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书画投资:学会鉴定才是王道

  第1收藏:请问学习书画鉴定有何入门之道?

  张:这里先谈谈书法的鉴定。中国的书法分为真、草、隶、篆。在进行书法鉴定的时侯,首先要对历代字体的演变过程有所了解。现代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在其所著的《古代书画鉴定概论》一书中对各种字体的特点,有过精彩的分析,大家可以找来此书作为入门之用。其次,对笔、墨、纸张等书写工具在历代的使用情况,也要有所了解。现在通行的中国书画材料史有数种,都可以作为参考。这些材料学方面的知识看似和鉴定一张书画的关系不大,其实对书画鉴定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试举一例,宋代的大幅画作都是双拼绢或者是三拼绢,因为那时的工艺水平有限,织不出大幅的绢,只有用拼接的方法。很多作伪者将明代宫廷画家所绘的山水画添上宋人的款,冒充宋人的作品。我们在鉴定时,只要从书画材料学上就能看出问题来。再举一例,现在用长锋羊毫写字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在书法史上,直到清朝中期书法家们才逐渐用羊毫写字。此前皆是用硬毫笔写字的,特别是在写信札时。如果我们看到一张宋代米芾的信札是用羊毫写的,这就要打一个问号了。熟练的掌握中国书画材料史,对我们进行书画鉴定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一般书画收藏爱好者中,对此重视者并不多,故在这里特别提一下。

  第1收藏:在书画鉴定中对印章的鉴别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才能系统的学习这方面知识?

  张:在书画鉴定中,对印章的鉴别也是很重要的。印章所使用的文字主要是篆书,如果不能准确地识篆是无法进行印章识别的。所以,我在各种场合中说过学点古文字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书画家用印,历代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宋人书法中多不押印,到了元代书法作品中用印才多了起来。像赵子昂这样的大家还自己动手刻印。明清之后书画上已普遍用印了。从印油的使用上看,宋元人是用水与蜜调和起来的水蜜印,而明代之后则用油印。这两种印油反映在纸绢上是完全不同的,水蜜印发淡黄色,而油印则有油质感。在书画鉴定时,印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代制版印虽然很发达,可是与石印相比还是大有不同。需要仔细对比才能发现二者间的区别。上海博物馆所编辑的《古代书画家印鉴款识》是部很重要的工具书,有志于书画鉴定的人案头是不可不备此书。

  第1收藏:中国历代画家众多,画派林立。很多初入门的朋友会觉得学习鉴定非常繁杂,根本无所适从,这方面应当如何入手?

  张:我认为在学习之初就应该有明确的方向,这就是从每一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派和画家入手为宜。抓住了大画家的风格特点,面貌形成的规律,就很容易把握住同时期的二流、三流画家作品的风格面貌。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风气,能够对开风气者的绘画特点有研究,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明代山水画的鉴定中,我主要是研究吴门派的开创者沈周和淞江派的开创者董其昌。对他们画风的形成和作伪、代笔的情况写有大量的笔记。有这些基础再看唐寅、文征明等人的作品就很容易。因为唐、文皆是沈的学生,他们的画风中有很多沈周的影子。很多人认为这些大名家的作品存世真迹少,民间不可能碰到,将精力用到对一些小名头的研究上,认为这些冷名头作伪的概率小。可是小名头往往风格特点不强,彼此之间联系不多。花了很多时间只能掌握个别画家的风格特点,而不能把握住大时代的画风走向,事倍而功半得不偿失。

  第1收藏:谈及书画就要谈到笔墨,如何才能看懂笔墨?

  张:中国画最核心的问题是笔墨,一个画家有一个画家的笔墨特征。很多造假者用拷贝的方法将原作勾描下来,也不能取得和原作相似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形体上是一模一样了,可是笔墨不对。怎样才能对笔墨熟悉起来呢?这就要说到书法了,书画同源,八法通于六法。有看书法的基础再看画就容易一些。有人说书法要高于绘画,书法是九重天,我看是很有道理的。

  我平时在对一家画风进行研究时,往往也下一番临摹的功夫。看十次不如临一次来得印象深入。这是老一代鉴定家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一个有丰富的书画实践经验的人是比较容易成为书画鉴定家的。近代的张大千吴湖帆都是书画家而兼鉴定家的。希望爱好书画收藏的朋友们,都能主动地练练笔,而不只是会欣赏而已。

  第1收藏:无论古代书画还是近现代书画都存在代笔这一现象,是不是代笔的作品就没有价值?

  张:所谓的代笔是在书画家本人知道的情况下,由其他人代为创作。主要的原因是求书画者多,无法一一满足只好请人代笔,如董其昌、金农就是这样。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作画,只有找人代笔,如王时敏,他晚年右臂病废,大幅山水多由其子王撰代笔。二是摹本,摹本是将纸绢放在原作上勾摹,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神龙本《兰亭序》就是唐人的摹本。前二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出3亿多元高价的王羲之《平安帖》也是个摹本。三是临,临是对着原作进行复制。这是学习传统书画最常用的方法,在传世书画中如三稀堂法帖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是宋代米芾的临本。四是造,造就是根据书家、画家的笔意,进行摹拟式的仿造。这种造出来的书画,如果造假者的功夫深厚,在鉴定时就非常困难。近代张大千是这方面的高手,他造的石涛、八大的书画,就功力而言已经很接近。很多鉴定家都看走了眼,其原因就在于此。

  第1收藏:在书画投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规避风险?

  张:书画投资者应当具备财力、眼力、体力、魄力这四种能力,只有具备者才能游刃有余。其中眼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要培育出好的眼力,需要有师、友的帮助。单靠一个自学是很难突飞猛进的。有的人搞书画鉴定几十年水平还是一般般,就是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周围结交的都是欣赏水平很差的朋友。我院的陆建芳所长经常说,搞鉴定首先要进入一个好的圈子。只有进入一个好圈子才能少走弯路。他虽然说的是玉器鉴定,但对书画鉴定也是适用的。我自幼在书画鉴定上就得到徐邦达、钟银兰、尹光华等前辈的指教,才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们在选择一张书画时“真、精、新”这三个标准是不能违背的。真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多说了。精就是书画家一生的精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不是一般的应酬之作。张大千的《爱痕湖》创造了1.008亿的天价。是不是所有传世的张大千的作品都能够拍到这个价呢?实际上,他早年的山水画,三方尺的也就在50万左右,达不到这样高的价位。其原因就在于《爱痕湖》是他晚年泼彩山水的代表作。新就是品相要好,现当代书画通常情况下保存的都还可以。古代书画品相好的就很少了。同样一张真的石涛山水,品相好的和满是裂痕的在价格上就要差上三分之一。

  书画投资的关键是财力,你有多大的财力就买多大的东西。不能够盲目地求名家名作,超过自己财力去买东西。其结果是很危险的,我在近20年书画鉴定生涯中,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悲剧。希望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第1收藏:古代书画的收藏与投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作品的存世量是决定其价值的唯一标准吗?

  张:近十年来的艺术市场都是好字卖不过烂画,书法的价格一直上不去。但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则是书法与绘画同样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最为我们所关注的是黄庭坚《砥柱铭》与王羲之草书《平安帖》。这两个帖我都上手看过。我认为《砥柱铭》不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但是宋四家的作品存世太少,卖出这个价位不奇怪。成交额4.368亿不仅打破了2009年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亿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而且远远超过五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国伦敦创下的2.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纪录。江苏号称文物大省,馆藏文物中却没有一件黄庭坚的书法,可见其珍贵程度。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在传世的王羲之摹本中,年份还说不上长。我同意一些专家的意见,应该是南宋时期的摹本,而且摹得不太精彩,远远不如唐摹《兰亭序》。该帖上的宋高宗赵构签条也不是真迹。但此帖确经乾隆两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这个帖仅41字,相当于每个字值700多万元,可以说是天价了。我认为在海内外藏家手上肯定还有比《平安帖》更加精彩的书法作品。这个天价会鼓励他们拿出更好的藏品来进入市场。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17709.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