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宛如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沙特,屡屡出现暴发户式的“大手笔”。艺术品涨跌本是市场行为,无可厚非。然而,这种价格疯涨、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除了投机和炒作外,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背景,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其结果是影响社会风气,破坏艺术品市场的秩序,扰乱艺术品的生态。
艺术品作为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不是表现为某种物质的工具性,而是体现在精神和文化上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要。艺术品价格作为其价值的市场货币表现,反映了相互间的交换比率和商业认同,主要由艺术家自身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艺术品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艺术品的价格与作者的知名度、作品的质量和作品时间的久远和存世量等关系密切。一般而言,作者的知名度越高价格越高,作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作品时间越久远、存世量越少价格越高。反之则存在投机和炒作之嫌,如果过度容忍这种行为,将进一步助长艺术品价格疯涨而带来不良的后果。
首先,影响社会风气。助长人们投机心理,污染了社会环境,也为投机者找到了平台。艺术品市场有句行话:“艺术品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一些人为了利益最大化,采取“假拍”与“拍假”等手段推高了艺术品价格。艺术品的价格一旦滋长了这种情绪,作假之风在社会上蔓延盛行,社会诚信缺失,不仅对艺术品市场产生冲击,更是对社会道德观念的破坏。我们还要看到,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为腐败提供了高回报,为洗钱提供了便利。
其次,破坏艺术品的市场秩序。艺术品价格疯涨的结果,一定会给市场留下大量的泡沫。这些年,我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各类艺术品投资理财、艺术公募或者私募基金、艺术信托等新型金融产品集中出现,带动了社会资本甚至普通民众参与艺术品投资的热潮。从整体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向上的态势。但市场迅猛发展的表象下,艺术品市场存在发展不均衡、交易诚信缺失、管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的现象。如果我们不扼制疯涨的艺术品价格,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将愈演愈烈,刚刚兴起的艺术品市场会毁于一旦。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中的大腕们,被称为艺术圈的金融客。在国内一些著名的拍卖会上,上亿元的天价艺术品背后常常闪现着这些人的身影。他们大多具有艺术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背景,自己有拍卖行,有基金,有的还拥有信托公司,可谓上下游通吃,无往不利。正是这些推手扰乱了市场,艺术品价格疯涨可见不一般。
最后,扰乱艺术品的生态。任何艺术品有一个合理价格区间,为市场接受和认同,人们对艺术品的投资是理性而非冲动的,这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艺术品生态。如果继续助长艺术品价格疯涨,破坏艺术品生存和发展,对艺术品将是致命的。
面对艺术品价格疯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有效抑制这种不当行为。一是尽快健全法制,进一步落实《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避免法律的盲区。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实施综合执法。艺术品市场管理已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范围,涉及到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等其他相关行业,不是一个部门所能管辖的。三是倡导健康的收藏和投资理念,克服投机心理,提升精神品质,增强鉴赏力。四是建立艺术品的评估体系。艺术品市场之所以鱼目混珠、乱象丛生,原因之一是缺乏第三方公正的评估。当下,建立评估体系尤为紧迫,可借鉴国际经验,由银行等建立信托基金委托专业人士开展评估工作,扭转拍卖公司评估拍卖独掌天下的局面,减少直接炒作的机会。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需要艺术家的作品、经营者的诚信、鉴赏者和投资者的热情,更需要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我们深信,艺术品价格的疯涨在我们的社会中是不会有市场的,艺术品市场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