藏在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明代蒋嵩的《携琴访友图》藏在大英博物馆。

  这121幅作品的作者,也都是重量级人物。除了上文提到的几位大家,名声响亮的“明四家”也在其中露面:沈周《采菱图》藏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文徵明《积雨连村图》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唐寅《嫦娥执桂图》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仇英《桃李园图》藏日本知恩院。

  书中收录的作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清初四王”、吴昌硕等书法绘画名家,加起来总共有122位。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作●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洛神赋图》 南朝 陆探微 作●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洛神赋图》 宋人画卷

  描述曹植和“女神”缠绵悱恻的爱情

  《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时期曹植的文学名篇《洛神赋》。《洛神赋》讲述诗人在洛水边遇见美丽的仙女洛神,并与之相爱,最终却因为人神有别,而不得不与她分离的故事。《洛神赋》将神人之恋描写得缠绵凄婉,动人心魄。曹植去世100多年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焦溪人),读到《洛神赋》后大为感动,于是下笔画成《洛神赋图》。画中,站在岸边的曹植痴情凝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衣带飘飘,她欲去还留,顾盼生辉。在这幅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与曹植在初见之后,又多次碰面,情深意浓。然而,最终洛神还是驾着云车渐行渐远,只留下曹植在岸边怅望。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顾恺之之后,曹植和洛神的爱情故事一直是画家们钟爱的题材,后世出现多个版本的《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流传到现在,还有七个版本之多,分别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卷、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册页、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传顾恺之画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传陆探微画卷、英国大英博物馆藏宋人画卷。其中,前四个版本都传是顾恺之所画、宋代的摹本,但对于原作者历来有争议。

  两江总督端方收藏过的《洛神赋图》如今在美国

  收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传为顾恺之作《洛神赋图》,曾被多位藏家收藏,流传脉络颇为清楚。

  北宋时期,名画家李公麟曾收藏过这幅《洛神赋图》;明朝,这幅画进了御府,后来被赐予成国公,后来又流入董其昌手中,并经董其昌题跋;到了清代,这幅画曾被著名藏书家兼文学家梁清标收藏;之后,担任过两江总督的端方又收藏了这幅画。对于端方其人,南京人并不陌生,端方任两江总督时,在南京开办洋务,还筹备了一届南洋劝业会,做过不少实事。但后来,在慈禧出殡仪式上,这位胆大包天的高官,却因拍照惊扰隆裕皇太后,被罢了官。此后,清廷重新起用端方,担任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1911年冬,在四川保路运动中,端方和弟弟端锦被起义的新军军官所杀。端方死后,他收藏的文物渐渐流散。上世纪20年代,这幅《洛神赋图》经长期混迹中国的美国人福克森之手,被卖给了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溪岸图》 南唐 董源 作

  被喻为“山水画中的蒙娜丽莎”

  董源是南唐画家,长期活动在金陵(今南京)。董源流传海外的作品以《溪岸图》最重要,中国绘画史上,迄今保留得最早的山水名画,要算这幅图。

  董源《溪岸图》原先由徐悲鸿于1938年在桂林购得,后转给张大千,张大千将这幅图带到美国后,又转给了大收藏家王己千,上世纪90年代,这幅画被纽约大都会博物收藏。1997年5月19日《纽约时报》称:十一幅最重要的中国画准备赠给大都会博物馆,其中最主要的是《溪岸图》。该馆馆长说这是此馆获得的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礼物之一,并说他们“中国境外涵盖最广的中国画”。“《溪岸图》是世界上三幅最稀有和最重要的古代山水画之一”(另两幅是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和郭熙《早春图》,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又说:“从绘画历史角度看,董源像乔托(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名画家)和达·芬奇一样,都处于绘画的起始期,只是中国的这个时期早三百年。”同时,他还把董源的《溪岸图》比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然而,同年八月的《纽约人》杂志又刊文说《溪岸图》是张大千的伪作。巨大的风波差一点使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被免职。

  这幅画究竟真伪如何?林树中教授曾就此与著名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进行探讨。徐邦达先生说,收藏过此画的徐悲鸿先生,在1938年寄往新加坡的信中曾提到,这幅画“有款及宋内府印、贾似道、柯九思藏印”。徐邦达先生据此认为,张大千造假的可能性很小。

  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藏 《江岸枯树图》 元 倪瓒 作

  “富二代”倪瓒,擅长画画更擅长烧菜

  倪瓒号云林,善画竹、石、山、水,后世将他和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为“元四家”。他出身于无锡的巨富之家,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富公子生活。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倪瓒闲适的性格,他无心于功名,成天以读书操琴、欣赏古玩为乐。元代末年,农民军纷起,社会动荡不安,倪瓒卖掉田产,将家财散给亲戚朋友,自己则浪迹于太湖流域,有时寄宿在佛寺、道观中,有时候就乘着船儿寄住水上。

  倪瓒传世的绘画作品有多幅,流传在海外的也有多幅,其中《江岸枯树图》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岸南双树图》藏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疏林图》藏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虞山林壑图》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江亭山色图》和《松亭山色图》在美国由王己千收藏。

  倪瓒的画作在构图方式和笔墨情调上崇尚简括明净,那些简简单单的构图和看似漫不经心的渴笔淡墨只让后人留下"倪迂难学"的感叹。他创造出的空寂、荒寒意境是中国文人画追求的至高境界。

  倪瓒是绘画高手,也是美食家,更是烹饪家。倪瓒曾经在书中详细记载了烧鹅的方法。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倪瓒的烧鹅法极为推崇,并为这款菜起名为“云林鹅”,此菜至今被推为无锡名菜。

  日本桥本末吉 藏《云岭残曛图》 清 龚贤

  题诗中的半亩园在今清凉山一带

  龚贤,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漂泊流离,晚年隐居在南京清凉山。龚贤曾自画肖像悬挂在居所前,画面上的人身穿僧服,手持扫帚,作扫叶状。龚贤借自画肖像表示与清朝统治者格格不入,后人因此将他的旧居称为"扫叶楼"。

  定居清凉山期间,龚贤与当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人往来密切,八人被后人并称为“金陵八家”。

  龚贤所作的《云岭残曛图》,后来流传到日本,被民间收藏家桥本末吉收藏。桥本末吉是上个世纪收藏中国书画的一位重要的日本收藏家, 他早年就开始美术品的收藏,二战后他大批购得另一名藏家桑名铁城旧藏的中国明清书画名品,奠定了其收藏的基础。桥本末吉收藏的中国书画作品达八百余件,范围以明清两代为主。

  《云岭残曛图》气势恢弘,浑厚苍秀。画幅左上方有龚贤自题诗:“谷口峰根尽吐云,上方新月映残曛。今宵预有吹笙约,眄望诸天鸾鹤群。半亩龚贤画并题。”诗中的“半亩”二字,指的是龚贤在清凉山的居所“半亩园”。

  徐悲鸿的作品有上千幅收藏在新加坡

  著名画家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据估计,他的作品有上千幅被收藏在新加坡,一部分在国家博物馆,一部分在私人手中。徐悲鸿的作品为何会在新加坡?其中的原委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曾多次前往新加坡,最后一次,居住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中,他曾多次举办画展,并通过义卖为国内的抗日战争捐款,在宣传抗日的激情鼓舞下,徐悲鸿创作了大量的作品。2009年,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讲述父亲在新加坡义卖的经历:“当时也没有拍卖行,展览的时候就是人们拿着红布条,看哪幅画好,就把红布贴在画旁边,写上名字,意味着这画已经订走了。”

  1941年,日军入侵新加坡,徐悲鸿将他在新、马、印三年中所画的数百幅作品及其他古玩、珍本一起托给友人,埋入新加坡一所学校的一口枯井内,其中有徐悲鸿自己认为最珍贵的40幅油画。徐悲鸿的这些作品,大部分应该还留在新加坡。

  除了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等与江苏关系密切的现代画家,在抗战时期,也有不少作品通过义卖等方式流传到海外,尤以东南亚居多。

  流藏海外的六朝石刻

  在寻觅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的同时,林树中教授也悉心寻觅其他种类文物,例如雕塑、书法、工艺品等,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在其主编的《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丛书中,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仔细寻找“籍贯”为江苏的雕塑,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雕塑,“籍贯”并没有列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流藏海外的雕塑“籍贯”不易认定

  中国流藏海外的雕塑,主要有陵墓、宗教、园林建筑等类型,这些雕塑中,有相当一部分“籍贯”很难明确到具体的地点。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林树中教授解释说,中国的历代书画,收藏的脉络很清楚,藏家会在画上钤印、题跋,或者编辑目录,还有的书画作品是宫廷藏品,收藏脉络就更清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组织当时的书画大家和权威书画研究专家编纂成大型著录文献《石渠宝笈》,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石渠宝笈》成为后代研究中国书画的权威著录文献。而相对于书画来说,历代的雕塑,许多出自集体工匠之手,且无明显的文字标识,一旦离开原先所在的地方,考证其出处就有一定的难度。

  一对南朝石刻被分藏在巴黎和费城

  《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中收录了两尊与江苏颇有渊源的雕塑——神道石刻。其中,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馆藏石麒麟,有学者指出原藏地是南京,南京已故著名学者朱偰也认为:“观其作风,雄浑沉着,显系六朝初期刘宋时代作品。”还有一尊收藏在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的石麒麟,疑似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麒麟是一对。林树中教授经过考证认为,这两尊麒麟应该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宁陵神道石刻,是被古董商盗卖到海外的。

  除了神道石刻,《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中还收录了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收藏的一尊雕刻精美的青铜“羽人乘兽博山炉”。雕塑上的羽人背上长着翅膀,右手叉腰,左手扶兽首。羽人头顶博山炉,博山炉上有锥形盖,盖子有精美的刻饰。这尊青铜器,并没有标注具体的出土地点,但从式样推测,应该出自江南一带,与江苏关系颇为密切。

  到国外博物馆看展,先上网做功课

  如今,各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网站,在进馆参观前,有必要先上网站做做功课。提醒注意的是,很多博物馆并不会将馆藏全部收录进网站。即便收录进了网站,有些藏品也不一定就正在展厅展出。

  根据《海外藏江苏历代名画珍品选》提供的名画收藏地点,记者在网上检索了几家相关网站。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官方网址为http://www.metmuseum.org/,在Collections(藏品)条目下,输入“Chinese painter”(中国画家)检索,有254幅作品,遗憾的是,引起过轰动的南唐画家董源的《溪岸图》,并不在此列。检索显示,距离董源生活时代最近的一幅作品,有唐代书法家钟绍京的楷书《一旦失所在》,介绍显示,这幅作品目前不在陈展之列。

  日京都国立博物馆,官方网址为http://www.kyohaku.go.jp/jp/index_top.html。根据《海外藏江苏历代名画珍品选》显示,该馆收藏了沈周的《采菱图》。进入该美术馆网站后,在“中国绘画”条目下检索,结果显示有9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其中与江苏有关的,是清初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的《花隝夕阳图》。沈周的《采菱图》在条目中没有显示。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18940.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