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漆器收藏离市场还有多远

  目前一个探讨中国古代“漆艺”的展览,正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中国漆器工艺是古老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与中国陶瓷、纺织、绘画、中国文学和历史有着密切联系。和其他古代艺术一样,中国漆器曾经创造过举世公认的历史辉煌,广泛地影响到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在中国,漆器从新石器时代走来,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飞扬的纹饰,悬殊的色彩,别致的造型,不仅呈现出中华百工的匠心文脉和技艺才能,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怀和思想智慧。

  近两年来,艺术品市场屡创天价,主要集中在中国书画、油画、瓷器、玉器之上。缔造天价的拍品掩盖了漆器工艺的光芒,使得跻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雕漆、金漆镶嵌濒临失传的境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古代漆器更显弥足珍贵。其距离市场还有多远,也成了值得探讨的话题……

  拍场遭尴尬“冷遇”

  不同于玉器和瓷器,漆器收藏在业界属于冷门。漆器玩家刘国斌在微博上说,“要收藏漆艺作品其实很难,讲起古代漆器,我们自然会提到战国和汉朝漆器,但是你找得到吗?在拍卖场上更多的是明朝剔红漆器,且价格不菲。能够在古玩市场上找到的也就是一些清末和民国的外销漆器。而当代漆器只有在漆艺家手中才买得到,几乎没有其他渠道,价格也很离谱。”

  渠道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漆器市场价格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脱节的尴尬局面。天津市文物公司张宏书先生表示:“漆器在拍卖市场中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应占有一席之地。但要想使这一品类有明显升温、得到足够重视、拥有相当收藏人群而成为一个独立门类,尚需时间。”

  纵观往年的漆器拍卖,虽无令人咋舌的天价,但也不乏让人振奋的成交额。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7万元的高价成交。2006年,香港苏富比(微博)曾以606.3万港币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中国嘉德(微博)以550万元拍出一件清代“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2008年,一件明永乐“剔红雕双凤莲花盏托”在香港佳士得以3314万港币成交,创下了迄今为止漆器拍卖的最高价。

  尽管漆器在拍场有着不俗的表现,却至今未能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形成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张宏书告诉记者,“漆器不易保存,年代久的多是出土即被博物馆收藏,传世数量少,收藏人群小,漆器的断代比较困难,且人们对这类藏品的保养知识匮乏,与其他类别相比,漆器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很难。”此外,张宏书还表示,“低档的漆器多为实用品,进入规格较高的拍场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国内外拍卖机构再加大征集力度,也只能面向中高档漆器。”

  就漆器本身的制作难度、工艺流程和存世数量而言,它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所谓的收藏大多是从利益出发,着眼于不易变质、不易损坏、方便保管的品类,而买进漆器后待价而沽是有一定风险的。保存不好,导致不同程度损坏势必影响其价格。虽然保存下来比较难,但毕竟还是有一定数量的明清传世品。”张宏书说。

  “宫廷御用”具升值潜力

  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直遵循着“物以稀为贵,稀以精为真”的规则。只要东西好,就会受到相应人

  群的重视,身价也会随之攀升。传世品相、制作工艺、宫廷出身等是判定漆器身价的主要标准。17到19世纪,欧洲贵族迷恋中国风情,中国的瓷器、丝绸、漆器、家具等艺术品被西方人称为“奢侈品”。作为奢侈品之一,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走到现在的漆器,透露着高雅、质朴、奢华的气质。甚至被人们视作唯一能以时代姿态代表中华文明的传统器物。

  漆器制作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张宏书说,“明清时期,一年可能烧制百万件瓷器,而漆器只能做二三十件。”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须制作胎体。胎大多为木制,偶尔也用陶瓷、铜或其他材料。也有用固化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胎体完成后,漆器艺人运用多种技法对表面进行装饰。漆器按不同的工艺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铜胎、木胎、脱胎,又比如髹漆、剔漆、雕填、戗金等。在张宏书看来,现在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不管是哪一品类,只要是宫廷御用,则价值陡升,漆器自然也不例外。“宫廷御用品的潜台词就是工艺复杂、精细,器形完美、高雅,制作多出于名家,雍容华贵,数量有限。”

  漆器的市场行情从朝代来讲,以元明的价格为最,永乐时期达到高峰。“元代的能工巧匠开始制作漆器,并出口日本,到了明代漆器制作逐渐进入宫廷。”从题材上说,人物故事纹、龙凤纹者,价格贵些,动物、花鸟纹者次之。另外,据《髹饰录》记载,漆器仅制作装饰手法就有180余种,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必将为更多人重视,其市场前景必将被更多人看好。”

  漆器艺术“重见荣光”

  正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的古代漆艺展览,是对中国宋代至明代时期漆器艺术的一次再现。不仅见证了中国漆器13-16世纪的发展史,更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漆艺专业创建人王鸿教授表示,展览本身在观念层面已经明确将“中国漆器”纳入了“中国艺术”的宏观范畴,而非简单、毫无思想的“工艺品”。此外,展览选择了中国漆艺术创作的黄金期代表作,可以集中体现漆艺在当代生活背景下的多样化和审美化。对“中国漆器”的全球认知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漆艺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推广具有相当的激励意义。

  张宏书也认为,“这一时期漆器本身存量不多,给业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研究机会。”但他同时提醒道,“就像有人把2005年欧洲拍卖市场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元青花大罐比作惊天阴谋一样,将来如果这些漆器走向拍卖场,是否有很多人(特别是中国人)会闻风而动,争相竞购?果真如此的话,那将成为又一个攫取巨额暴利的渠道。”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15239.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