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国,有知识有涵养的读书人都被称为“文人墨客”。一声“墨客”,点出了墨之于读书人的重要。古人书房里,一文人在书桌前吟诗作赋,旁边总有佳人或书童静静研墨。古人研的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老墨,即墨锭。墨汁是现代人图省事而发明的产物。古人讲究得很,墨锭都要用井水去磨。清朝大文人李汝珍只用北京孔庙院子里的井水研墨,用此井水磨墨,写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写成长篇小说《镜花缘》。
此言不虚。当代水墨画家许浩之告诉记者:“墨本身就是无声的材料语言。墨汁与古墨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不同的,古墨作画历经数百年墨色依旧,而现代墨汁短短几十年就出现色差”。
近两年,文房类藏品备受热捧,古墨作为冷僻品种,也跟着行情上涨。其实,在许浩之看来,如果纯粹追求收益,古墨的投资收益肯定不如传统的瓷器、玉器。但对于真正喜欢它的人来说,享受与使用古墨带来的趣味,才是收藏的关键。
据了解,古墨收藏盛于明代,到晚清民国达到极致,当代藏墨主要集中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从近十几年来看,1997年,古墨市场到达一个顶峰。1997年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2006年到达谷底。2007年之后,由于这个门类新进了很多新玩家,古墨价格又开始上涨。尤其2007年时,乾隆御墨西湖十景彩X墨拍出448万元的天价,更是拉升了古墨的市场价位。
比如,2005年时中国嘉德[微博]拍卖的康熙墨多以三四千元成交,现在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元。又比如一锭晚清墨价格当时仅为数百元,现在时价至少为三千到五千元。
古墨价格的决定因素是年代。目前,明墨的价格已是天价,全品明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出现,大多数被保存在博物馆或日本收藏家手中。在市场上出现的以清墨为主,其价格以宫廷制品为上,文人定版次之,墨家名品再次之,普通市品价格最低。
许浩之最喜欢文人定版墨,即古代文人为自己定做的墨锭。这些墨锭版式精美,最能体现文人的性格、爱好和品位,而且价格不高,存世量大。许浩之四处淘墨,好的留起来把玩,断的残的则被用来画画,就像是以另一种方式与他喜爱的文人会晤了。
据他介绍,中国书画艺术大师对墨锭的要求都很高,黄宾虹曾言,“我不负墨,墨将许我”。因民国时期墨质不佳,黄宾虹不得不请其父亲开制墨坊制墨。李可染也曾苦于好墨难得,而用自己的作品与人交换清早中期的残墨来使用。
在我国制墨历史上,名家辈出。宋代有潘谷、张遇、叶茂实等,明代是徽墨的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制墨名家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被誉为明代三大家。清代有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汪节庵四大制墨名家。1915年,民国休宁胡开文出品的“地球仪墨”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
专家把脉:古墨鉴别三法则
首先是看墨品。要观察制墨的时间、墨名、墨类、墨色、墨的形态、大小、轻重等。墨的光泽泛紫色,则是优质墨。看墨的表面有否损伤、断裂。“冰纹”与“墨霜”均是墨品曾受潮的现象。
其次是闻墨品。古墨含有多种中药材,自然有股馨香。古墨之香,淡雅沉朴,人久闻而不厌。后代所制墨品常有一种怪味,因大多是用冰片掺之,味浓烈含凉,人闻后有刺鼻之感。
最后是比墨品。古墨老旧、厚重,图案字迹清晰、规矩。收藏古墨,还必须掌握明清各朝制墨大家墨号和墨派,最好有墨谱对照,防止伪造者以新充老,移花接木,蒙骗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