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玩收藏的灵魂:悟性

  悟性,是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不仅应具有较高的理论业务知识,而且还得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更须有灵动而丰沛的悟性。

  一个收藏家为什么非得有悟性不可?这是因为发现和收藏好的藏品,不仅需要机遇,更需要一个人在已有文化内涵、审美水准、艺术修养的基础上,通过心灵感悟来完成对一件藏品的审美过程。悟性强,收藏家不仅能有效加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进程,而且能很好完成对历史的生动诠释,“把散落的、割断的、零碎的收藏整理为集中的、连续的、完整的”系列收藏品种。

  如今,对收藏家提出强化悟性的要求,还缘于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收藏品市场出现假冒伪劣现象并不奇怪,这种现象也不是当代才有,古今中外都大量存在。越是太平盛世,仿制造假就越厉害,如唐以后的北宋、清乾隆时期等。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收藏市场渐热,其仿制造假亦便水到渠成。难怪有人说,在全民皆收藏的今天,收藏是“拼”出来的。 “拼”什么?“拼”学习,“拼”经验,“拼”心态,更“拼”悟性。

  如果说,增强对收藏对象的感性认识,对收藏对象之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是提高悟性的基础的话,那么增强对收藏对象的理性认识,才是提高悟性的关键。大凡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感受到了的东西常常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受它”。实现从感受到理解、再从理解到感受的轮回过程,其实就是有所顿悟、有所感悟、有所悟彻的化育悟性的过程。而欲从增强理性认识角度来提高收藏的悟性,我们自须培养质疑品质、创新思维、综合能力、通感禀赋。

  我认为,对任何初次接触的藏品必须以怀疑的目光去审视它,并尽可能从中找破绽,哪怕是微小的破绽,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排除了破绽,才能认定其真实性。这其中,提出问题,发现或排除破绽,当然需要悟性——通过细心观察而善于见微知著。我曾经收藏过一块汉代玉璧。初次看到它,觉其雕工犀利、沁色生动,尽管价格高了点,觉得还是有点收藏价值,遂买了下来。到了第二天,当我在正午的太阳底下透视它时,却发现其沁色不是发自内里,看来,这次是“吃药了”!吃一堑长一智,通过这次教训,我培养起凡碰逢藏品必先质疑一番的习惯。久而久之,则悟性渐长。

  收藏,需要以创新思维相随,因为创新思维是悟性的集中体现。用常规思维去收藏,只会对号入座、照搬照抄,有时难免上当。运用创新思维收藏,就是要求运用发散性、逆向性、背向性等思维,既遵循已有规则,又创造新的方法,从而力求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手段解决问题。有位古玉收藏者到余杭人开的古玩店里看到一件良渚文化素面玉璜。在听老板讲述一番“生动的故事”后,收藏人从器物的包浆、光泽、绺裂纹判断这是件好东西。但买回来的第二天,他请高手去看,但见高手把玉器放在手里搓了搓,又放在手心里搓了搓,然后告诉他是件高手仿制的仿品。因为真品,“这种鸡骨白玉器摆在手里会觉得微微吸手,有灵性的。如果放在水里浸泡,拿出来后吸手的感觉就会更加明显”。鉴玉高手这种不按常规“出牌”,超越传统的鉴定古玉之法,可谓别具一格、别开生面,深得创新思维神韵,尽显悟性风华。

  悟性,有时也是综合思考、归纳判断的产物。提高收藏的悟性,有时不能局限于看局部的表象的孤立的东西,而要全面地系统地本质地看问题,因为只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我们才能综合地加以判断甄别。同样是收藏古玉,你千万莫要单纯只看表面,以为只要玉有老气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我们需要横向对玉的材质、沁色到形制进行分析,并且还要逐项做纵向剖析。比如,沁色是从里到外出来的还是只停留在表面?如果是真品,那必然是由里而外透出来的,且有沧桑感。又比如,真品的纹饰,其线条富遒劲和流畅感,而假的则疲软无力。又比如,古玉器真品的阴线比表面要亮,因为“制作缓慢在琢磨的过程中已经起到了抛光作用,假的玉器即便阴线也可做得比表面亮,但终究光泽刺目,游离不定”。

  大家知道,在人类的基本感觉反应中,除了视、听、嗅、触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感觉——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亦即各种感觉之间的互通。“通感”强的人,悟性亦高。十几年前,有人曾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收藏了一幅镂刻在铜版上的蒙古族老人拉马头琴的图画。诚如收藏人所说的那样,“这幅铜版画斜插在一个地摊的杂物中,我远远看见,朝着它走去,没有比它更适合了,我获得的,进入到心里”。是啊,他“看见琴,便听到了苍茫律动的琴声”;他“看到结在马头琴的哈达,便如看到了回家的路”,并以为“蒙古族老人的安宁持重和土地厚存的简洁,深刻一致;人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万物的收放一致”。有着如此深邃的艺术逻辑、深湛的情感互通的藏品,自能进入收藏人的法眼。

  收藏是一种凌驾于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需求。尽管它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基本生活需要,但在人们不再担心温饱问题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收藏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因为它代表了思想、情感、品位、境界。进入收藏之门,便是走进了历史的门槛,面对均已成为历史文化密码的藏品,你要解析它,你要厘清它,你要真正拥有它,你就得调动自我全部的知识和能力,并架起悟性的桥梁。如此,你方能进入收藏的腹地,并“因收藏而深谙历史,触摸历史;因探求渊源而积淀知识,形成现代与古代的交融,物质与精神的交融,让历史变得触手可摸、触手可得”,这是何等的造化。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1790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