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国内首个文化艺术品收藏大奖海选活动在广州拉开序幕,来自广东省内的许多藏家拉着大大小小的拉杆箱,送来了自家的珍藏。虽然市民收藏热情高涨,但经专家鉴定,民间收藏九成是“流嘢”。
来自普宁的李先生,不辞辛苦运来了4个1米多高的大镜框,里面装着四条屏的古画。书画鉴定大师陈九龄和陆小明戴上白手套细细辨认,认出这是道光年间的真品。陈九龄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四条屏的古画距今已有170-180年的历史,虽然画家谢铭名头较小,但此画画得非常细致,同时期潮汕地区画人物的大师,很难达到这个水平。虽然画作一直装在镜框里保存得不好,纸面已经有不少明显的虫蛀点,但仍然不失为一幅好画。特别是当时画家所用的白粉是用蚝壳磨成的,如果是现代的铅粉,这么多年早就发黑了。”
这也是当天上午专家们唯一认为可以进入复选的一件艺术品。市民送选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瓷器,但几乎都是仿古瓷器。资深古陶瓷专家陈绍槐告诉记者:“民间收藏多‘流嘢’不奇怪,因为现在仿古技术越来越高,市民有收藏的热情,但没有专业的知识很难鉴别出来,建议市民别贪便宜,没那么多漏可以捡。”
据活动举办方南方文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赏”设三大主奖项,分别是“年度十佳民间收藏精品”、“年度十佳收藏人物”、“年度十佳民间收藏机构”。其中,“年度十佳民间收藏精品”通过海选和推荐产生,所有藏品都经专家鉴定,将从藏品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及其独特性、稀缺性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选。在首场大赏海选活动结束后,此活动在未来的三四个月内,将在东莞、佛山、珠海、中山等地展开。